书城成功励志经商厚黑学
8682800000009

第9章 不会理财就赚不了大钱(1)

(1)以现代科技开路,改革设计,降低成本;(2)建立规章制度,从严要求;(3)废物利用,一物多用,物尽其用;(4)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精打细算,长于盘算;(5)形成节俭的企业风尚。

对于一座饭店,应当使每一个房间,甚至每一寸地方都产生价值,所谓“寸土如金”。对于一个企业,应当使资本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豪华的华尔道夫阿斯托里亚大酒店位于世界金融中心纽约,希尔顿发现这家饭店有不少装饰性的建筑华而不实,其中大厅附近有四根柱子并不是支撑顶棚所必要的,纯粹是为了装饰。于是,他立即派人把这四根装饰柱改装成透明的玻璃展览柜。一些化妆品商、珠玉商很快就租走了这些展览柜,陈列上各种名牌商品。希尔顿也因这几寸之地,每年多收入3万多美元,真可谓“生财有道”。

韩国中央动物园千方百计地设法开源。他们的赚钱秘诀,首先,是在动物身上打主意,提高生产性收入。他们每年制作标本约1000件,还生产各种动物性药材和滋补品,收入也相当可观;利用鸟类羽毛生产的工艺品,也能获得一部分收入。其次,他们充分利用动物园游览娱乐的特点,兴办各种服务。园内设有娱乐场、照相馆、食品销售点、饮料站,以增加收入。最后,动物园还设法改变动物的生活习惯,使之适应韩国的生活环境,以降低动物饲养成本。卢干达赠送的猩猩,刚来时每天要吃掉不少香蕉,动物园在饲养中逐渐掺和其他食物,逐渐改变其食性,现在这只猩猩已完全适应了韩国的生活条件。

中国送的两只大熊猫,现在除每天喂500克竹叶磨成的竹粉外,其余饲料以茅草、稻等代替。正是由于经营有道,使韩国中央动物园成为收入可观的赢利企业。

敢于开发财源赚钱是新思维,赚钱不是坏事,不赚钱怎么能发展企业?善于赚钱的思维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开源的做法,才有赚钱的可能。赚了钱还要用好钱,如果会赚不会花,该花的舍不得花,不该花的拼命花,开源赚钱也就失去了意义。赚钱讲究艺术,花钱也讲究艺术。

有一事例足以说明日本人在经营活动中极为注重理财和管理艺术。

近几年来,各地的地价日趋昂贵,令要盖厂房的企业十分头疼。

巴西决定建一座年产26万吨的纸浆厂,因为找不到理想而廉价的厂址迟迟不能开工。日本厂商知道此事,决定给巴西承建一座水上浮动工厂,工厂不占地皮,建在一个吃水深度15米的巨大浮台上,然后用两条拖船,从日本拖至2500千米之外的巴西亚马逊森林的查理河上,就浮在制造纸浆原料产地旁边。这家工厂已正常运作多年,经济效益很高。

建立水上浮动的纸浆厂是明智之举,它不但避开了地皮价格昂贵的不利因素,而且运用了系统工程的方法。生产纸浆当然需要大量木材原料,如果工厂设在城市里,则需要从遥远的森林里运回木材,运费昂贵。水上浮动纸浆厂可以随意拖到任何地方的森林附近,就地取材,从而节约了一大笔原料运费。成品也可以从水路运出,降低了产品的成本。一举可有数得。

此例足以体现出理财和管理艺术的妙处。

办企业不能不施行成本管理,愈是家大业大,愈要精于成本管理。洛克菲勒是美国第一个亿万富翁。洛克菲勒的成功自然有多种因素,但精于成本管理则是主要因素。他曾写信给一个炼油厂的经理,质问道:“为什么你们提炼一加仑原油要花一分八厘二毫,而东部的一个炼油厂做同样的工作只要九厘一毫?”就是价值很低的油桶塞子他也不含糊,他曾写信询问:“上个月你们工厂报告手头有1119个塞子,本月初送给你们工厂1万个,本月你们工厂用去9527个,报告现存1012个,那其他580个哪里去了?”洞察入微,追根究底,不容你打半个马虎眼。

统一企业总裁高清愿也是个追根究底、不打糊涂仗的人。1975年,统一接手亏损颇巨的一家牛奶厂,统一增加产量,由每天3万瓶增至10万瓶,而且销售一空,但结算下来还是亏损。于是高清愿立即责成财务部门进行成本分析,才发现统一仍维持原牛奶厂鲜奶与调味奶7:3的生产比例。没想到生产一瓶鲜奶要亏五毛钱,生产愈多赔愈多;反而调味奶每瓶可赚五毛钱。知道这个原因后,高清愿立即指示将两种奶品的生产比例对调,马上扭亏为盈。由于高清愿做事善于规划,绝不打糊涂仗,并致力于成本分析与管理,使他的统一集团日益壮大,旗下各个子企业都是赚钱的行业。

一个企业家,还应当是一位理财家。

充分发挥资金的力量

创业者手上的资金有限,资金就是机会,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不善于控制成本,则资金的运用便欠缺效益,不能好好发挥资金的力量,结果可能以失败收场,因此,学会控制成本之道,对任何创业者都很重要,尤其是经营小生意,本钱只有那么一点儿,每一分钱都那样宝贵。

控制成本,首先要知道开业要用多少成本。以开设零售店为例,开业前需要装修,使店里的格局符合顾客需要,无论是布置和颜色、灯光、位置等,都能配合参观者的需要。其次,摆放产品的货架、桌子、窗橱等,都需要动用资金。当然,若仅做临时摊档,就不用这样考究,可以简单一些、随便一些,甚至连货架也可以很粗糙,且干脆不做装修。

布置好后,便要购入存货,把货格放得满满的,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而且在各个架子的下方,或在店后的房子也要摆放足够的存货。

这些都要用真金白银买入。

另外,开业时的广告宣传费用,例如,刊登广告,要找临时员工派发宣传单,或派发试用品等,还有商业登记费,若为有限公司,也需要支付会计师费用,委托会计师办理有关事宜。所需资金扣除这笔开业的开支,然后便是日常营运费用,以每月计算,这包括自己和员工的薪金、每月租金、管理费、电费、水费、运费、广告费、电话费、维修费及其他。

将上述的支出列一张清单,就可以看出成本开支的整个轮廓。

公司运作一段日子之后,动一下脑筋,看看是不是可以减少开支。每一项支出其实都可能减少,问题在于是否能认真地想个方法出来。例如,有没有哪些电力可以节约,所用的电灯是不是浪费电力,有没有省电一点儿而不影响店子营运的灯泡?运费方面,可不可以和一位客货租赁小车司机挂钩,长期租用他的服务,要求每次收费便宜一些?

这里省一点,那里省一些,计算下来就能省下一大笔。有一家大企业的工程师想出一个节约电能的制度,结果每月为公司省下800万元电费,由此可见,很多以为是必需的支出,其实并不一定。

开创业务初期,由于公司还没有上轨道,眼前有很多未知数,因此,资金应尽量用于日常营运和进货,固定的资产则以必需为宜。

因为顾客最重视的始终是货品本身,店面的设计未必和货品有直接关系,他们最关心的还是价钱和货品本身。不过,这只就零售业而言,如果开设食肆,尤其是高级食肆,则装修和食肆的设备也是不可少的投资项目,顾客多寡,顾客是否会再光顾,装修是很重要的,有些高级食肆甚至是以“销售装修”为主。

把钱用在点子上

资金管理上的失误常常是导致公司关门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会管理资金,把钱运用到点子上,对公司经营非常重要。

身为老板,应该特别注意在固定资产(家具、货架及机器设备等一次性购买并长期使用的项目)及流动资金(用于购买商品、存货、业务开支、租金、税金和支付工资等保证经营活动能正常进行的资本)之间应有一个恰当比例的投资额。通常,在开始时,应尽量投入更多的金钱在流动资金上,而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金额则要愈少愈好。

这理由主要有二:一是流动资金通常是我们事业生机的根源,它可生产出销货收入与现金流动;二是固定资产并不能直接产生收入,而且还可能加重业主的经营负担,最好完全没有。特别是杂货店或平价店铺中,店主往往煞费心机地选用最好看的橱窗与货架,但是真正的货品却少得可怜。你们想,客人要买的是货品,不是橱窗,也不是货架。这样做怎么会有效果呢?

这并不是说装潢及其他固定资产的投资不重要,但那是以后的事情,在开始时,我们的一切资金都须小心地投入,一定要花得恰当,而且事先要有充分而详细的计划才行。

对于决定开张经营公司的人来说,最首要的一件事就是资本估算,即大体需要多少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根据你的经营规模和能力,先估算所需的固定资本额,然后再决定所需的流动资本。像原材料、存货、租金、工资、税收、水电费、保险费、借贷利息、宣传广告费以及自己的生活费用等经营费用都应进行预算。日本近年提出“预算即结算”的经营口号,可见资本预算对于整个经营过程的影响之大。你在经营前,应该对每个经营环节进行精心的资本预算,然后通盘考虑,精打细算,该购置的设备器具要不惜血本购置,可花可不花的钱就尽量节省。那种开张几个月就关门大吉的公司,很多是老板不善做资本预算,大手大脚乱掷钱财导致的。

搞好资本预算后,就应该制订一个运用资金的详细计划,在以后的经营活动中要严格按照这个计划行事,定期结算,并与原先的计划相比较,找出预算与结算的差异,根据这个差异,及时调整经营措施,力求逐渐接近你的计划,增加赢利。

对整个经营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估,是建立有效计划的前提。在制定规划时,你必须顾及到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一方面,不能顾此失彼。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经营目标,再制订周密的计划,一步一步地实现它,这才是成功的财务管理。

资金管理重要的一环是平时销售最好采用现金交易(尽量不赊账),并设立严格的现金支付记载,如销售日记账、现金接收和支付日记账、购货日记账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流水账。如果老板不懂会计而又没有聘请财会人员,可以采取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在大的笔记本上的左边记载收入金额(或购进数量金额),右边记支出金额(或销售数量金额),要求当天营业当天清点,营业结束后做一次结算,每月再作一次总核算。通过这些措施,你在任何时候都知道手头有多少现金,也能知道需要多少钱来维持一天或一个月的经营,更知道盈亏的原因,从而对经营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调整。

如果你开一间酒店,自己从货架上开一瓶啤酒来喝,也必须如数把钱交到钱柜里去,你若能做到这一点,说明你对经营一丝不苟,心清如水。你可对自己道贺:发财有望了!

财不可外露,有钱不可张扬

生意只要上了正轨,维持现状,按部就班地经营,肯定可以赚取相应的利润。赚来的钱不要乱花,先攒起来,一段时间之后老板手上自然就有了一笔可观的资金。凭着这笔资金做后盾,老板可以从容地进行公司调整和发展计划,不再受资金的制约、制订各种不得已的权宜之计。

许多老板都相信钱一定要投资,要滚动发展,认为将现金留在手上是一件愚蠢的事情,通常情况下,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许多公司规模很大的大老板也没有多少现金在手上。钱应当投资,以求保值增值,这是生意人的基本常识之一,但是,对于刚刚度过创业期的老板,上述观点则不适合,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

(1)公司的事业刚刚站稳脚跟,应当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而不是一直扩大经营规模。在这个相对稳定期,利润自然就会积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

(2)先把握既得利益是人之常情,也是许多老板的想法。自主创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多赚一点钱。创业期间辛辛苦苦,为钱着急上火的经历也是不久前的事情。现在能赚钱了,先达到一个基数也是必然的想法和做法。

(3)收回投资也是经营生意的原则之一,如果创业资金中有外借的成分,这个要求更加强烈。

(4)公司的调整和发展必定要求一定的资金支持,适当的现金积累是必然的和必需的。

因此,创业成功之后的老板,首要的目标就是攒钱。

老板在创业期十分艰难和辛苦,一切因陋就简,勤俭创业,其特征就是成本相对较低。积累实力如果采用低成本的方式进行,效果通常比较好。老板应当下定决心,再辛苦一段时间。维持创业期的经营方式和方法,压低成本,以赚取更多的利润,加快资金积累的速度。

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事业已经度过了创业期,开始考虑调整和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应当在组织内部宣扬仍然处于创业期的观点,暂时压抑、延缓员工对利益的期望和要求,以维持低成本营运。这样做确实不得已,老板必须以身作则。

牢记一点,老板身教重于言传,自己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员工通常也不好再说什么。

维持公司创业初期的经营方式和方法,通常时间不会太长,因为员工也不是傻子,老板赚了多少钱,大家都心知肚明,老板一定要做好平衡工作,不要弄巧成拙,陷自己于被动。通常情况下,老板不应当等待员工主动提及,而应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和策略。

对于中国的员工,尤其是与老板一起创业的元老,多少都有一点儿私交的成分,大都会采取先礼后兵的策略。看到老板赚钱了,而且是真正赚钱了,谁都不会轻易离开。向老板正式提出利益要求,通常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且员工大都不会看穿老板玩的伎俩,仅仅认为老板太过于敬业了。老板在接到创业员工正式的利益要求后,这种策略也就到此为止了,否则,会严重损害员工的积极性。

生意场上的成功通常是深藏若虚的成功,很少有人会讲真话实话。老板刚刚获得创业成功,一定要牢记“不可露富”的古训。因为这个阶段的老板尽管创建了一个开始赚钱的事业,但并没有真正赚到多少钱。如果过于张扬,将使自己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

(1)公司内的员工会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因为他们通常会根据老板的情况来判断公司的情况。这样,老板就失去了低成本积累现金的机会。同时,提薪容易降薪难,一个可以赚钱的事业很可能因为大幅度提高成本变成一个亏损事业。

(2)张扬的老板会在个人私事方面大量投入,追求一步进入中产阶级,这个行为也会抽走公司大量的现金,影响刚刚获得立足之地的事业。

(3)张扬的老板容易头脑发昏,做出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一个老板在第一次赚到200万元时,居然仅仅接听了一个电话,就答应参加一个花费20万元的公关活动,而这个活动对公司的事业毫无意义。要知道,社会上有一大批赚张扬老板钱的人,什么公关活动、公益活动,每天都会有新的名目。

老板应当随时牢记自己的身份,自己仅仅是一名事业有成的商人,而不是富豪排行榜上的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