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高品质沟通
82874200000002

第2章 适当运用“读心术”

一个人说“是”的时候,潜意识里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神经系统和肌肉处于前进、接受、开放的状态。这个时候,人潜意识里是一种放松的状态,防御能力大大降低。因此,在开始的时候,我们能引起的“是”越多,就越容易进行高品质沟通。

具体的心理活动总会通过相应的行为动作表现出来,只要你足够认真地观察,一定能够摸清楚对方的心理活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心理学中,我们——你和我——与这个世界通过4种方式与外界接触,而他人正是通过这4种方式来判断我们某种行为的动机、心理——我们做了什么,我们看起来像什么样子,我们说了什么,我们怎么说——这4种方式完全由心而发。

佛家有句话叫“相由心生”,一个人做什么,像什么,说什么,这些心思与作为,可以通过面部特征表现出来。

大学毕业之前,我和一个同学冒冒失失地进一家单位去面试。

面试的过程波澜不惊,面试官简单地看了我们的简历,简单地询问了我们几个问题,面试就算结束了。

面试官对我们说道:

行!先这样吧!你们的条件我们基本上都掌握了,我们研究一下,会告诉你们消息的,再见。

说不出什么感觉,第一次面试就这样结束了。

回去之后,同学立刻着手安排下一场面试,这让我颇为不解,问:“我们还没有得到消息,如果面试成功了,岂不是白白浪费了?”

同学则很自信地告诉我,面试已经失败了。

我很奇怪,问:“你怎么知道的?”

同学回答说:“面试官对我们说话的时候,右手总是撑在脸上,中指支着下颚,食指伸直指向右眼角,左臂又横在胸前,很少直视过我们。这种体态就是表示:我们对他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我们不是他所需要的人。”

事实证明,我们没有接到单位的复试通知。

他是一个懂得肢体语言的人,能够通过对方的表现来得到一些信息,这是很多人都需要学习的本领。

“人心难测,海水难量。”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无法对对方有全面的、准确的了解,也就很难能够采取应对的措施。人心隔肚皮。

大脑思维发出指令,人的肢体会采取某些行为,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比如,受到外来条件刺激,表现出恐惧的特征,你的神经会收缩,肌肉会紧绷,脸色会发生变化等,都是具体的形体表现。

大脑发出的指令,即便人的表现在语言上有所掩饰,也会通过其他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如果你善于观察,同样能够捕捉到一些不易觉察的细节,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摸清楚对方的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经过研究发现:人类的肢体语言具有习惯成自然的下意识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比语言更能表现出人的心理动机。

当然,一些沟通高手,历经百战,或许早就已经习惯了掩饰自己的真实心理。心理学家梅奥也注意到了这个方面,但是能够掩饰一部分,并不能掩饰全部。

以著名教育家卡耐基为例,他经历复杂,人际沟通经验丰富,对别人了如指掌,当然,对自己的心理同样能够了如指掌。然而,卡耐基先生却这么说:即便你是天生的伪装大师,也不可能做到滴水不漏。一个人经验丰富、经历复杂,只能说明能够意识到或者做到伪装自己的一些动作,在一些肢体语言上进行掩饰、伪装,但却依旧有一些细节动作,会被别人发现。不管是什么人,要做到完全不露痕迹、天衣无缝是不可能的。

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发现:当一个孩子撒谎时,常把手藏在身后;而成年人撒谎时,常常是眼神游离不定,或者是偶尔摸一下嘴巴。

或许你会说,在有针对性的训练之后,在撒谎的时候,眼神镇定就可以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比如,你可以在打喷嚏的时候睁开眼睛吗?或许你会说行,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打喷嚏的时候眼睛一定是闭着的。

说谎话的时候,即便你经过了针对性的训练,肢体语言方面依然会传递出一些信号。如果你的眼神表现得很镇定,但仍然会表现为一些特征,如语言不连贯、神情不自然、肌肉紧张、眼神不自然等。

这些传递出来的信号与坚定的眼神不和谐,仍然会让别人察觉。

科学家发现,当人的大脑发出某种行为的信号时,大脑中传递的信息波会支配身体的各个部位发出各种行为的信号,这是不能完全控制的,同时也是难以充分意识到的。

即便你能够有意识地控制,但较长时间内依然很难做到,一旦某种行为语言是在强行状态下表现出来的,一旦这种强行力消失,就会瞬间被打回原形。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大师吉拉德就擅长通过对方的小动作来发现对方的心理,这给他提升工作效率带来了很大帮助。吉拉德回忆说:

“这天,我与一个潜在的客户进行沟通,在他的询问下,我说了商品的价格。当我说出价格的时候,看到客户搓了搓手掌,我意识到客户是在思考。可能在很多人看来,应该赶紧介绍产品的好处,进行第二轮攻击。我没有,我会继续观察客户搓手的速度,搓得较快,表示事情好办;慢慢地搓几下,表示事情难办。此时,我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这样,我的效率就会高很多。”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维尔博士根据十几年的研究实践,得出了一些小动作代表的心理:

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皱眉头,则表示对方在思考,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打扰;

双手纠缠在一起,则表示此人正处于紧张、不安或害怕的情绪中;

眯着眼睛,嘴角歪向一边,则表示不同意,心生厌恶或不欣赏;

来回走动,则表明对方在发脾气或者受到挫折,难以安静;

不敢正视对方,眼神闪烁,则表明此人不自信,或者在说谎;

正视对方则传递着一种友善、诚恳的态度,同时表明此人性格外向,有安全感,自信,笃定等;

搔头,则表示处于迷惑的阶段,或不相信;

坐在椅子上,来回抖脚,则表明内心的紧张;

身子向前倾,表示注意或感兴趣;

身子向后倾,表示心不在焉;

头部挺得笔直,说明对谈判和对话人持中立态度;

低头则说明对对方的谈话不感兴趣或持否定态度。

……

除了身体上肢的动作之外,下肢的动作更为明显地反映一个人的心理。

比如,交谈的过程中跷二郎腿,这一般是表示一个人不露声色,保持一种观望态度。不过职场中,有些人长期养成习惯,经常随便这么坐,没有任何潜台词,不过只要你参照其他的行为,就可以理解此时跷起二郎腿的心理了。

比如,和你交谈的人,如果跷起二郎腿,两手交叉在胸前,收缩肩膀,则说明你此时的谈话无法引起他的兴趣,他对眼下的谈话已经不再感兴趣。

如果对方此时坐在你的对面,跷起的腿成一个角度,则说明他这个人很懂礼貌,性格方面比较好强,争强好胜。如果他还双手抱膝,则说明沟通结果很难预料,因为这种人一般不会让步,口齿伶俐,反应快,是一个职场沟通的高手。

如果交谈的过程中,对方叉腿站着,说明他不自信,紧张而不自然。人们在一个陌生而不舒适的场合多半爱这么站。

坐在你面前跷起二郎腿的时候,手指叉在一起而面朝上,说明对方精力集中,果断和有几分优越感。此时的你需要改变一些策略,要根据对方的心理变化采取策略。

交谈的过程中,对方在耳朵部位搔痒痒或轻揉耳朵,你就需要改变一种沟通策略,因为对方已不想再听你说下去。

如果对方用手指轻轻触摸脖子,则说明对方对你并不相信,至少对你说的持怀疑态度。

如果对方把手放在脑袋后边,你要做好接受挑战的准备,因为对方准备反驳或者质询你的某些谈话内容。

交谈的过程中,对方用手指敲击桌子,说明对方无聊或不耐烦。

如果用手托腮,用手指顶住太阳穴,说明对方在仔细斟酌你说的话,此时你要做的只是旁敲侧击。

如果交谈的过程中,对方在有意无意之间清除衣服上看不见的尘土,你已经可以收起你的谈话了,因为对方内心里不同意你说的,但因某种原因不说出来。

人相应的肢体语言都会反映相应的心理活动,只要你注意观察,细细体会,就能够在具体的沟通过程中,察觉到别人的内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