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3岁同步育儿全书
8466300000080

第80章 儿科诊疗室

带孩子做一些有氧训练活动,如户外散步、早操、三浴、跑、跳、攀登、踢球等,并定期带孩子到室外进行锻炼。锻炼的强度要求为:在整个锻炼过程中心脏要保持一定水平的搏动,宝宝在锻炼时只要保持心率和呼吸加快,伴有出汗、面色红润,则表明锻炼强度较适宜。

健康体检

宝宝在2岁的时候,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除了检查身高、体重、头围等项目外,还会测一下宝宝的心肺和微量元素,医生会根据测量的结果指导妈妈们喂养宝宝。

接种疫苗

1.5 ~2岁的宝宝,要打百白破疫苗的加强针和乙脑疫苗的加强针以及麻风腮疫苗。

痱子

夏季,炎热的气候,易使宝宝生痱子,因为宝宝新陈代谢旺盛,极易出汗,汗毛孔受汗液的刺激,娇嫩、角化层薄的宝宝皮肤更易受损害,抵抗力降低,致使汗毛孔发炎,妨碍了汗的排泄和蒸发,于是在皮肤上发生了密集的红色粟粒疹,即小米粒样的红疙瘩,这就是痱子。

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勤洗澡,热天每天可洗2~3次澡,但不要用肥皂,以免刺激皮肤

水温要合适,38℃左右的温水即可;洗完擦干后,可涂一点含有适量薄荷的痱子粉,但不可多涂,因为它会在出汗后堵塞毛孔

还要掌握好宝宝活动的时间和活动量,夏季早晚气候凉爽,户外活动时间可长些,中午气候炎热时,要在室内做些活动量小的游戏,以减少出汗,室内空气要流通

宝宝的衣服要合身、舒适、凉爽,要选用棉制品,枕套、枕巾、小被子等要保持干净

要多给宝宝喝凉白开水、菜汁,多吃西瓜、蔬菜,以帮助降温,千万不要给宝宝多喝冷饮,多吃冰淇淋,更不宜直吹电扇

如果患了痱毒,洗澡后可在局部涂抗生素软膏,严禁用手挤压,如果痱毒严重,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应立刻去医院处理

川崎病

本阶段的孩子易发此病,但80%~85%患者在5岁以内,多发于6~18个月孩子。男孩较多,男女比例为1.3:1~1.5:1,无明显季节性差异。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

常见持续性发热,5~11天或更久(2周至1个月),体温常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常见双侧结膜充血,口唇潮红,有皲裂或出血,见杨梅样舌。手中呈硬性水肿,手掌和足底早期出现潮红,10天后出现特征性趾端大片状脱皮,出现于甲床皮肤交界处。还有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以前颈部最为明显,直径约1.5厘米以上,大多在单侧出现,稍有压痛感,于发热后3天内发生,数日后自愈。

出院后也要注意观察。没有后遗症的话,生活方式不用改变。饮食、运动、入浴等,跟平常一样即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感染上川崎病,是否会影响日后的生活,目前还不清楚。但是,为防止血管疾病,在日常生活上须尽量避免易造成高血压及高胆固醇的饮食和抽烟等,并且随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

愤怒痉挛

愤怒痉挛是由剧烈哭泣引起的痉挛发作,多见于一两岁的孩子,多在摔倒、发怒、剧烈哭泣的时候发作。

发作时的症状是呼吸停止、面色变得青紫、全身变硬、震颤。

有时孩子受到惊吓或发生疼痛等因素,而大声哭泣,却突然出现呼吸停止、全身抽搐、脸色苍白、意识丧失等症状。发作时间2至3分钟后,便会自然停止。

痉挛的症状和热性痉挛类似,但愤怒痉挛是因激烈哭泣所引起的,这点与热性痉挛不同。

脑部尚未发育成熟,无法承受刺激。

出生6个月~2岁的婴幼儿,激烈哭泣时所引起的痉挛,称为“愤怒痉挛”,又称“哭泣痉挛”。一般认为是因孩子的脑部尚未发育成熟,对于激烈的承受能力较差,才会引起愤怒痉挛。由于没有任何的后遗症,也不会对脑的发育造成影响,因此可以不用担心。等到5~10岁时,自然地就不会再发生。

1.将孩子抱起,等他慢慢镇静下来。由于哭泣即可引起,所以愤怒痉挛一年内出现一两次十分普遍,预后也较好,不会留有后遗症。

2.发作时的对应方式,和热性痉挛相同。侧躺、穿着宽松及保持冷静。对于曾发作过愤怒痉挛的孩子,不可以认为“不能让他哭泣”。

3.孩子在一两岁时,已经可以进行情绪调节的教育和训练,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至于愤怒痉挛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