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巧联妙对
8440300000151

第151章 舌战乡绅振振有词

古时,有个家境殷实的大户人家聘请了一位教书先生。那东家是个极其吝啬的人,每顿饭只给先生吃萝卜,还美其名曰说什么年龄大的人,多吃蔬菜有益于身体健康。弄得先生哭笑不得,但又不好说什么,只能忍气吞声。

这天,东家说要宴请先生,想借此机会考考儿子的学问有无长进。先生心想:东家请吃饭,必定是将萝卜变着花样做成菜,再也不会有别的了。学生平日贪玩,不肯用功学习,现在怕禁不住父亲的考问,露了馅,便向先生求教。先生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便如此这般嘱咐了学生一番。

次日,东家招待先生的宴席,果然都是满桌的萝卜菜。东家还做足了表面文章,让先生坐了上座,学生坐在先生的下首。然后,东家才开口说:“先生连日操劳,想必犬子的学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先生说:“不敢当,不敢当,如果对个对联,还是不在话下的。”

东家说:“那好,我就出个对子考考他。”说着,指着门外的树出了个上联:

核桃;

学生遵循先生的嘱咐,看着先生,只见先生夹着起了一根萝卜丝,马上对道:

萝卜。

东家听了不甚满意,看着学生穿的衣服,又念道:

绸缎;

学生再看先生,只见他仍然夹着萝卜丝,便答道:

萝(罗)卜(布)。

东家一听,莫名其妙地问:“丝绸怎么能和萝卜对呢?”先生解释说:“‘罗’是丝罗之‘罗’,‘布’乃布匹之‘布’有何不可对的?”东家无言以对。过一会,忽然从外面传来一阵钟鼓声,东家又出一联:

钟鼓;

见先生又夹了一块大萝卜,学生又对道:

萝(锣)卜(钹)。

东家一听,有些生气地说:“真是荒唐之极!”先生不慌不忙地解释说:“这‘罗’是锣钹之‘锣’,‘卜’乃锣钹之‘钹’。用‘锣钹’对‘钟鼓’,岂不工整?”东家耐着性子又出一联:

岳飞;

学生看看先生,见他又夹起一块炖萝卜,便再次念道:

萝(罗)卜。

东家听了,勃然大怒,扬手就要扇学生的耳光。先生赶忙制止说:“令郎对得不错嘛!”

“什么不错?”东家怒气冲冲地说,“难道这人名也能和萝卜对?”

先生解释说:“岳飞是千古忠臣良将,而‘罗卜’也是古代的大孝子,这样对也是无可厚非的。”

东家听到这里,仍不服气地问道:“难道先生除了教学生对‘萝卜’外,再也不会教别的了吗?”

先生却依然一脸和气地说:“你一日三餐给我吃的是萝卜,看的是萝卜,肚里装的是萝卜,除了教令郎‘萝卜’对,还能教什么?”

东家听了,顿时张口结舌,半天也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