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斯波克育儿经
8321000000103

第103章 头一年里宝宝的微笑

在生命的头一年里,宝宝的笑容不但是向你表达他快乐的心情,同时,也是他成长中的一个里程碑。当你整天忙于他的吃喝琐事,并且还没有度过初为父母的忙乱时,有一天,你的宝宝突然看着你的眼睛微笑了,绽放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你是怎样的情不自禁,所有的劳累和辛苦在这最纯真的笑容面前都烟消云散了。对于宝宝也是一样,一个如此单纯的笑容,却是他成长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不仅代表着生理,而且也代表了宝宝智力发育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他的笑脸将会有许多的变化,每一种变化都代表着宝宝的发育,又开始了一个新的旅程。

宝宝的笑属于宝宝积极情绪的反应,是与成人交往的重要手段,新生儿在出生后2~12小时,面部表情会有类似于微笑的运动反应,但是,这种反应主要集中在宝宝的嘴部。而不是集中在宝宝的眼部周围。因此严格地说这不属于他真正的微笑。出生后1周的新生儿在吃饱后清醒的状态下,会出现这种本能的微笑;出生后3周后的新生儿,在面颊和腹部受到抚摸时也会产生微笑,并且这一类微笑是属于反射性的微笑。而宝宝到了第5周之后,宝宝在看到人的脸,或听到说话的声音时会露出微笑。

因此在第一个月里,最容易误会的就是宝宝的第一次笑。父母在精心照料他的时候,往往很早就会发现他笑了,可是你们所看到的宝宝的第一个笑容,通常不是由于成功快乐或者爱,而是宝宝毫无意识的肌肉活动。即使在宝宝睡觉的时候,父母也可以看到宝宝的眼皮偶尔跳动,会有瞬间一闪便消失的笑容。在睡眠时,我们成人也会微笑,通常那是由于我们做了一个美好的梦,可没人能说清新生儿是否也会做梦,至少现在还没有人会知道。那些睡眠中的笑容一闪而过,你如果不留意,也就看不到宝宝这样的笑容。

2个月时,宝宝的笑容是因快乐而生,在清醒状态下也能展开笑脸了,而且和之前无意识的笑容不同,这个时候的笑容是对快乐的事情做出了反应,比如当你用手轻轻触他的小脸蛋,或是抱着他哼唱摇篮曲时,他会给你一个灿烂的微笑作为回报。在这一阶段时,宝宝们的笑容有两种,一种仅仅是小嘴咧开,嘴角上扬,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种笑脸叫做单纯笑脸。还有一种笑容是他不仅小嘴咧开,同时,由于眼含笑意而牵动小脸蛋儿也跟着上扬,这是他非常高兴的一种笑。所以,大人们应当仔细观察,多给他创造这种我非常高兴的这种机会。

在3个半月以后,尤其4个月后的宝宝开始对不同的人产生有不同的微笑,出现了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有选择性的社会微笑”。这时宝宝对熟悉的人笑得比较频繁和自如。

在4~6个月之内,宝宝对触觉刺激的笑比较多,对7~9个月的宝宝来说,社会性刺激,比如人的出现,以及视觉和触觉刺激均可引起宝宝的笑声。10~12个月之后,父母或其他的亲人对他的引逗,或视觉上的强烈刺激都是引起宝宝笑的重要原因。宝宝的笑和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生活在家庭中的宝宝在满4个月时,微笑频率可以达到了最高峰。

父母要轻轻亲吻或抚摩宝宝的脸蛋或鼻子,并笑着对宝宝们说“来笑一个”,也可用语言或带声响的玩具引逗他们,或轻轻挠宝宝们的肚皮,引起宝宝们挥手或蹬脚,或咿咿呀呀发声,或发出“咯咯”的笑声。注意观察哪一种动作最容易引起宝宝的畅怀大笑,经常有意重复这些动作,使宝宝高兴并且大声地笑。这种条件反射对宝宝们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学习,要逐渐扩展,使他对多种动作都大声快乐地笑。使他的笑声成为家庭快乐的源泉,因为经常快乐的宝宝招人爱,是他具有良好性格的一个开端。

怎样逗新生宝宝笑才科学

新手父母学会引逗新生宝宝“开心快乐”是很重要的,主要的一些方式包括,让宝宝尽早与水多接触。出生后健康的宝宝即可以进行半身温水浴。等到脐带脱落后,变换为全身温水浴。宝宝在一个月大时,每隔2天便可以洗浴一次。浸浴时,要求室温控制在20~21℃,水温在35℃,浸浴时间不可以超过5分钟。尽管此时的宝宝还不会“戏水”,但是宝宝与水接触时,他们大多会产生快乐的感觉。

让宝宝以不同睡姿躺在摇篮里,比如有的时候仰卧,有的时候俯卧或是侧卧。要知道,睡姿的频繁改换会满足他追求新奇的心理,这个效果与一起和宝宝游戏大同小异。在宝宝一个月大时,可以试着和他做眼神上的交流,努力使宝宝接触到你的目光。当母亲给他喂奶时,母亲的脸和宝宝眼睛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30厘米左右,这个距离是宝宝最喜欢,也最能看清楚东西的距离。母亲在给宝宝喂奶时,要微笑并专注地看着宝宝,这样会让他感到非常的快乐。

斯波克博士箴言:

笑对宝宝健康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让宝宝一个劲儿地发笑,也可能会给宝宝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大人总是会禁不住用触摸宝宝腋窝,颈部等敏感部位的方法,来逗引宝宝发笑,所以,有时候宝宝会因为受不了这样的刺激,会大笑不止。这是逗引宝宝发笑最不可取的办法,因为宝宝被过度逗笑,可能导致宝宝会瞬间窒息或缺氧,引起他暂时性的脑缺血。因为宝宝受到刺激发笑时,会导致膈肌痉挛而打嗝,甚至缓不上气来。不仅如此,还可能造成宝宝下颌脱臼,和导致口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