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家庭家居生活窍门小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8407400000022

第22章 家电使用维护小窍门(4)

维生素B2:肝、牛奶、酸乳酪、绿叶蔬菜、粗粮、营养丰富的粮食制品。

烟碱酸(抗癞皮病维生素):肝、肉、家禽、鱼、花生、粗粮、营养丰富的粮食制品、干豆、青豆、果仁。

钙:牛奶、酸乳酪、沙丁鱼、带骨大马哈鱼、肉卷、蔬菜、芥末、萝卜叶。

铁:牛羊肉、肝、强淀粉、梅脯汁、干豆、青豆、绿叶蔬菜、粗粮、营养丰富的粮食制品。

早餐的科学搭配

营养专家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每天吃一顿好的早餐,可使人长寿。早餐要吃好,是指早餐应吃一些营养价值高、少而精的食物。因为人经过一夜的睡眠,头一天晚上进食的营养已基本耗完,早上只有及时地补充营养,才能满足上午工作、劳动和学习的需要。早餐在设计上选择易消化、吸收,纤维质高的食物为主,最好能在生食的比例上占最高,如此将成为一天精力的主要来源。

早餐的重要性:专家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一个人早晨起床后不吃早餐,血液黏度就会增高,且流动缓慢,天长日久,会导致心脏病的发作。因此,早餐丰盛不但使人在一天的工作中都精力充沛,而且有益于心脏的健康。坚持吃早餐的青少年要比不吃早餐的青少年长得壮实,抗病能力强,在学校课堂上表现得更加突出,听课时精力集中,理解能力强,学习成绩大都更加优秀。对工薪阶层来讲,吃好早餐,也是干好基本工作的保证,这是因为人的脑细胞只能从葡萄糖这种营养素中获取能量,经过一个晚上没有进食而又不吃早餐,血液就不能保证足够的葡萄糖供应,时间长了就会使人变得疲倦乏力,甚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现象,无法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理想早餐的要素:一般情况下,理想的早餐要掌握三个要素:就餐时间、营养量和主副食平衡搭配。一般来说,起床后活动30分钟再吃早餐最为适宜,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早餐不但要注意数量,而且还要讲究质量。按成人计算,早餐的主食量应在150~200克之间,热量应为700千卡左右。当然从事不同劳动强度及年龄不同的人所需的热量也不尽相同。如小学生需500千卡左右的热量,中学生则需600千卡左右的热量。就食量和热量而言,应占不同年龄段的人一日总食量和总热量的30%为宜。主食一般应吃含淀粉的食物,如馒头、豆包、面包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

午餐的科学搭配

俗话说“中午饱,一天饱”。说明午餐是一日中主要的一餐。由于上午体内热能消耗较大,午后还要继续工作和学习,因此,不同年龄、不同体力的人午餐热量应占他们每天所需总热量的40%。主食根据三餐食量配比,应在150~200克左右,可在米饭、面制品(馒头、面条、大饼、玉米面发糕等)中间任意选择。副食在240~360克左右,以满足人体对无机盐和维生素的需要。副食种类的选择很广泛,如:肉、蛋、奶、禽类、豆制品类、海产品、蔬菜类等,按照科学配餐的原则挑选几种,相互搭配食用。一般宜选择50~100克的肉禽蛋类,50克豆制品,再配上200~250克蔬菜,也就是要吃些耐饥饿又能产生高热量的炒菜,使体内血糖继续维持在高水平,从而保证下午的工作和学习。但是,中午要吃饱,不等于要暴食,一般吃到八九分饱就可以。若是白领族少劳力的工作群在选择午餐时,可选简单一些清烫茎类蔬菜、少许白豆腐、部分海产植物作为午餐的搭配。

晚餐——接近睡眠须吃少

晚餐比较接近睡眠时间,不宜吃得太饱,尤其不可吃宵夜。晚餐应选择含纤维和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但是一般家庭,晚餐是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伦的一餐,所以对多数家庭来说,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丰富,这种做法和健康理念有些违背,因此在调整上仍与午餐相同的是餐前半小时应有蔬菜汁或是水果的供应。晚餐时仍应有一道以上的生菜沙拉盘,内有各式芽菜。芽菜在吃食时可用海苔卷包起,做些变化。主食与副食的量都可适量减少,以便到睡觉时正好是空腹状态。

一般而言,晚上多数人血液循环较差,所以可以选些天然的热性食物来补足此现象,例如辣椒、咖喱、肉桂等皆可。寒性蔬菜如小黄瓜、菜瓜、冬瓜等晚上用量少些。晚餐尽量在晚上八点以前完成,若是八点以后任何食物对我们都是不良的食物。若是重食的家庭,晚餐肉类最好只有一种,不可多种肉类,增加体内太多负担。晚餐后请勿再吃任何甜食,这是很容易伤肝的。

吃丝瓜能凉血解毒

丝瓜是一种夏令的瓜菜。祖国医学认为,丝瓜性凉、味甘,入肝、胃经,具有清热化痰、凉血解毒、通经络、行血脉、利水消肿、止筋骨酸痛、肠风痔漏、疔疮疽肿、血经闭止、血崩不止、肝硬化腹水等疾病。

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丝瓜中所含的多量的黏液质、木胶、瓜氨酸、木聚糖等成分有一定的化痰食疗作用,其所含的皂甙类物质有一定的强心作用。丝瓜还含有干扰毒诱生剂,这种物质能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故有抗病毒、防癌抗癌的功效。

古人认为,多食丝瓜易致阳痿、滑精等病。丝瓜性凉,易伤脾胃,故慢性腹泻者应慎用食。

芹菜能清热解毒

芹菜,有旱芹、水芹等两种,其性能相近,但旱芹的药用性胜于水芹。祖国医学认为,芹菜性寒凉、味甘微苦,入肺、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平肝、化痰下气、利水通淋、祛风利湿、镇静降压、减肥降脂等功用。《本草拾遗》认为它能“祛小儿暑热,大人酒后热毒,鼻塞身热,利大小肠。”芹菜适用于咳嗽多痰、病毒性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血管硬化、尿路感染、疮肿、腮腺炎、各种肿毒等病症。

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芹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促进大便排出和降低血中胆固醇,具有明显的降压降脂的作用。

芹菜性寒凉,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肾阳不足者不宜食用。此外,芹菜能抑制性功能,故中青年人不宜大量多食。

说说辣椒

辣椒性热,味辛,有温中散寒、开胃除湿、杀虫解毒的作用,有助于治疗胃中冷痛、关节疼痛、食积腹泻、手足冻疮等。辣椒含有辣椒碱、辣椒红素等,能促进食欲,增加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

它还能使血管反射性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旺盛,并能强烈地刺激感觉神经末梢,引起温暖感。食用适量的辣椒,既能增强胃黏膜的血流量,还能刺激胃黏膜合成,对胃起保护作用。由于辣椒性温热,散寒作用强,对于呕吐、腹泻等病症属于寒者,有祛寒毒病邪的作用。辣椒的品种较多,有红辣椒和青辣椒之分,青辣椒辣味较轻,可作菜肴的主料,红辣椒辣味较重,宜作作料。

菠菜的健脾通肠功效

菠菜是一种秋冬季食用的绿叶蔬菜。传统中医学认为,菠菜性凉,味甘,入肺、肠、胃经,具有解热毒、酒毒,清热除烦,敛阴润燥,养血止血,健脾和中,通利肠胃等功用,适用于盆血、便血、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小便不畅、大便涩滞、酒醉、夜盲症、跌打损伤等病症。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菠菜中含有辅酶Q10,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因而具有抗衰老和增强青春活力的作用。此外,菠菜中所含的物质可以促进胰腺的分泌功能,分泌胰岛素,可以帮助消化,也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

菠菜性凉,能刺激胰腺分泌,其内所含钙质,易形成草酸钙,因而患肠道虚寒泻者、胰腺炎、泌尿系结石者不宜食用。

利便抗癌的茄子

茄子是一种茄果类蔬菜。传统中医学认为,茄子性寒、味甘,具有消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止痛止血、宽肠利气等功用,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毒虫咬伤、乳腺炎、跌打肿痛、痔疮出血、黄疸型肝炎、口腔中的溃疡等病症,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咯血、紫斑及坏血病、痛风等患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茄子还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故常食茄子对预防冠心病等有很大作用。

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部和爱知医院大学的研究团队实验证明茄子具有抑制异常细胞的作用。他们发现茄子的浸出物可以有效治疗病毒性的疣。后来他们发现茄子能抑制癌细胞增殖,尤其抑制卵巢癌的作用特别明显。

能够证明茄子制癌作用的研究不仅止于此,东京大学医科研究所外科癌病态研究部的佐九义夫讲师,检证常见的82种蔬菜,测试它们对癌细胞的作用,其中也包括茄子。结果发现,茄子蒂部分的制癌率为748%,排名第六;茄子皮为737%排名第七;茄子本身则为592%。

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综合研究所发现茄子防癌的效果超越花椰花,排名第一;制癌率在未加热时有825%,加热后也还有823%,几乎没有改变。

目前尚无法测定出到底茄子中的何种物质发挥制癌作用,但是在所有的蔬菜中,茄子的制癌效果确实极高。

茄子不论烫、烤、腌、炸皆宜。食欲不振的人适合吃炒茄子子。茄子吸烟,可以去除油腻感,容易入口,β-胡萝卜素的吸收率也比其他蔬菜高10倍。因此,与其他含有β-胡萝卜素的蔬菜一并摄取,更能发挥防癌效果。

茄子性寒,故阳虚者慎食,多食必致腹痛、腹泻。此外,茄子不能与寒性的蟹肉同食,以防伤及脾胃。

滋阴养胃话莲藕

莲藕,又名莲菜,为水生宿根植物,原产于印度,我国很早就开始栽培,可食地下茎及其果实——莲子。莲藕脆嫩多汁,为我国水生蔬菜作物中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生食脆甜,熟食香糯,是春、夏蔬菜淡季时的重要蔬菜品种。

莲藕可生食,也可炒、炸、炖食,也可做汤及作其他菜肴的用料,还可制作藕粉和蜜饯等。捣汁沉淀后制成藕粉,食用时加适量糖,调成糊状,气息清香;以生藕榨汁饮服,止咯血、吐血。

莲藕生食性寒,食之凉血清热;熟后性温,食之滋阴养胃,入心、脾、胃经。它有止血的功效,常用辅助治疗各种出血症,如吐血、尿血、便血及子宫出血等症。还可作为孕妇的副食及需要增加体重的人食用。莲藕可清热生津,治发热烦渴、消渴;益气健脾、开胃消食,脾虚食少,病后体弱者宜食之,但莲藕纤维粗糙,婴儿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宜多。

中国茶叶保健功效高

中国人饮茶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之久。

茶原产于中国。茶叶具有止痢、降火、解毒、清热、消暑、消食、利尿、强心之功效,可降血、减肥,防治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胃肠炎、黄疸性肝炎、各种肿瘤、由偏食蛋白或脂肪而引起的酸性中毒。

茶具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溶解脂肪、帮助消化;利尿解毒、杀菌消炎;防治辐射损伤;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防龋固齿;增强防癌与抗突变、抗衰老的能力。

茶叶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无机盐、茶多酚、鞣酸、咖啡碱、维生素等300多种成分,其中咖啡因含量为2%~4%,对人体十分有益。

冬季最宜饮红茶

红茶属发酵茶类,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茶叶是大众化饮品,一般分三大类:绿茶、红茶和乌龙茶。绿茶在亚洲国家较普及,西方国家更习惯于饮红茶。中国人饮茶历史已有上千年之久。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多种增至300多种,一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鲜美的络合物,从而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

红茶有较强的防治心肌梗死的效用。

红茶抗衰老的效果强于大蒜头、西兰花和胡萝卜等。

红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够强身补体。

饮用红茶的人骨骼强壮,红茶中的多酚类(绿茶中也有)有抑制破坏骨细胞物质的活力,为了防治女性常见骨质疏松症,建议每天饮用1小杯红茶,坚持数年效果明显。

冬天宜喝红茶,红茶性味甘温,可补益身体,生热暖腹,从而增强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红茶提神利尿效果较明显,因含多酚较少,对脾胃虚弱者较为平缓温和,有“和胃”之效。

一般人皆可饮用。老年人、女性饮用更佳。每次1杯,约150毫升。每天2~3杯。

红茶可加奶、糖,芳香不改。在红茶中加上柠檬,强壮骨骼的效果更强。也可加上各种水果,增进保健效用。

过量饮用可引起严重心律不齐。

喝红茶分清饮法和调饮法。清饮法,就是仅以沸水将茶叶冲泡后饮用,好的红茶一般可冲泡2~3次,红碎茶只能冲泡1~2次。调饮法,是用沸水冲泡茶叶后,再加奶或糖、柠檬汁、蜂蜜、香槟酒等饮用。

常饮绿茶可预防肥胖病

绿茶是不发酵茶,性寒味略苦,具有消热、消暑、解毒、祛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的功效。

绿茶的老叶含儿茶素较丰富,儿茶素有较强的抗拒自由基作用,对癌症防治有益。儿茶素溶出率随水温升高而增多,适宜开水冲泡饮用。

绿茶所含维生素C比红茶多,每天2~3杯绿茶就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

绿茶中维生素B1、B1和维生素P也比红茶多,因此绿茶在抑菌、防衰老和血管硬化、抑制突变,防止辐射损伤、降低胆固醇和血脂、儿童防龋齿等方面比红茶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