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理财就这么简单
8311500000019

第19章 储蓄是理财的第一步

现在储蓄仍然是我们理财的一个重要的渠道。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资本的积累是所有的投资理财的手段和技巧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年轻人一定要首先养成储蓄的习惯,合理储蓄是根基

每月的储蓄是投资资金源源不断的源泉。只有持之以恒,才能确保理财规划的逐步顺利进行。因此,进行合理的储蓄,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每个人基本上都进行过储蓄,但不少人的储蓄方法并不科学。大多数人是把每月的结余变成储蓄或投资,留下的多就多存,剩下的少就少存,没有一个明确的数目,这是没有计划的瞎存。有些人可能会很有规律,每个月都存入固定的金额,但他仅仅是强制储蓄,以免自己乱花钱。问他为什么存这样一个金额,很难说出个所以然。这只是有一个好习惯,但还缺乏明确目的。

从理财角度来说,怎样才是科学的储蓄呢?我们都知道,理财是为实现人生重大目标服务的,而每月的储蓄其实就是投资的来源。因此,合理的储蓄应该先根据理财目标,通过精确的计算,得出为达成目标所需的每月准确的金额;然后是量入为出,在明确理财目标的指引下,每月都按此金额进行储蓄。至于每月的支出,那就是每月的收入扣除每月的储蓄额后的结余了。

有些人可能会说,“收入-储蓄=支出”与“收入-支出=储蓄”不是一样吗?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两个等式确实一样,但从理财的角度看,两者有天壤之别。每个人的收入基本上都是确定的,可以变化的也就是支出和储蓄了。如果是后一个等式,那么储蓄就变成可有可无了,有就存,没有就不存,并不是必须项,这也就是很多人存不下钱、理财规划做得不好的原因所在。只有重视储蓄,真正把它当做一项任务去完成,理财才有成功的可能。

理财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因此每个想理好财的人都应该首先树立正确的观念。理财,其实时刻面临取舍。为了达成将来的目标,现在就必须做出一些牺牲。

养成存钱的习惯

存钱是一种奇怪的习惯问题。人的个性是经由自己的习惯来塑造的,这一观点一点也不假,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重复几次后形成的。所以,我们日常的习惯的推动力也是由人的意识主宰的,养成存钱的习惯并不是限制你赚钱的才能,而是相反—-这项法则被你应用之后,不仅你赚的钱很好的存起来,而且给你提供更广泛的机会,你的观察力,自信力,想象力也因此而大增。

犹太人典籍《塔木德》上告诫人们说:“不要在夏天吃喝玩乐中用掉你的钱,要想着积蓄下来冬天买柴烧。”“你青年时,没有积蓄,到你老时,你能有什么?”在生活中,犹太人以积蓄钱财为美德,不会用光吃光,手头空空的。犹太人经商致富的秘诀不单是会做生意,还与他们善于积蓄,不乱挥霍钱财有关。

美国人席尔伯曼在《一个特殊的民族》一书中指出,犹太人“积蓄钱财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到另一个目的的手段。例如,为自己开创事业,或让小孩创业,或让小孩多读几年书,以便从事一种专门职业。”

犹太人算过,依照世界的标准利率来算,如果一个人每天储蓄1元钱,88年后可以得到100万元。这88年时间虽然长了一点,但每天储蓄1元,大都在实行了10年、20年后,很容易就可以到达100万元。因为这种有耐性的积蓄,就会得到利用,由此便得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赚钱机会。

若想要强迫自己储蓄,最好是一领到薪水,就先抽出20%存起来;无论是选择保守的零存整付银行定存,或是积极的定期定额共同基金,长期下来,都可以发挥积少成多的复利效果。举例来说,如果每个月薪水有3000元,把其中20%也就是600元定期定额基金,以年平均利率15%计算,投资10年约有16万多元,不但是一笔可观的资产,也是一种保障,所以无论国内外景气如何变化,存钱的习惯还是不可改变。

储蓄你的成功资本

普利策是世界公认的报业巨子,他是一位出生于匈牙利的犹太人,17岁时到美国谋生。一开始他在美国军队服役,退伍后他在圣路易斯的一家报社当记者。由于工作出色,第二年老板提升他为编辑,他的收入也因此增多了,开始有点积蓄。

几年后,普利策对报社工作了如指掌,他用自己的一点积蓄买下一家濒临歇业的报馆,开始创办自己的报纸。他将该报取名为《圣路易斯邮报快讯报》,把报纸办成以经济信息为主,加强广告部,承接多种多样的广告。

就这样,他利用客户预交的广告费使自己有资金正常出版发行报纸,发行量越来越大。开办5年,每年为他赚了15万美元以上。他的报纸发行量越多,广告也越多,他的收入进入良性循环。不久他就成为美国报业的巨头。

普利策能够从两手空空到腰缠万贯,是一位做无本生意而成功的典型。他初时分文没有,靠打工挣的薪水,通过节衣缩食省下的极有限的钱,一刻不置闲地让钱滚动起来,使其发挥了更大作用。

在犹太移民史中,这种厉行储蓄的习惯有一定的地位,也影响到这些移民子女的储蓄和花钱习惯。这种储蓄的倾向对犹太人比较富有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在经历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人身上,我们同样可以找到犹太人的积蓄习惯。

洛克菲勒刚开始步入商界之时,经营步履维艰,他将每天应用的钱加以节省储蓄,同时加倍努力工作,千方百计地增加一些收入。这样坚持了5年,积存下800美元,然后将这笔钱用于经营煤油。在经营中他精打细算,千方百计地将开支节省,把盈利中的大部分储存起来,到一定时间把它投入石油开发。照此循环发展,如滚雪球一般使其资本愈来愈多,生意愈做愈大。经过30年左右的“勤俭”经营,洛克菲勒成为美国最大的三个财团之一的首领。到了1996年,其财团属下的石油公司,年营业额也达1100多亿美元。

攒钱是致富的本源,养成攒钱的习惯,保住已经赚得的金钱,这是犹太人致富的一个奥秘。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强迫攒钱”的经验,想减少支出存点钱,而且还有余钱付清每个月的固定账务和其他消费,就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当你切实做到强迫自己攒钱后,就能够自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调整消费结构。

无论你现在的生活水平如何,也无论将来是否会投资做生意,强迫自己积攒钱财都是你成为有钱人的第一步。如今干什么都需要钱,所以我们要生活有节制,学会积蓄钱财。通过节俭早早地积攒需要的资金,有了一定的储蓄,就多了一定的机会。当机会来临时,就有一定的资金来做铺路石,引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