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绝代风华:道不尽69位才子佳人
83479900000005

第5章 晋篇

陈寿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生活在公元233年公元297年,三国时蜀汉、西晋时著名史学家,《三国志》的作者。

少好学,师从家乡著名学者谯周,研习《尚书》《三传》,精通《史记》《汉书》,陈寿聪敏,文章以富丽著称。初,应州里聘请,任卫将军姜维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观阁令史等职。时宦官黄皓专权,蜀汉众臣极力逢迎黄皓,独陈寿不依附他,多次被贬谪。逢陈寿父亲去世,守丧期间,生病而让婢女伺候自己服药,被来客看见,乡党因此对他颇为议论。

公元263年,蜀汉灭亡,陈寿多年不被荐举,郁郁寡欢。张华欣赏其才华,认为他虽然有行为不检点的嫌疑,但不应被贬废。于是举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出任阳平县令。陈寿撰写《诸葛亮集》,上报朝廷。后授职著作郎,兼任本郡(巴西郡)中正。张华欲荐陈寿为中书郎,中书监荀勖忌恨张华而厌恶陈寿,便示意吏部改任陈寿为长广太守(一说是荀勖开始也欣赏陈寿,后来因为不满意《魏书》的内容才外放他)。陈寿以奉养老母为由概不就职。

公元278年,镇南将军杜预离京镇守荆州前,又将陈寿举荐给朝廷,建议授予黄门侍郎或散骑常侍之职。陈寿因此被授职为治书侍御史。后因母亲去世离职,其母临终遗言将她埋在洛阳,陈寿尊重母亲遗志,但又因此遭到非议随之贬官。谯周对陈寿说:“你必定会凭才学扬名天下,但常会遭到诋毁伤害,这未必是不幸。要谨慎从事。”陈寿再次招致贬废的羞辱,正应了谯周之言。公元280年,晋灭吴,统一天下。陈寿撰写完成《三国志》,共六十五篇。人们盛赞陈寿善于叙写史事,具有良史才干。夏侯湛当时也在撰写《魏书》,见到陈寿的《三国志》后,便毁了自己所写的《魏书》。张华对陈寿倍加赞赏,说:“应把《晋书》也委托给你撰写。”

数年后,陈寿拜太子中庶子,未到任。公元297年,陈寿病逝,享年六十五岁。他去世后,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頵等人上书说:“从前汉武帝下诏令说司马相如病危,可派人去取回他的著作。使者得司马相如遗留书籍,内中谈到帝王祭拜天地一事,武帝大为惊奇。臣等认为,已故治书侍御史陈寿所著《三国志》,多有劝诫之言,阐述前人的是非得失,对今世的教化大有裨益,尽管文辞不及司马相如,但质朴实在,恳请陛下采录其书。”惠帝于是诏令河南尹、洛阳令,派人去陈寿家抄写书稿,以之传世。

陈寿师从当时的大学者谯周,虽然被人怀疑行为不检点,但那都是男女之事,再正常不过。他一生当中最大的成就就是撰写了《三国志》,以此书扬名。他的《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为“前四史”,他也算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就连后来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也多参考他的《三国志》,他为三国的历史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生活在公元303年到公元361年,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千古第一书法大家。

王羲之出身名门琅琊王氏,自幼喜欢书法。16岁,王羲之被郗鉴选为东床快婿。郗鉴有一女,貌美,未婚配,郗鉴坚持要为爱女择婿。郗鉴与丞相王导颇有情谊,又同朝为官,听说王家子弟甚多,个个都出类拔萃。一日早朝后,郗鉴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王丞相。王丞相说:“好啊,承蒙不弃,我王家子弟多,您就到我家挑选吧,只要是您看中的,我都同意。”

郗鉴命心腹带上重礼到王丞相家。王府听说郗太尉派人觅婿,都将自己精心打扮一番出来相见。所有人都来了,却少了一个。王府管家领着郗府的人来到东跨院的书房,只见书房里的年轻人对太尉选婿一事无动于衷。郗府的管事感到很好奇,回到府中对郗太尉说:“王府年轻公子二十余人,听说郗府觅婿,都争先恐后,唯有东床那位公子,袒腹躺着若无其事。”郗鉴说:“我要选的就是这样的人,快领我去看。”郗鉴来到王府,见此人豁达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聘礼,择为快婿。“东床快婿”一说就是这样来的。

公元353年,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绍兴兰亭修褉(一种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动)时,众人饮酒赋诗,王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该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将天时地利人和发挥到极致,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晋帝当时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入木三分。

公元355年,王羲之称病弃官。“携子操之由无锡徙居金庭。建书楼,植桑果,教子弟,赋诗文,作书画,以放鹅弋钓为娱。”他和许询、支遁等人,遍游剡地山水。定居金庭后,专研书法。后裔多擅书画,作品挂满厅堂、书房,人称“华院画堂”。后人定村名为“华堂”,沿称至今。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命文人之一。他出身名门,晋代的两大显族王谢家族。他一生衣食无忧,没有经历过什么坎坷,几乎是顺境,这为他的书法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王羲之的书法在技法上已经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后世鲜有人能够超越,后来的颜真卿在名气上也远远不足。

陶渊明

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生活在公元352年到公元427年,东晋末至南朝宋时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曾祖为陶侃,有争议。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但是生平无考。有一个庶出的妹妹,比陶渊明小三岁,后嫁到程姓人家,故陶渊明常常在诗文中提及她时称程氏妹。从其父保养小妾来看,陶渊明最初的家境应该不算太差。陶渊明在8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没落,没了依靠。12岁庶母又辞世,到了20岁的时候,家境贫困。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早年的他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他身上,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20岁时,陶渊明就开始走仕途,以谋生路。从20岁到29岁,这9年时间,陶渊明都处在官场的最下层,他常常感到郁郁不得志,到29岁时,他才出任州祭酒,这个官职也是个闲职,不久愤然辞官,归家。又过了没多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了职务,依旧在家闲居。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生活的怀念。一年后,母亲病逝,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陶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他的心境是矛盾的,既想当官,又想回归田园,陶渊明在官场漂泊十余年,他已厌倦了官宦生活,尤其是晋代腐败、黑暗的政治让他心灰意冷。

公元405年八月,陶渊明人生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陶渊明,思想上已经相当成熟,除了厌倦官场黑暗外,他感觉到自己没有升迁的可能,尤其在晋代那个门阀制度森严的时代。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陶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陶渊明称病不赴任。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此年与陶渊明结交,两人交情匪浅。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又与陶渊明结交,颜太守常给陶渊明付酒钱。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陶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肉,并劝他出仕,陶渊明拒绝了他,所赠肉也没收下。同年,陶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后,友人私谥为“靖节”,世称“陶靖节”。

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苦命文人之一,喜欢喝酒,常常借酒消愁。年轻时期的陶渊明也曾有匡国济世的抱负,做官一来解决自己的生活开支,二来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很不幸运的是他出生在东晋末年,魏晋南北朝这几百年时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黑暗的时代,尤其是晋代,两晋加在一起才统治中国150年时间,朝政腐败、官场黑暗。科举是隋朝开始才出现的,也就是说那个年代,是一个门阀制度森严的时代,陶渊明在官场沉浮十多年,最终是以县令收场,他知道朝中无人,加上朝廷腐败,不会任用贤人。他感到自己没有升迁的可能,怀才不遇,所以,才决定辞官归隐。下半辈子的隐居生涯虽然清贫,但是乐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