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创新与发展
8603500000114

第114章 “学校科研管理与创新”分论坛

暨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会议综述

福建省学习科学学会秘书处

2011年7月22~23日,福建省社科联主办,福建省学习科学学会承办的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11年学术年会“学校科研管理与创新”论坛暨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福州武夷大酒店召开。参加会议的领导与专家有: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谢孝荣,学会处主任李道兴,科长张文光,福建省教科所副所长、学习科学学会副会长林斯坦,福建师范大学教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连榕,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袁书琪,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赵建群,福建师范大学世界史教研室主任、学习科学学会副会长、博士生导师王坚德,福建省学习科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旭,福建省教育规划办副研究员陈征等。全省各地22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谢孝荣副主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会领导林斯坦、朱旭主持了会议。

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专家讲座与互动,第二阶段是各课题研究负责人交流讨论。特色是专家点评贯穿其中交流充分。

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连榕发表了学习学学术报告,阐述了自己的研究和看法。他总结提出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包括:(1)情绪即学习(情绪与认知);(2)知识的表征(知识的存储形式)理解知识获得和应用的基础;(3)自我监控的学习(能持续学习的人);学习的脑机制包括:学习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学习是脑生理过程,学习塑造着下一代的脑。

福建省教育规划办副研究员陈征发表学术报告《课题有效研究,有效管理》,他认为,没有科研的教育是僵化的教育,没有科研意识的教师是没有生命力的机械的教师。开展课题研究与管理,有利于学校发展与办学理念的落实;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有利于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校内教师教育资源的开发,促进教师的发展。开展课题研究与管理,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必由之路,实现资源共享。课题研究与管理必须做好“三个阶段”、“十个步骤”、“五个环节”的工作。

“三个阶段”:学习宣传阶段、实施操作阶段和交流总结阶段。研究中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及时间安排,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

“十个步骤”:①选题→②文献综述→③形成假设→④选择研究方法→⑤对变量进行分类→⑥选择被试→⑦制定研究方案→⑧资料收集和整理→⑨得出结论→⑩撰写科研报告。

“五个环节”:立项--开题--调查研究--结题--形成科研成果(论文)。

22日晚上,学会召开第一届理事会第四次常务会议,朱旭秘书长汇报了一年来学会工作情况与近期工作规划。会议经过讨论协商在许多议题上取得共识,一致通过聘请福建省教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郑传芳,福建省教育学院院长赵素文为名誉会长。

7月23日,各课题研究负责人进行交流。与会者以撰写的论文交流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心得与体会。与会代表们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和自己的心得体会,就学生心理、教学实施、课堂环境、非智力因素等问题进行讨论。学会秘书长朱旭主持会议。

福州市台江教师进修校教研员、叶卉茹围绕此次会议主题发表《课题研究网络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她提出,我们应立足规范,关注过程,着力有效。(1)搭建课题管理网站,规范研究的基本过程;(2)介入学校研究过程,提高课题管理的效能;(3)建立年度考核制度,保障研究的稳妥推进。这样的研究才是基层需要的研究,这样才能快速、有效地引导基层了解、熟悉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从而揭开教科研神秘的面纱,让教师们体验到研究的乐趣与幸福。

龙岩一中教研室主任、高级教师石文美发表了《课题研究质量管理与评估》的报告,就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结题报告以及要注意的相关问题作了专题讲座。

福建师范大学袁书琪教授、赵建群教授、王坚德教授等资深专家对专题发言进行了点评并和会员代表对话互动。

此次会议的学术研讨交流体现了跨学科、跨学段特点。通过学术讨论与交流,拓宽了与会代表们课题研究的视野,促进了相互间交流与学习,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推动课题工作的深入开展,带动了福建省教育界教研的气氛。与会代表对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