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3岁同步育儿全书
8466300000085

第85章 儿科诊疗室

宝宝定期体检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干预。

健康体检

在宝宝3岁的时候,医生会给宝宝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除了量身高、体重等,主要注重于检查牙齿和视力,看看牙龈是否有炎症,是否存在龋齿的现象。检查视力主要是看宝宝是否有弱视的症状。

接种疫苗

在宝宝3岁的时候,要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第三针。

泌尿道感染

婴幼儿较为常见。女孩发病多于男孩。泌尿道感染是小儿时期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

急性期发病急,婴幼儿症状可不典型;慢性或反复感染可导致肾脏损害。病程在6个月内者属于急性泌尿道感染,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发热。年幼儿可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年长儿有时伴有肾区及下腹部疼痛,少数病儿仅有一过性血尿,全身症状并不突出。慢性泌尿道感染病程在6个月以上,小儿时期较少,可出现间歇性发热、腰酸、乏力、贫血等。病情逐渐加重可发展成肾功能不全。

1.孩子常有高热、哭闹,要鼓励患儿多喝水而使其多排尿。要勤换尿布,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尿布用开水烫洗晒干,或煮沸、高压消毒。

2.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按医嘱应用抗菌药物,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口服抗菌药物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现象,饭后服药可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

3.教幼儿不穿开裆裤,勤换尿布;便后清洗臀部,保持清洁。女孩清洗外阴时应从前向后擦洗,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引起上行性感染。

喘息性支气管炎

多发生在3岁以内的婴幼儿,常有湿疹及其他过敏史,尤以肥胖者多发。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史。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孩子支气管炎的一种特殊类型。

本病起病不久即出现类似哮喘的症状,低热,刺激性过敏性咳嗽,哭闹时喘憋加重,两肺均可听到哮鸣音,常可反复发作。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发作次数可减少,一般可治愈。

除控制感染和止喘外,注意休息,多喝水,室内空气要新鲜。

1.孩子患感冒、气管炎时,常常出现咳嗽、咳痰。咳嗽、咳痰是把呼吸道炎症产生的分泌物排出体外,以使呼吸通畅。但有的父母一见孩子咳嗽,立即给孩子服止咳药,这对身体康复不利。因止咳药主要是抑制咳嗽,而缺乏排痰、清洁气道的作用,不能使含有细菌、病毒的痰液排出体外,从而加重呼吸道的炎症反应,所以孩子咳嗽要慎用止咳药。

2.但若呼吸道感染、痰多、咳嗽影响睡眠,医生往往同时给止咳化痰药,通过化痰来止咳。

3.在家中父母应经常少量喂入适量开水,补充身体水分,湿润呼吸道,或把婴幼儿抱入充满水蒸气的房间,停留30分钟左右,每天进行2~3次。对孩子化痰很有好处,因此人们说,水是孩子最好的化痰剂。还可服一些止咳化痰的中药。

异位性皮炎

发生于婴幼儿时期、儿童或成人。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时期、且容易复发的慢性病,幼儿时期的异位性疾病,包括异位性皮炎、气喘和过敏性鼻炎、结膜炎,这些都与个人体质及家族特殊敏感病史有密切关系。所以异位性皮炎与气喘或过敏性鼻炎往往是“三位一体”,只要有其中一种症状,另外两种也会随之出现。

婴幼儿期患者的皮肤呈现大片干燥红斑、丘疹,并伴有继发性小水泡性、渗出性及结痂性病灶,成人期则会慢慢增厚,儿童期介于两者之间,但并非每个患儿都会完全经历这三期的变化。除了皮肤表面的变化外,另一大特征就是瘙痒,季节变换、环境变化及外界刺激,都可能造成痒感而导致幼儿搔抓,而搔抓又会引起疹子,起疹子又会导致瘙痒,如此恶性循环,不易痊愈。

不同年龄的患者常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病灶分布,孩子型的异位性皮炎,常在出生后2个月至1岁左右发病。双侧脸颊是多发部位,开始时会有红疹,严重时会有类似情形。大部分的幼儿会在2岁左右好转,当然也有可能持续进展为孩子型甚至成人型的异位性皮炎。

异位性皮炎是一种轻微的湿疹,病灶大多只是零星分布,局部涂抹副肾皮质类固醇药膏,病情即可改善。如果湿疹广布,且病况时好时坏,或伴随其他过敏症状时,可能就是异位性皮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