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一辑
8355100000008

第8章 稳定粮价,路在何方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问题,这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出的第五个着力“三农”的“一号文件”,也是改革开放30年来第十个涉农的“一号文件”。2008年1月12日,寒冬腊月之际,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踏雪查看麦情,粮食生产牵动着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心。

2007年是粮价持续上涨的一年,这一年里小麦、稻谷、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的综合生产价格比2006年上涨了约12%,粮食零售价格比2006年上涨了约6.5%。也是在2007年,芝加哥小麦由年初的505美分/蒲式耳上涨到年末最高的1009美分/蒲式耳,芝加哥玉米由年初的390美分/蒲式耳上涨到年末最高的457美分/蒲式耳,芝加哥大豆由年初的691美分/蒲式耳上涨到年末最高的1229美分/蒲式耳,涨幅远超国内。

国内外粮价表现出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还是各自供求的基本面不同。国外粮价的巨幅上涨最根本的原因是供求关系的显著偏紧,各主要粮食品种的库存均达到近二三十年来的低点,而粮食需求则有增无减,美国的玉米乙醇计划更是给需求的增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美元贬值、原油价格大幅上涨是国际粮价上涨的另外两个主要因素。

反观国内,粮食生产迎来自有统计以来的首次连续4年增产,国内的粮食供给是充裕的。据市场人士估计,中国粮食库消比仍然保持在50%左右,远远高于国际粮农组织认定的17%~18%的安全警戒线。国家有关部门也表示“粮食连续4年丰收,库存充裕”。由于供需基本面并没有明显的利多因素,国内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自然难以向国外看齐。实际上2007年国内粮价的上涨更主要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这些“外力”包括最低收购价政策、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城乡收入相对差距的继续扩大,还有更宏观的层面,即经济体系的流动性过剩。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得国内生产粮食的成本在上升,粮食从而变“贵”了。可以说,国内粮价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型的,成本的上升迫使价格被动上涨。这明显有别于国际上粮食由于供需紧张造成的价格大幅上涨。

供给出现问题导致的价格上涨幅度往往很大,因为当供给出现短缺时,在恐慌心理的支配下,理论上价格是可以无限上涨的。但是这种价格的暴涨也会随着后期供给的明显改善而大幅回落,因为随着供给的及时跟上,市场心理也归于平静,价格泡沫破裂。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则是“小碎步”,力度不大但是会具有很好的延续性。

现在的问题是,国际上粮食的供给在短期内好像并没有明显改善的迹象。美国农业部2008年的首份报告,就将2007/2008年度美国玉米期末库存数据大幅下调了3.59亿吨,市场为之震动,芝加哥玉米顺势高位涨停,价格超越1996年创下的历史高点只是时间问题。

为防止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共舞”,在取消粮食出口退税10天之后的2007年12月30日,财政部宣布,整个2008年都将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大豆等粮食和制粉征收出口暂定关税。粮食出口通道既堵,国内可否安享太平?难说。姑且不论国内粮价的上涨是由于成本推动所致,而成本推动的因素在2008年看不出有减缓的迹象,仅此而论,2008年的国内粮价将仍然保持高位运行。就粮食进出口而言,我们有一个“命门”,那就是我们的大豆严重依赖于进口。国产大豆仅能满足不到40%的需求,60%以上的大豆需要从国外进口。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大豆价格基本上完全取决于国际价格,这可从大连大豆几乎克隆芝加哥大豆走势中得到明证。大豆价格的上涨必然会产生和玉米、小麦竞争耕地的情况,这样也就会带动粮价整体的上涨。如此,国外粮价就可以通过大豆这个通道间接传到国内。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完全将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隔断,几乎是不可能的。

2008年政府明确指出要将稳定粮价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摆在突出的地位。如何稳定粮价既关系到普通居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广大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我们认为,稳定粮价的关键在于稳定粮食生产成本,在种子、化肥、农药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强行压制粮价的上涨最终损害的还是农民的利益,也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宗旨背道而驰,并且也是有违市场规律的。实际上,农资价格的上涨在2008年很可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这从农业板块农药、饲料、化肥等行业上市公司新年以来在股市上的强劲表现中即可窥见一斑,显然公众看好的是2008年行业相关产品的继续涨价能力。

如果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的持续上涨“不幸”成为事实,我们希望政府稳定粮价能够不以粮食生产价格为着力点,粮食生产价格体现为农民的收入,其理应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而上升。调控的重点应放在粮食消费价格上。显然粮食生产价格上涨,消费价格也必然面临上涨的压力,但是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轻这种压力。比如,大力降低粮食物流成本(目前我国粮食从产区到销区的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30%,比发达国家高出1倍左右)、给粮食加工企业予以贷款上的优惠、严厉打击中间贸易商的囤积居奇等,这样就可以在不降低粮食生产价格的基础上,起到稳定粮食消费价格的作用。由于粮食消费价格才真正影响普通居民生活,政府所谓的“稳定粮价”显然是指稳定粮食的消费价格。

同时,粮食宏观调控应该更多地依赖于市场的手段而不是行政的手段。2007年底至今的中央储备粮、托市粮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公开销售,向人们展示了运用市场手段调控粮食市场的力量。2007年10月前后,粮价上涨速度突然加快,国家审时度势,果断地通过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抛售中央储备玉米、临时存储进口小麦、中央储备植物油等,通过这种粮食“公开市场操作”,有效增加了市场供给,稳定了市场预期,粮价在短期内迅速回落,渐趋平稳。这其中储备粮的公开竞价销售功不可没。如果没有国家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行为,而是仍由储备库点自行销售,那么国家抛售粮食的意图就难以落实,一些中间商可能会存在囤积居奇的行为,更重要的是这种分散行为难以形成合力,难以真正起到引导市场的作用,这样国家的宏观调控目的就存在落空的危险。因此,2008年国家应继续加大粮食“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让更多的粮食通过规范的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进行交易,让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成为“稳定粮价”的重要平台。

(此部分完成于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