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经商厚黑学
8682800000035

第35章 人脉就是钱脉(4)

因此,他们经常在一起聊天,一起聊过去的学校生活、现在的单位生活,彼此感到有一种理解和共鸣。所以,他们的友谊深厚了,他们完全沟通了。这就是理解和共鸣更易于良好交流的一个实例。

通过这种交流,达到了与他人心与心沟通的目的,从而情感得到了融通,为日后求他人办事做好了感情上的基础。

舍不得孩子打不了狼俗话说:“舍不得孩子打不了狼。”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有些人求人办事,只求索取,不讲回报,一旦发现求人帮忙的事已经有了眉目,便把人抛在一边,形同陌路之人,更有甚者,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翻脸不认人,这种做法是没有好处的。

须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人家既然能成就你的好事,也就有可能坏你的好事,要是遇上一个较真的对手,你也只能咽下这枚苦果了。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从做人的角度上讲,是急功近利的表现,其害无穷。急迫地追求短期效应而不顾长远影响;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根本利益,谓之急功近利。下面是一位哲人对急功近利者的评价——可算是给他们的当头一棒:“你如果急功近利,一定目光短浅,戴着功利的近视眼镜。只看到目前的境况,只看到表面的福祸休咎,只看到暂时的贫富盈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你一贯的行为方式。为了治好头而不顾脚,为了治好脚又可以不顾头了。为了摆脱目前的困境,你可以不顾未来的利益,为了求得一时的痛快,你竟以长远的痛苦作为代价,为了摆脱暂时的贫困,你可以付出人格的筹码。

“你如果急功近利,一定心胸狭窄,胸无大志。

“你根本不管人之何以为人。什么人格啦,德行啦,人生境界啦,品行操守啦,灵魂啦,在你看来一钱不值。你以为人生在世唯吃好、穿好、玩好、乐好便就是好,便就是实在,便就是价值。于是,为了达到吃穿玩乐之好,你可以不择手段,不顾廉耻,出卖灵魂。

“无论什么样的急功近利者,总是瞪着一对贪得无厌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名利二字。然而名利对于你好似一个西方哲学家打过的一个比喻一样,如同吊在车把前面的一块肉对于拉着车的车夫一样。车夫总想抓住那块肉,却总是抓不到。无论你把车拉得多么快,那块肉始终在你的车把前面,始终抓不到你手中。你成天绞尽脑汁,时刻伺机着投机取巧,而且忙忙碌碌、大汗淋淋、辛辛苦苦,到头来仍然一无所有。你仍然功未成名未就利未得。”

大凡急功近利者,与好高骛远者殊途同归。同在于二,一同于一事无成,二同于无幸福可言,只有空忙一场。急功近利者不可能成就什么事业,因为他本来就没有什么长远追求,没有成就什么事业的志向,他的全部精力、全部时间和全部生命都无形地消失在他的短期行为之中,消失在他虚浮浅薄的劳作之中。他也许一时得利,可是他付出的太多,得到的终归微不足道,而且他活得太累。所以,他不可能有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当然,我们从来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者。我们知道,人类的一切劳作归根到底都是追求利益的行为。我们的最终理想无非在于追求利益。

但是,我们的所谓“利益”并非单方面的,并非只肥身而不顾养心,或者只乐心而不顾养身,而是对于人生总体价值的追求。也并非暂时的表面的,我们追求长远的根本性的利益。当然我们知道眼前的一切作为对于将来意味着什么,我们也不放过眼前的利益,但是一定要让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这与急功近利者有着质的区别。

做“雪中送炭”之人

有位目前很活跃的油画画家曾透露他在年轻时代过了一段非常困苦的生活,经常三餐不继。有一次,他把一幅连自己都没信心的画拿到画商那儿,画商看了半天,付给他一笔当时他认为很多的钱。

就画家来说,画商并非买了这幅画,而是给了他前途。此后他终于成功地熬出了头。那笔金额是否很高呢?其实不见得,但直到今日,那位画家对这笔款项一定还觉得非常庞大。人在困厄消沉中,有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可以使人产生长久的感恩之情。对画家来说,画商的钱的确成就了他的前途,因此,这位现在已成名的画家若有满意的作品,一定会交给那位画商,并且以普通价钱成交。

人对金钱的标准,往往因状况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有意义。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在担任自民党干事长时,一面忙着主持自民党选举事务,然而,他却不忘派人将慰问金送到落选的议员家中,并且勉励他们不要气馁,下次重新再来。对落选的议员来说,田中角荣的勉励已经使他们深受感动,而送慰问金,更加深了他们的感激之情。在此之后,拥戴田中的人越来越多,竟形成了一个“田中派”。

如果田中在此时将相同的金额或礼品送至当选的议员家中,情况就不同了,那些礼品、礼金成了锦上添花,一点儿也不特殊,更不能取得效果。只有在别人困顿时伸出援手,才能得到真正的友谊。田中角荣毕竟是真正吃过苦头的人,才能了解人类微妙的心理。

在别人的婚礼上或荣升宴会上大肆破费,不如在人病痛或朋友有难时伸出援手。想请人办事,就要让他欠个人情,而自己吃亏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不管是大亏,还是小亏,对搞好关系有帮助,你要尽可能地吃下去,不能皱眉。尤其是大亏,有时更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没有几人会不知道“红顶商人”胡雪岩,他的发迹史实际上就是一个善于做人、善于吃亏的经历。

胡雪岩本是杭州的小商人,他不但善经营,也会做人,颇通晓人情,懂得“惠出实及”的道理,常给周围的人一些小恩惠。但小打小闹不能使他满意,他一直想成就大事业。他想,在中国,一贯重农抑商,单靠纯粹经商是不太可能出人头地的。大商人吕不韦另辟蹊径,从商改为从政,名利双收,所以,胡雪岩亦想走这条路子。

王有龄是杭州一介小官,想往上爬,又苦于没有钱做敲门砖。

胡与他亦稍有往来。随着交往的加深,两人发现他们有共同的目的,只是殊途同归。王有龄对胡说:“雪岩兄,我并非无门路,只是手头无钱,十谒朱门九不开。”胡雪岩说:“我愿倾家荡产,助你一臂之力。”王有龄说:“我富贵了,绝不会忘记胡兄。”

胡雪岩变卖了家产,筹集了几千两银子,送给王有龄。王去京师求官后,胡雪岩仍旧操其旧业,对别人的讥笑并不放在心上。

几年后,王有龄身着巡抚的官服登门拜访胡雪岩,问胡有何要求,胡说:“祝贺你福星高照,我并无困难。”

王是个讲交情的人,他利用职务之便,令军需官到胡的店中购物,胡的生意越来越好、越做越大。他与王的关系亦更加密切。后来,太平军占领杭州,王有龄自缢。失去王的支持,胡雪岩并没苦闷多久,他要找新的支持者,他看中了新任的浙江巡抚左宗棠。他拿出一部分银子,为左的湘军办粮饷和军火,赢得了左的好感和信任。后来,随着左宗棠权力的升高,胡雪岩也是吉星高照,被左宗棠举荐为二品官,成为大清朝唯一的“红顶商人”。

除了本身的经商才智,胡的成功还靠他的练达的社交能力,他善于制造机会和利用机会,更知道利用人情世故,懂得吃亏,令朋友信赖他的宽厚和真诚。他也深知,今天,他给朋友的是一滴水,他日,朋友将以涌泉来相报,古人早就说过“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胡就是以吃亏来交友,以吃亏来得利的。

亏,不能乱吃,有的人为了息事宁人,去吃亏,吃暗亏,结果只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孙权就这样,为了得回荆州,假意让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结果在诸葛亮的巧妙安排下,孙权不仅赔了妹妹又折了兵。荆州还是在人家手中,这个亏未免吃得太不值得。

亏,要吃在明处,至少,你该让对方“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智者说:吃亏是福。因为吃亏你就成了施者,朋友则成了受者,看上去是你吃了亏,他得了益,然而,朋友却欠了你一个人情,在友谊、情感的天平上,你已加了一个筹码,这是比金钱、比财富更值得你珍视的东西。所以古人都说:“吝于财者失所亲。”吃亏,会让你在别人眼里变得豁达、宽厚,让你获得更深的信任。这当然会使别人更心甘情愿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