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大自然的困惑
8434900000044

第44章 海怪之谜(1)

据报道,巴西海域曾连续10次出现一只超过30米长的凶猛海怪,袭击渔船的现象,使渔民根本不敢出海捕鱼。目击者说,海怪头部有点像马,估计重量约40吨,在水中划水的速度达30多千米/时。

—艘遭袭击船只的船主回忆说,有一次他正抛锚泊船,突然间,看见离船头不远处的海面冒出一只黑白花纹的长身怪物,向渔船冲过来,船身被撞得猛烈摆动。当他和船员起身要找武器自卫时,海怪则仰天大叫一声,钻进水底消失了。

当日稍后时间,那只海怪又袭来。当时这个船主感到船只忽升忽降,好像遇到风浪一样,原来海怪在他的船底下经过,随后海怪从水中冒出来,围着他的船打转,船主立即将船全速开走,但在3个钟头内,海怪紧紧跟在他的船只后面,一直到渔船接近岸边时,怪物才游回深海中。

在这之后,先后又有10名渔民见过那只怪物。现在巴西的科学家正在设法研究这种动物。

1953年夏,澳大利亚潜水员琼斯在近海水域测试潜水服的性能时,发现大海深处有条漆黑的大海沟。他怕再往下潜有危险,便停止下潜,在大海沟的周围游动、观察海沟里的情况。这时有一条大鲨鱼在距离他只有5米左右的地方游动。突然海水变冷,水温迅速下降。琼斯发现在黑暗的海沟中有个灰墨色的东西从深处向上浮动。此时海水更加寒冷,只见那个灰黑色的怪物缓慢地向上游来。琼斯借助潜水幻光发现那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庞大的扁状怪物,似乎没有手脚,也没有嘴和眼,竟像是一块光滑的大板。它慢慢地游动着,不时地抖动着身躯,那海水变得更加冰凉了。这时那条大鲨鱼竟像打了麻醉针一样,浮在水中动弹不了。大怪物浮近大鲨鱼轻轻地蹭,鲨鱼立即抽搐起来,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被大怪物吞了下去。之后,这个大怪物便向深海游去。科学家们对于大怪物的出现海水能够变冷,大鲨鱼莫名其妙地被吃掉的不解之谜,一直在继续考察,但至今未找到答案。

天池怪兽

得到连续3天发现怪兽的消息之后,有众多科学家组成的考察团向天池挺进。天池那蓝宝石般瑰丽的湖面倒映着周围火山口上的峰峦峭壁和白色的流云,美如梦幻,令人着迷。怪兽还会出来吗?从山头俯瞰,湖水光滑如镜,一片静谧,唯有微风在耳畔飒飒作响。

天池

“快看,那不就是吗!”陪同考察团前来考察的气象站工作人员小崔忽然惊叫起来。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在天池近岸处,有一条喇叭型的划水线,其尖端有一个在阳光的反射下明晃晃的白点,正向前运动着。

考察团的心激动得怦怦直跳。“你以前见到的是它吗?”

“对,正是它!”

“你没有看错吗?”

“没错儿,我见过两次啦!”

就像接到了一道命令,考察团一行6人争先恐后地沿着火山口陡峭的内壁向下冲去,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奔到池边。

这一天是1980年8月24日,时间是上午8时。

湖水清澈见底,微波轻轻荡漾。前方的划水线依然存在,只是那个继续移动的斑点难以辨认,弄不清是什么东西。

这时候,小崔已经脱去了外衣。水温只有8~9℃,凉嗖嗖的。他却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

当他游回来的时候,手上托着从湖面捞起的那个神秘之物。考察团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凑上前去一看,不由得面面相觑,全都怔住了,造成划水线的难道是它?说来简直荒唐:那东西竟是掉到水里,挣扎扑腾的大蛾子。

人们常常在大自然开的玩笑面前手足无措,啼笑皆非。人们也常常在自己的错觉加想象的驱动之下捕风捉影,小题大作。何况,如果再有伪造者的故弄玄虚,传播者的肆意夸张,人们往往就被弄得糊涂起来——对于那些前所未闻的稀奇事物。不是大惊小怪,便是不屑一顾。但是,科学必须脚踏实地、认真与耐心!

在地方志里,考察团找到了关于天池怪兽的最早记载。《奉天通志》中写道:有四个猎人在天池边发现一个金黄色的大物出自水面。它“首大如盎,方顶有角,长项多须,低头摆动如吸水状”。这些生动而形象的描写,是出于单纯的想象吗?让考察团接着读下去:“众惧,登坡到半,忽闻轰隆一声,回顾不见,均以为龙,故又名为龙潭。”这就是把天池称为“龙潭”的出处。

在《长白江岗志略》中,考察团找到了更详细的记述。那是光绪二十九年(即1903年)阴历五月,有个叫徐复顺的当地人与王让、俞福等6个人一起捕鹿,追至天池。“适来一物,大如水牛,吼声震耳,状欲扑人。众益惧,相对失色,束手无策。俞急取枪击放,机停火灭。物目眈眈,势将噬俞。复顺腰携六轮小枪,暗取放之,中物腹,咆哮长鸣,伏于池中。”看起来,过去人的枪法比现代人高明。现代人在30多米的距离内,“边喊边开两枪,都未击中”。

当考察团剔除了上述历史文献中带有的浓厚的神话和传奇色彩的文字后,就会发现:地方志中记载的天池怪兽同近来发现的怪兽在形体上基本一致。这种一致性仅仅是巧合吗?

当然,地方志中的记载,有的可能来源于民间传说。但古代的传说不见得全无根据。它“往往是一个半睡半醒的梦,预示着真实”。实际上,考察团今天发现的大自然的怪异现象,在考察团的祖先那里差不多都早有发现。他们见识的甚至比考察团更多,只是他们往往把这些不解之谜裹上了一层宗教或神话的外壳。因此,被一些学者视为无稽之谈。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却筛取了其中的真实的成分,把它们同当代的自然之谜联系到一起,作出了惊人的科学假说或结论。

20世纪70年代,天池怪兽曾被多次发现,只是没有引起重视,没人报道,更没有纳入科研计划。常年工作在白头山气象站的气象观测员发现的次数最多。他们注意到天池时有无风起浪的现象。这是不是大型动物在水下活动的迹象呢?

发现天池怪兽的人数最多的一次在1976年9月26日,目击者二三十人。其中有延吉县老头沟桃园公社社办苗圃的主任老朴和苗圃工人,其余的是从外地来的解放军官兵。当他们站在天文峰上相互拍照的时候,一个高约2米、像牛一样大的怪兽正伏在天池的岸边休息。他们惊讶得一起大喊大叫起来。怪兽被惊动,走进湖里,游到接近天池的中心处消失了。在消失之前,老朴给怪兽抢拍了几张照片。可惜由于距离太远,底片冲洗出来无法辨认。

事后,老朴给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室打了电话。从事野生动物研究的何警杰、张兴禄二人闻讯立即来到天池,在那儿考察了4天。他们只是在池边发现了指拇大的带毛的粪便,估计是小型食肉兽吃掉高山鼠兔后的排泄物。除此之外,一无所获。神奇的天池刚刚让人们窥视一下,便又旋即闭锁起了她的奥秘。

有趣的是,在天池发现的怪兽在世界的其他水域也有过发现。它们分布广泛:北美、中非与南非、西欧与北欧、亚洲以及新西兰附近的海域。简直可以说,它们尽管为数甚少,却纵横五大洲。

世界各地发现的怪兽有着耐人寻味的一致性——

(1)它们形态上的一致:灰褐色或黑褐色,细颈、长尾、体型庞大,酷似中生代的恐龙类。

在刚果和扎伊尔发现的怪兽为褐灰色,体积与象一样大,有一个长而灵活的颈项和一条长尾巴。

英国尼斯湖怪兽是灰黑色,蛇型的头,细颈长1.5米,体长15~20米,背上有2~3个驼峰。

日本渔轮“瑞洋丸”号捕捉的海中怪兽重2.5吨,小头,尾长10米,细颈长1.5米,四鳍各长2米。

我国天池怪兽是深黑色(或棕灰色),头大如牛,嘴状似鸭,头部及前胸伸出水面部分有4米多高。脊背呈梭型,约4米长。有尾。

形态如此相仿,这些怪兽如若果真存在,它们之间也许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当然,不会是同一种动物。科学家们认为,它们可能是一种恐龙,或者是某种已被认为绝灭了的古代爬行动物的后裔。

(2)它们栖息环境的一致性:几乎都生活在深水域——深湖或深海之中。由于水域同陆域相比,安全僻静,较少受非生物因素变化的影响,因此能够成为几个地质时代的古生物的避难所。在美国、加拿大、冰岛、英国、爱尔兰、瑞典、苏联以及我国发现的怪兽均在深水湖泊。刚果和扎伊尔发现的怪兽则生活在丛林地带的河流和湖泊中。日本渔轮捕捞到的怪兽是在新西兰附近的海域。在大西洋、印度洋、红海、挪威海、地中海也都有过多类似的发现。

(3)它们的活动方式都是独往独来。一旦科学工作者专程来访便消声匿迹,无影无踪了。有的人把它们同飞碟搭上了钩,归为天外来客带来的外星球上的奇特物种,因此具有不可思议的隐身术;有的人倒是承认它们是地球上土生土长的宝贝儿,但由于屡吃怪兽的闭门羹,便吊销了它们的户口,在学术上否认它们到今还能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