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晚清非典型政治研究
8476100000001

第1章 引言

官场,无疑是中国政治与社会表现最集中、最丰富、最多彩、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地方。说它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一个典型缩影,我想这个观点一点都不为过。准确地说,官场,是可以作为观察中国历史与社会的一个绝好切入点的。

柏杨在《中国人与酱缸》一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中国文化中最能代表这种特色的是‘官场’。过去知识分子读书的目的,就在做官。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场’,是由科举制度形成,一旦读书人进入官场之后,就与民间成为对立状态。那个制度之下的读书人,唯一的追求标的,就是做官,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可以做官,做了官就有美女和金钱。从前人说,行行出状元,其实除了读书人里有状元,其他人仍是不值一文的工匠。那时候对其他阶层的人,有很多制度,不能穿某种衣服,不能乘某种车子。封建社会一切都以做官的人的利益为前提。封建社会控制中国这么久,发生这么大的影响和力量,在经济上的变化比较小,在政治上却使我们长期处在酱缸文化之中,特征之一就是以官的标准为标准,以官的利益为利益,因而变成一种一切标的指向‘政治挂帅’,使我们的酱缸文化更加深、更加浓。”

在柏杨看来,官场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国几千年的文化,说白了就是一个官权占据着主导地位的酱缸文化。对于这种观点,我持赞成的意见。这是因为,数千年来,不管是皇权在支配中国社会也好,还是官权在支配中国社会也好,总之,中国人追求上进与寻找自己发展的出路,其主流价值取向还不是在求官、做官、保官的圈子里面原地打转?

在我看来,晚清官场,简直就是中国几千年官场的一个浓重的缩影,力图对此进行勾画与做出一点点总结与批判,这是作者写作本书的一个动力。

大致说来,晚清官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1晚清社会是中国几千年传统社会在全球一体化时代大潮下发生转型最明显的一段时期。这个变化因为距离我们太近,所以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与工作多多少少地会发生一些影响。从晚清官场中所折射出来的诸多历史教训与经验,无疑会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与日常生活有所借鉴。

2作为中国近代社会发生变化的最直接的推动力之一就是官场上的政治运作。做官的目的与做官的方式无疑会影响到社会其他领域的变化,它也是一个政权与社会的文明程度高低的标记。有一个历史事实不容否认,这就是虽然欧风美雨源源东渐,并引领传统中国在不断发生变化,但在这段历史时期内,晚清官场上的变化却颇不明显,官员们照旧得过且过,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大贪特贪。这种情况,值得我们反思与总结。

3晚清官场是中国几千年腐败政治的一个集大成者。这个官场充斥着太多的肮脏、卑鄙、贪婪、龌龊与争斗。这是中国社会潜规则表现最暴露的一块地方,人性的贪婪与阴暗面在此一览无遗。

4晚清官场是一个政治智慧与政治糟粕泥沙俱下的地方,它的发展方向虽然被动、滞后,但总体方向却无疑是在向现代转化的。有一个历史事实同样不可否认,这就是,在晚清,凡是想做大事,或者做成大事,或者说官做得特别成功的,无一不是在现实的力量推动下逐渐改变观念,关注西方政治、军事、文化的发展情况,同时又精通中国官场智慧与运作特色的人物。中西兼通者,必是最终成功者。缺少其中一样,都不可能十分顺利地取得成就。

本书从上述诸项特点出发,运用观点和实例相结合的办法,从谋取官位的手法、做官的几种办法,直至保官的方法等方面入手考察,层层递进,逐级盘剥,力争把晚清时期台前幕后的人物和操作内幕者串起来呈现在大家面前。通过本书中诸多的历史个案,读者或许会发现,晚清官场中的某些内容,在改头换面后仍然存活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当时的一些潜规则今天或多或少地还在继续发挥着作用。通过阅读此书,相信读者会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寻找到一点自己想要寻找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