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斯波克育儿经
8321000000080

第80章 开发宝宝智力的原则

所谓的早期智力开发,是指在宝宝尚未具备某种能力之前的一段适当的时期内,给宝宝们提供适当的感官刺激,以促进宝宝们大脑的发育,以加速宝宝们的先天潜能变为实际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宝宝的早期给他以合理的感官刺激,使宝宝们的智能增加反应的敏感性。即发展宝宝感知觉能力、语言及动作能力,培养宝宝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想象力以及良好意志和情绪等,并不是培养什么超常的专业机能训练。

早期智力的教育开发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顺应宝宝天性发展的原则:也就是说每个宝宝都有他的天性,父母应根据宝宝自身的大脑发育特点,来进行训练和发展,遵循其规律性。只须为宝宝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以发展宝宝的智力潜力,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既要注意诱发、刺激宝宝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对宝宝天赋培养,发展宝宝的良好个性和行为品德。

2.避免过度教育的原则:对宝宝危害最大的一种教育方式就是过度教育,过分的包办代替和保护,都会使得宝宝的正常动作练习的权利和机会被剥夺,以至限制了宝宝的智能的发展;好奇心和好动是宝宝的天性,如果过于干涉,就会使宝宝更加怕事和胆小,也会助长宝宝们的反抗心理,过分的干涉和保护培养出来的宝宝,只会让宝宝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过度期望会给宝宝造成压力,使宝宝出现恐惧、神经衰弱、旷课、逃学等现象。

3.循序渐进:宝宝的神经系统从一开始发育再到成熟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宝宝的智力发育也同样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故对宝宝进行教育时,应当遵循生长发育规律和知识本身应有的顺序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不能超过他们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可以操之过急,否则,会妨碍宝宝智力的发展。

4.因材施教:就是针对不同的宝宝给予不同的教育,由于生活环境、遗传素质、个人努力程度及接受教育不同,在身心发展的水平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能力、兴趣、性格也都不同,即使是双胞胎兄弟,他们的智力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根据每个宝宝的个性特征实施不同的教育,而且父母不可以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在宝宝的身上,对智力偏低的宝宝,更要善于发掘他们的特长,激发宝宝的兴趣,及增强他们的信心,以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

5.激发兴趣的原则:对宝宝来说,兴趣是他们“唯一的老师”。因为他们会拒绝兴趣以外的一切教育,对不感兴趣和厌倦的事情就持关闭注意的态度,连记忆都不记忆,思维和想象力都处于停止的状态,甚至还会感到反感和哭闹。而相反,如果宝宝对某些事产生了敏感和趣味,有了好奇心和新鲜感,他就会不分是困难还是容易,也不管是重要还是不重要,也不管是理解还是不理解,都可以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逐步进行记忆,渐渐掌握和领悟。他不需要去“苦学”,就可以像学好母语一样获得理想的发展。宝宝处于没有选择的探索阶段,对一切新鲜的事物几乎都可能产生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要充分利用宝宝的这个时期,对宝宝们进行灌输。

6.积极暗示的原则:宝宝没有主见也毫无判断的能力,他们只是接收着周围环境里人们的语言和行为,并被它们影响着。他们可以说是环境的产物,是环境塑造了他们的个性。因此,成年人必须要坚持利用积极的环境、语言和行为来暗示宝宝,使宝宝产生认同感;反对任何消极东西的暗示和影响。培养起宝宝的自尊心、自信心、同情心、上进心等,保证宝宝能够充分全面的发展,以建立健康的心理品质。

7.鼓励探究的原则:宝宝到处探索求取新的知识和经验,有助于促进他的智能和了解世界。宝宝仍然躺在婴儿床上时,小眼珠便老是盯住某些不同的物体,在那看啊看以探察新的世界。他们具有无穷的好奇心,会用摩擦、触摸和放进口里尝尝等方式来满足他的好奇。父母要鼓励宝宝的好奇,和宝宝一起探索。不妨拿起一个玩具,然后,递给宝宝来研究。也可以伏在地板上和宝宝一起爬。

8.多多称赞的原则:父母的称赞不但可以让宝宝开心,还可以加强宝宝中脑皮层与前脑皮层的联系。如宝宝学步时父母加以称赞,宝宝便会很开心,脑中就会释出一股神经化学物质,将联系加固。相反,如果不加以表扬和鼓励,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未能加强,渐渐地宝宝就不愿尝试新鲜的事物了。

教育于讲故事和游戏中

讲故事和做游戏是最具体、生动的教育形式,各种游戏的活动都有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组织宝宝游戏时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即游戏的创造性、活动性、角色性和知识性。也就是通过游戏活动来促进宝宝的技能动作的发展,言语的发育,发挥宝宝们的创造性,促进宝宝们的想象力及思维能力上的发展。

听故事和讲故事具有培养宝宝的注意力、表达能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的综合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故事内容要适宜宝宝现有的智力水平,言语上要生动,要注意使其能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另外,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宝宝都是教育。如穿衣服整齐卫生,对宝宝的爱抚守信用,处事有条不紊,言语温柔礼貌,举止得体恭雅,对长辈的孝顺尊敬等等,这些行为上的教育都很重要。幼儿期是人的一生当中智力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人格是否健全,在3岁左右时就奠定了基础。许多事例也都证明,人如果在幼儿时期没有被进行过训练和教育,就永远也达不到他们原来应当达到的智力水平了。

斯波克博士箴言:

宝宝的智力完全是可以在他的家庭成长环境里,来逐步进行改变和提升的。提高宝宝智商应当营造一种有激励性、轻松的气氛,然后,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对宝宝进行教导。相对于很小的宝宝来说,可能父母要更注重他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因为如果宝宝有一个较好的性格,那么,就相当于宝宝的情商得到了很好的开发,而一个人的情商高,他的各方面的能力才可能都会很卓越,相对应的他的其他方面的能力的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