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3岁同步育儿全书
8466300000024

第24章 养护红绿灯

2~3个月的宝宝能够较长时间地抬头四肢的活动日益增多,并且逐渐准确起来。腿部的力量增大,开始关心周围的事物,对事物产生出兴趣,并且做出反应,一逗就会发出欢快的笑声。喝奶的方式也开始明显表现出宝宝的不同个性,有的宝宝食量大,喝不饱的时候会哭闹;有的宝宝食量小,很安静,相对容易喂养。这个时期的宝宝每天约睡觉18小时,晚间睡眠长于白天。

情绪护理

培养宝宝愉快的情绪,对宝宝身心健康很有好处。我们可以这么做,比如家长一有时间,就要多跟宝宝玩,常常要引逗宝宝,也可用手轻轻挠他的肚皮,引起他挥手蹬脚,甚至咿咿呀呀发声,或发出“格格”笑声等方法来培养宝宝的愉快情绪。并注意观察哪一种动作最容易引起宝宝大笑,经常有意重复这种动作,使宝宝高兴而大声笑。宝宝的笑声是家庭快乐的源泉,情绪快乐的宝宝招人爱,也能合群,是良好性格的开端。

排泄护理

大小便是人天生的非条件生理反射。新生儿期,宝宝的排泄次数多且无规律性。但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大小便次数减少,量增加。所以1~3个月的小宝宝排泄护理则稍不同于新生儿期,这阶段排泄护理有新的讲究:

把宝宝大小便的技巧

1~3个月的小宝宝,此期每天大便为3~4次,随着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逐渐减少,到3个月末每天大便1~2次。而小便次数为20次左右,因为出生几个月的宝宝,膀胱肌肉层较薄,弹性组织发育不完善,膀胱容量小,贮存功能差,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及调节功能差,肾脏对水的浓缩、稀释功能亦差。因此,宝宝的小便次数比较多。当然,家长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宝宝排便的次数是与进食多少、进水多少都有关系的。

尽早培养宝宝良好的大小便习惯,不仅使宝宝的胃肠活动具有规律性,有利于宝宝皮肤的清洁,减少家长洗尿布的麻烦,还可训练宝宝膀胱储存功能及括约肌收缩功能。因此,在宝宝满月前后就应把大小便。

首先,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需求。多数宝宝在大便时会出现腹部鼓劲、脸发红、发愣等现象。当出现这些现象时,我们就试着给宝宝把便。并且,一般在宝宝睡醒及吃奶后也要及时把便,不要把得过勤,否则易造成尿频。并且,在把便时,其姿势要正确,使宝宝的头和背部靠在大人身上,而大人的身体不要挺直,宝宝3个月以内还不会反抗。同时把便时,给予宝宝其他的条件刺激,如“嘘嘘”声诱导把尿,“嗯嗯”声促使其大便。刚开始时,宝宝不一定配合,但坚持训练,相信宝宝会逐渐形成条件反射。

授乳期婴儿的便便

坚持防治尿布疹

对3个月内的宝宝来说,仍然要使用尿布,但使用的次数要比新生儿期减少。在家中,可用自制的布尿布,勤换勤洗,使宝宝感到舒服,在换尿布的同时对宝宝的皮肤也是一次抚触,以满足宝宝对“皮肤饥饿”的需求。

宝宝的皮肤特别娇嫩敏感,很多的刺激物质包括尿液、粪便、或是潮湿环境,都会对宝宝的皮肤产生刺激,进而产生发炎、溃烂而形成尿布疹,其中尿液中的氨与粪便中的微生物被认为是尿布疹的元凶。感染尿布疹,小宝宝会很痛苦,所以为了预防尿布疹,专家给我们支了以下几招:

选择好纸尿裤

首先要全纸的,或棉柔材质、吸汗和透气性佳的款式,搓一搓,听听声音;然后要比较薄的,大概一块饼干厚就行,不要太厚的那种;要有松紧搭扣的,腰围有部分加宽、或是大腿附近的剪裁有增加伸缩功能的,且不会把宝宝弄疼;吸水量大,可以倒些水进行实验;有凡士林保护层的最好。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需要说明,为宝宝选购纸尿裤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是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的合格产品,确保宝宝使用卫生、安全。

温水洗屁股

除了要选择好纸尿裤与合理地更换纸尿裤外,平常妈妈们可在宝宝排泄完后,用温水轻轻冲洗宝宝的小屁股,再用纯棉布轻轻按压即可。等小屁股干爽后再用较油性的润肤乳涂抹,以形成保护膜。这样就可以较好地预防尿布疹。另外,也可以在宝宝刚换下尿布后,让小屁股不包尿布,透气约1小时,这对预防尿布疹感染也很有好处。

勤换尿布

患尿布疹的宝宝,小屁股最好保持干爽,仍要勤换尿布且清水洗净,避免尿便液留在宝宝的皮肤上造成刺激伤害。必要时带宝宝到正规的医院让医生诊断处理,千万不要自己购买药膏涂抹,避免延误治疗的黄金时间。

抱宝宝的方法

让婴儿面向前

让宝宝背靠着你的胸部,用一只手托住他的臀部,另一只手围住他的胸部。这样,让宝宝面向前抱着,使他能很好地看看面前的世界。

让婴儿骑坐在你的跨部

宝宝和你面对面,让他双腿分开,骑坐在你的大腿上,你一手托住他的臀部,一手围住他的背部。这时宝宝若觉得还不够安全,他小手会紧紧抓住你的臂膀。一般来讲,1~2个月的婴儿主要是横抱在臂弯中,3个月后主要采取竖着抱了。

不管何种抱姿,都要注意保护好婴儿,关键在于稳定性,支撑住宝宝的关键部位就能让宝宝觉得很舒服且很安全。对于没有经验的父母来说,自信也非常重要。克服紧张情绪,轻松自然地去拥抱自己的宝宝,也有助于消除宝宝的紧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