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斯波克育儿经
8321000000087

第87章 喜欢问问题的宝宝

宝宝慢慢长大了,对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世界和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所想要问的问题不仅越来越多,而且更是五花八门,如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会发亮?小鸟儿为什么会在空中飞翔等等,他能整天没完没了地问“为什么”,这一时期被心理学家称为“询问期”,在这个时期,幼儿的大脑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智力和语言的发展都会突飞猛进,所以,“询问期”是宝宝智力发育和发展的关键期。

宝宝慢慢的长大了,他懂得的事情越来越多,提出的问题也会是奇奇怪怪的。“天空中为什么有云朵?”“云朵怎么看上去就像大棉花糖一样?”……五花八门的问题让大人们不知道如何给予回答。可每次父母们看着宝宝那认真又天真的样子,又怎会忍心伤了他刚刚发芽出土的求知欲呢?那么,面对这个“好问”又“好奇”的宝宝,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就是不能抑制他的这种提问,应当鼓励他的提问,在宝宝进行提问时,父母还一定要做到耐心去听,千万不可以因为他的问题缠人或者幼稚,就说“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这句话,因为父母这样讲,宝宝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可能就会被扼杀掉,长此下去,宝宝会因为怕父母的责骂而不敢再提出任何问题。因为“疑问是知识的钥匙”,只有大人们经常鼓励宝宝去提问,宝宝就会养成思考的好习惯。

家庭生活的问题

我们看看在日常生活当中,宝宝们都会提出哪些有趣的问题?

1.我只喜欢吃肉,为什么还一定让我吃些蔬菜呢?

“蔬菜也好吃啊,你为什么不吃呢?”对于有些偏食的宝宝,父母永远不要想着强迫宝宝去吃,因为你越是去强迫他,他越是会有抵触情绪,也越是一种没有效果的方法!使得这种回答不能起到对宝宝的任何帮助。而聪明妈妈会这样回答:“蔬菜里面有肉里面没有的营养,如果你不吃蔬菜,就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你就会生病,还要打针吃药哦!”如果举出宝宝切身的例子来给他加以说明,来说给他听,效果就会大大不同。不妨也可以这样说:“如果不吃蔬菜宝宝的身体就会生病,你生病了不能去幼儿园了,就不可以和小朋友玩一起玩耍了。”让他联想到自己的实际利益,他就会变得很得很听话。

2.妈妈是大人,也有不知道的事情吗?

“妈妈也不是万能的啊!”宝宝10岁之前对父母是绝对的崇拜,在宝宝的心中,父母是无所不能的,所以,一旦父母的回答没有使宝宝感到满意,他就会对父母产生怀疑,内心就会因此比较失落。对于宝宝的提问,父母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务必要弄清楚宝宝发问的真正意思,如果不能够马上给他做出回答,可以和他一同探讨和学习,但是一定要坦白告诉宝宝。

聪明妈妈的回答:“宝贝,即使再聪明的人也有自己不可以解决的问题,其他的大人和妈妈一样。所以,不管是你,还是妈妈以及其他的父母都应当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这样才不会落后啊!”对于一时不可以回答的问题,父母要如实地告诉宝宝,给他们讲道理,使他们明白无论任何人都有不懂的知识,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穷的。如:“有些问题妈妈也不知道,咱们一起去买本书看一看,好不好?”和宝宝一起学习和共同探讨,这样不但可以使宝宝学到科学的知识,也能使宝宝在亲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进父母与宝宝之间的感情。

3.我为什么要随爸爸的姓,而不是随妈妈的姓呀?

这个问题会经常出现在宝宝入学,或是是对姓名有了一定的认识时,此时宝宝可能已经意识到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是,却还是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这时候父母不应当几句话就对其敷衍了事,应当耐心地向宝宝说明,姓氏的流传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但是,同时要注意不可以禁锢宝宝的思想,否则容易让宝宝觉得这些是大人们强迫的。

聪明妈妈回答:“你要是愿意的话,也可以随妈妈的姓啊!但是,跟爸爸的姓是一个古老传统,所以,大家通常都是这样做的。”这样做不仅给宝宝提供了较为清晰的解释,同时,也能让宝宝感觉到大人们对他的尊重,使他觉得自己有自我选择的权利。

艺术化对付爱问宝宝

面对一直问个不停的宝宝,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提出问题是宝宝思维活动的起点。宝宝好奇和好问,不满足自己的一知半解,是一种很可贵的思维方式。所以,父母应该多带宝宝接触不同的生活、接触大自然,关心宝宝的每一个提问,并且做到有问必答,满足宝宝的智力需求。只要你是一位谦虚好学、充满童真、头脑灵活、愿意用心与宝宝沟通的父亲或母亲,自然能成为百问不倒的优秀父母。那么,如何艺术化地应对宝宝的提问呢?

首先接纳宝宝的问题,宝宝经常提出一些令人无法回答、忍俊不禁的问题,如果父母不接纳宝宝的问题,只是一笑置之、粗暴制止或是敷衍了事的话,久而久之,宝宝就不想再问了,这将导致宝宝智慧的萌芽逐渐枯萎。所以,父母不要以训斥的方式来对待宝宝。如果以不耐烦的态度或是训斥的方式来打断宝宝的问题,只会更加刺激宝宝的“求知欲”,使他陷入另外一种不恰当的求解方式。

其次是给宝宝思考的空间,面对较难回答的问题,父母没有必要硬着头皮去做回答,太复杂的答案宝宝又未必明白,还不如给宝宝一点想像的空间,允许他们做一次天马行空的回答。有时则可以鼓励宝宝在自己的不断操作中寻求答案。

斯波克博士箴言:

父母最好不要包办代替地以“帮助宝宝解答问题”为荣。宝宝小的时候,都非常爱问问题,不要觉得,当父母的就一定要帮助他们解答问题,细致地、不停地帮宝宝们寻找答案。如此做到的话,只会使得宝宝的自学能力,渐渐的不如班里的其他同学,所以,在宝宝的很多问题上,父母们一定要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宝宝自己去思考获得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