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生活窍门小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8407400000034

第34章 应酬礼仪小窍门(3)

由于送礼人不了解情况,弄得不欢而散。鉴于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

例如,别人结婚时,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对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你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就很没趣;给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送去有猪的形象做装饰图案的礼品,可能会让人轰出来。

给意大利人送菊花,给日本人送荷花,给法国人送核桃,都会引起外宾的反感。

礼物要有意义

礼物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祝贺、或孝敬、或怜爱、或爱情等等。

所以,你选择的礼物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物非同寻常,备感珍贵。

实际上,最好的礼物是那些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意义或耐人寻味的小礼物。

比如,我们为住院的朋友送一束鲜花。定能使其心情愉快,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为远方的同窗寄一册母校的照片,定能唤起他对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给爱好文学的朋友送上一套名著,必然使其欣喜若狂,爱不释手;为心上人送去一条漂亮的纱巾,她会含情脉脉地依偎在你的怀中……

就礼物的质量而言,它的价值不是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的,而是以礼物本身的意义来体现的。

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到它的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礼品的选择窍门

馈赠之前,要对礼品进行认真选择。第一件事就是考虑对方有什么爱好、兴趣和禁忌;其次要考虑送礼的原因和目的,尽量使礼品恰如其分;同时送礼不可太贵重,过于贵重的礼品易使对方产生不安,有行贿之嫌,总觉得背负你的“人情债”,就事与愿违了:最后还得注意礼品的包装。

下面针对不同受礼对象介绍有关礼品的选择:

情人节的礼物。

情人节是恋人之间、夫妻之间表达爱慕尊敬之情的一个节日。故恋人间、夫妻问均可以通过送礼来传递爱慕的感情。鲜花是情人节最好的礼物,一朵玫瑰表示自己对对方的感情至深,雏菊表示“我想你”,桃花代表美和爱,紫色的花则告诉对方你

已成为她或他感情上的俘虏。除了鲜花外,一些小工艺品如一方手帕、一把香扇、一条项链、一盒化妆品均可以是恋人间传递

爱情的媒介物。夫妻之间除了互赠鲜花外,可以在情人节这天给对方制造一个惊喜,一件对方向往已久的东西,突然在情人节

这天从天而降,让对方终生难以忘怀,铭刻在心。这不仅表达了节日的祝福,更加深了双方的感情。

结婚礼物。

要等到收到对方的请柬或通知后再携礼登门祝贺;礼品宜以家庭用品、床上用品、餐饮具或字画等工艺品为好,也可事先

征求主人意见再选购;如果用金钱代替礼品,可在封套上写明“贺仪”等字以示庄重。

生子礼物。

可送婴儿用品,如衣服、鞋帽或玩具、食品、生肖纪念章等,也可送产妇滋补营养品等。

生日礼物。

父母长辈生日做寿,可送寿联、寿糕或营养品、衣服布料等,夫妻生日可送鲜花、化妆品、饰物、领带等礼品,朋友生日可送贺卡、工艺品、学习用品、鲜花、影集等小物件,小孩过生日,可根据小孩子的年龄、性别选择一些玩具、磁带、图书、小孩衣物、糖果等。不宜给小孩过多的钱作为礼物。

节时礼物。

春节送腊味、礼盒,端午节送粽子,中秋节送月饼等等。

病丧礼物。

探望生病的亲友。应携带一些适宜病人食用的食品,如滋补品、饮料、水果等,也可送鲜花,但在送水果时要根据病情来选

购。丧礼中可送花圈、挽联或“帛金”(即金钱),如送物品应以不留纪念的一次性易耗品(如烟、酒、食品等)为原则。

远行礼物。

毕业升学远行时,可选择书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礼品。

迁居礼物。

乔迁之喜以对联、字画、镜屏、工艺品、家庭装饰品为礼最佳。

开张志喜礼物。

作为个人为朋友新业务的开张表示自己的祝贺。此时送上一只花篮是最合适的。单位之间,每遇同行或商务单位新业开张,那么送上一只大花篮,花篮上悬挂祝贺联一对是很合适的。如希望通过对他人开张志喜的祝贺达到自己更多的目的,那么在新闻媒介辟一个祝贺广告也是目前常用的手段。这种手段不仅可以达到祝贺的目的,同时更可以通过祝贺达到宣传自己的公关目的。

送礼的避讳与禁忌

过时送礼、事后补礼都应避免,给年长者送钟,有“钟”“终”谐音,乌龟虽然长寿,却有“王八”的俗名,都不宜作礼品相送。互赠礼物是必要的,但要了解对方的送礼禁忌:

港台馈送禁忌。

在港台风俗中,丧事后以毛巾送吊丧者,非丧事一律不能送毛巾;剪刀是利器,含有“一刀两断”之意,以剪相送会使对方有威胁之感;甜果是祭祖拜神专用之物,送人会有不祥之感;港台话中“雨伞”音同“给散”,若送雨伞会引起对方误解;扇子是夏季用品。台湾俗庆“送扇无相见”;台湾的居丧之家习惯不蒸甜食、不裹粽子,如果以粽子相送,会被对方误解,十分忌讳。

国外馈赠禁忌。

日本人忌勺“9”、“4”,因为“9”与“苦”音同,“4”与死音同;西方人喜单数却忌“13”;对英国人不能送百合花,以为有“死亡”之意:对荷兰人不能送食品;波兰人除爱人、情人,不能给其他异性送红玫瑰;对日本人不能送菊花,菊花是日本皇室专用;对美国女性不能送香水、化妆品、衣物、假首饰,那会以为你看不起她。

收礼的窍门

收礼礼仪知识。

收礼指收受他人钱物。收礼的礼仪在世界各国也不相同。在我们中国,习惯收下礼后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而是等客人走后,再拿出来仔细观赏。而西方人接到礼物后,常是当着客人的面打开,在客人面前赞美礼物才是最礼貌的,相反,就被认为无礼。在我国,即使是送给小孩的礼物,小孩子也不能当面打开看看,否则就得挨妈妈的骂,还会冠之“真不懂事”,即无礼之意。而国外小朋友在收到叔叔、阿姨的礼物时,父母亲会鼓励他当面打开,并教他如何当面赞美礼物,如何表示自己多么喜欢这些礼物。这就是受礼中东西方文化的最大差异。

回礼的学问。

受收礼物后,一般应回礼。如不相应回礼,那么起码也应对送礼者表示感谢。可去封感谢函,感谢函最好是亲笔书写,在收到礼后马上发出,这样给人感觉是你很重视对方的友谊。感谢函简短扼要,说些自己如何喜欢礼物以及礼物被派什么用场等等的话语。

拒礼的范围。

受礼并不是来者不拒、来多少收多少。对有些礼物应持谨慎态度:

一个并不熟悉的人送给你极其昂贵的礼物。

一件你觉得送礼者并不是心甘情愿送礼的礼物。

一件隐含着需要你发生违法行为的礼物。

一件让你觉得似乎自己受控制的礼物。

一件你认为你不应得到的礼物。

对一些自己不想受的礼物,最好当场就请送礼者带回。如不肯。可事后请人送回并附上“谢谢,心领了”、“谢谢你的好意”等字样的小条子或小信函。但对一些具有很明显的走后门的礼品,应坚决拒收。退礼得讲究策略,千万不要太伤送礼者的感情,可以寻找一些让对方能接受的理由退礼,让对方能下得了台。

不可问礼品价格。

受礼时,千万别问对方礼品的价格,问价是不礼貌的。受礼时,也不必过于自谦,没完没了表示“惭愧”、“不好意思”,反面会让送礼者难堪。在收礼之前适当表示谦让,收礼后诚恳地向送礼者表示以后请对方不要再破费等。亲友送的礼,不必不收,否则,会使亲友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