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国儿童外语教育启示录
8421800000016

第16章 英语学习成功的十大秘诀是什么

英语学习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要想学好英语,首先要杜绝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恒心和毅力,不能常年累月坚持学习。技能的熟练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不能向困难低头,要坚持不懈地反复学习,持之以恒,方能见分晓。

第二,增强自信心。自信心是人们对自己成功的把握程度。自信心强的人总对自己的未来抱着积极的心态,认为自己的英语学习一定会成功。而自信心弱的人总觉得自己能力不够,达不到应有的标准。根据心理学的理论,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因为智力,生理及其他情感因素的作用都要在有自信心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第三,切忌只学而不“用”,完全是以“学”的态度来学外语。语言的实践性很强,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就永远也学不好。我们学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要学会在用中学习,这样才能提高兴趣,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用”不只是有意识的用,很多时候是要无意识的“用”。比如在吃饭、洗碗、聊天、上网、洗脸、洗脚、洗衣服、做家务事的时候,可把录音和电视打开听英语;比如看电影、看新闻、听歌曲,看小说也要看英文的;比如上网用英文聊天,等等。总之,要根据自己的条件营造一个外语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使自己听顺耳、看顺眼、读顺口、写顺手,就象练气功一样达到“顺”的境界。

第四,加强朗读和背诵。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初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朗读和背诵也是克服当前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

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可以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还可以动员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比如有一道填空题,你甚至不知道这个句子的具体意义,你却能说出该填什么词,这就是你的语感。这样就可以自然的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在口笔头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灵感,有时甚至可以猜对模棱两可的答案。

坚持不懈的朗读和背诵也是训练语言、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改进语音。通过朗读,尤其是模仿正确、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可以纠正和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同化、重读、弱读等,从而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能力提高了,英语成绩自然就提高了。

学好英语口语最好的办法,不是做习题,也不是看语法书,而是反复高声朗读和背诵课文,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语感。当学习者熟练朗读几十篇课文后,很多常用句子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所谓的“用外语思维阶段”就会悄然而至。

第五,牢记句子比单词重要。中国人学英语,最常用的方法是背单词,甚至有人以能背出一本词典为荣,但是词典上的解释是死的,语言的运用却是活的,机械的理解会造成很大的误解。词典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语境。可以说,单词没有多少实际运用的价值,机械记忆的单词量再大,也不会真正提高你的外语水平。要养成以句子为单位学习的好习惯,因为句子中既包含了发音规则,又有语法内容,还能表明某个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

第六,不要单纯学习“古董英语”。任何语言都是鲜活的,每天都会发展,学习陈旧的语言毫无新鲜感,而且基本和现实脱节。不鲜活、不入时、不风趣幽默的语言不是我们要学的语言,多读外文报纸、多看外语节目、原版影视作品才会有助于补充新词汇,做到与时俱进。

第七,听不懂也要听。练习听力时,许多人抱怨听不懂,因而丧失了听的乐趣,往往半途而废。其实,即使听不懂也是一种学习,只不过你自己觉察不到而已。虽然暂时听不懂,但你的耳膜已经开始尝试着适应一种新的语言发音,你的大脑在调整频率,准备接受一种新的信息代码,这本身就是一次飞跃。所以切记:听不懂时,你也在进步。

练习听力,要充分利用心理学上的无意注意,只要一有时间,就要打开录音机播放外语磁带,使自己处于外语的语言环境中,也许你没听清楚说些什么,这不要紧,你可以随便做其他事情,不用去有意听,只要你的周围有外语环境的发音,你的听力就会提高。

第八,敢于开口。学英语很重要的一点是用来和他人交流,但开口难也是中国人学英语的一大特点。问题出在以下几点:

一是有些人把是否看懂当成学习的标准。拿到一本口语教材,翻开几页一看,都看懂了,就认为太简单了,对自己不合适。其实,练习口语的教材,内容肯定不会难,否则没法操练。看懂不等于会说,把这些你已经学会的东西流利地表达出来,才是口语教材最主要的目标。

二是千万不要用汉字来记英语发音。学习一门外语如果发音不过关,始终不会真正掌握一门外语,而且最大的害处是不利于培养对外语的兴趣,影响下一步学习。现在有人把用汉语发音标注英语,比如把“Thank you。”记作“三颗药”;“goodbye”记作“古得拜”,甚至把这种做法作为成果出版,这样做肯定后患无穷。

不敢开口的第三点是怕语法有错。没有具体问题,一般不要去读语法书。超前学习语法,会使你如坠云里雾里,丧失学习外语的乐趣和信心。

而且,语法好比游泳理论,对于没有下过水的人来说,游泳理论是用处不大的。同样,对于语言实践不够丰富的初学者,直接学习语法的用处不是很大。所以,一定要结合语言实践来理解语法,语法是学会语言后的一种理论思考。学语言不存在对错,只要能说出来,意思让人家明白就可以了。

第九,强调及时复习。在不断增加语言输入的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遗忘。语言这门学问具有很强的记忆性质,而记忆的关键在于“温故知新”。一个人记性的好坏也许和先天遗传有关,但如果掌握了记忆的规律,即使是一般人也能握住通往英语学习记忆之门的钥匙。

根据心理学家绘制的“记忆曲线”,人的记忆有两个遗忘高峰,一是接触信息后一分钟,大部分短期记忆在这个时间内将被遗忘。二是接触信息后二十四小时,是大部分长期记忆的“鬼门关”。要想保持长期记忆的秘诀就是:“在你忘记之前复习它,并记住它。”例如,在背诵生词和文章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复习一遍,次日再复习一遍。因为复习时自己对这些内容并没有完全忘记,所以这并不需花费太多的时间。看似复习只起到了加深印象的作用,事实上在重复巩固信息的同时,大脑也在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因此,“及时复习”对加强记忆可以起到英语学习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十,选择合理的教学资源。这一秘诀具体表现在:“盯住”一套教材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现在市场上学英语的教材铺天盖地,这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余地,但处理不好也会带来不良后果——今天用这个教材、明天换另一种,学习便失去了系统性。正确的做法是选中一套教材,以它为主,其余材料都作为补充。

学好英语也没有捷径,没有“速成”之说,只有方法的好坏。良好的教学方法和优秀的师资对英语学习尤其重要。千万不要在急用英语的情形下,病急乱投医,不管学校学习方法是否适合自己,先上着再说,等觉得不合适了再换,这对于孩子学习英语尤其不好,不但会让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磨没了,而且孩子学到的是“夹生英语”,以后想要纠正过来都比较困难。所以,家长们选择好、决定好可信任的教学思想、方法和师资之后,不要轻易换来换去,这样只会给孩子的外语学习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