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魂之光
8274200000050

第50章 陈竞进“留得清白在人间”

陈竞进(1898—1933),又名陈兆林,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新城村人。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陈竞进在南昌大同中学读书,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参加支援五四运动和罢课斗争。他和同学们走上街头游行示威,高呼革命口号,向群众讲演,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滔天罪行。1921年冬回乡,利用假期向乡亲们宣传反对封建剥削、争取工农解放的道理。1922年春节期间,新城村两个孩子陈冬恩、陈树仔因为砍了劣绅陈日熙(又名灿东,是个贡士)樟树上几根树枝,陈日熙仗势欺人,罚两家8块现洋(每家4块)。陈竞进闻讯后,当即跑到新城,将陈日熙痛打一顿,使他不敢再向穷乡亲耀武扬威了。1923年间,陈竞进的父亲陈合元在富冲开了一个同益饭店,兼卖猪肉。当地劣绅朱丙元派了一个差人来买肉,差人借官势,蛮不讲理,既要先买肉,又要买好肉,和陈竞进的父亲吵起来,结果把陈的父亲抓走。陈竞进知道后,即带领农民陈丙官、陈开大、陈荣思等30余人冲到朱丙元家里,将朱丙元和他的伙计痛打一顿。由于人多势大,朱丙元不敢动,被迫释放了他的父亲,还放了千响爆竹向陈竞进赔礼。这样一来,土豪劣绅威风扫地,为开展坊楼一带的工农运动揭开了序幕。

接着,陈竞进又联络莲花在外地的进步青年朱亦岳、贺昌炽、朱绳武等人,在坊楼组织“青年学会”,参加这个学会的有10余人(多是学生),负责人是陈竞进。参加青年学会的条件是:一、思想进步;二、敢于向反动派作斗争,三、有爱国热忱。“青年学会”的任务是:一、介绍与宣传五四运动和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二、领导学生、教职员开展新旧学派的斗争;三、推荐与学习进步刊物。“青年学会”是马列主义思想传播到莲花的最早的思想阵地,通过陈竞进等人的努力,团结和教育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为莲花党组织的创建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26年7月,在吉安第七师范读书的共产党员朱绳武,奉命回到莲花,建立党的组织,首先来到坊楼地区。当时,已是中共党员的陈竞进在新城创办了新城小学,朱亦岳也以劝学所督学的身份到了新城村,经过紧张的筹备工作,莲花第一个党的小组便在新城小学成立了。陈竞进在党内担任宣传工作,他到处奔走联络,使党小组一成立就发挥了很大作用。

北伐军攻克莲花县城以后,成立了国共合作的莲花县党部,陈竞进、朱绳武、朱亦岳在县党部工作。经过他们的努力,发展党的组织。1927年3月,成立了中共莲花支部,朱绳武为书记,陈竞进为宣传委员。在中共莲花支部领导下,工农革命运动迅猛发展,各地都成立了农会和工会,并成立了工农自己的武装——莲花农民自卫军,有枪60支。

大革命失败以后,反动派疯狂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城乡到处白色恐怖。莲花大土豪李成荫用金钱收买永新等地的地主武装,到上西来“围剿”农民自卫军,沿途烧杀抢劫,无恶不作。1927年9月18日深夜,农民自卫军侦探到县城反动武装已撤走。为了惩罚反动派,给受害的群众报仇,陈竞进率领上西农民自卫军和群众800余人,分三路向县城进军,捉拿李成荫等土豪劣绅问罪。不料午夜过后,有两连敌军正规部队路过,在县城住宿。陈竞进率领农军入城后,因农民不懂军纪,高声喊叫,被敌人发现。李成荫向敌军求救,敌军将城门紧闭,鸣枪捕人。当夜农军和群众被俘90余人,牺牲70余人,反动派悬赏通缉陈竞进等革命同志,这就是莲花历史上有名的“九一八”惨案。

“九一八”攻城失败以后,反动派进一步“围剿”农民武装,逼缴枪支,并组织所谓“善后委员会”,用软硬兼施的方法逼迫农民交出武装。在敌人的威胁下,莲花党内少数动摇分子屈服于敌人的压力,同意交枪。尽管陈竞进坚决反对农军交出武装,但是最后的结果,农民自卫军的60支枪损失59支,只剩下农军班长、共产党员贺国庆保存的一支枪。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来到莲花县,对莲花人民的武装斗争作了重要指示。接着,又在宁冈象山庵召开了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指示边界各县立即恢复党的组织,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在毛泽东和井冈山工农革命军的支持下,恢复成立了中共莲花特支,朱亦岳为书记,陈竞进为宣传委员;同时,重新成立了工农武装赤色队,陈竞进为队长。

陈竞进在大革命失败时,敢于坚持斗争;在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区后,第一个拿起武器响应武装斗争的导召。他的勇敢和献身精神受到莲花革命同志的拥护和支持。从此以后,他一直是莲花工农革命武装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莲花赤色队充分利用大革命失败后保存的一支枪,以地势和群众条件较好的马家坳、蕉叶冲一带为根据地,与反动派展开斗争。1928年旧历春节期间,趁靖卫队副队长陈刚维回坊楼老家拜年之机,陈竞进率赤色队夜晚冲进陈家,缴枪两支。不久,靖卫队队长刘歧生带队伍围攻赤色队,驻扎在九都。陈竞进带赤色队深夜围攻九都长发祥饭店,以火攻取胜,缴枪一支半。在获得初步胜利以后,为了巩固根据地,陈竞进派人与井冈山湘赣边界特委及红四军取得联系,得到他们的赠枪支持。陈竞进并且在坊楼发动一个银匠、一个铁匠、一个木匠创办修械所,修造枪支,打制梭镖和马刀,为赤色队增加武器装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赤色队力量大大增强,1928年4月中旬赤色队改编为莲花红色独立团,以陈竞进为团长,全团50余人,10余支枪。

陈竞进从严治军,态度平易近人。每次战斗,他都身先士卒,平时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没有军官架子,受到战士的欢迎,威望越来越高。他对党的事业更是十分忠诚,刻苦学习马列主义著作,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为打开湘赣边界斗争局面,发展莲花地方武装,取得了出色的成绩。1928年5月,在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上,陈竞进当选为第一届湘赣边界特委委员。

1928年8月,井冈山红四军开往湘南,湘赣边界各县县城及平原地区基本上被敌人占领。因湘敌叶文科部进犯,莲花红色独立团被迫退往上西,形势恶化。陈竞进在竹义坡召开干部会议商议对策,有的同志主张化整为零、蛰伏隐蔽等待形势好转,有的同志则主张埋枪不干。陈竞进砥柱中流,力主在艰苦的条件下,地方武装更应当发挥优势,坚持游击斗争。此时,有赣敌一营人驻扎宜春,营长张威原系北伐军军官,具有革命思想。得此消息,陈竞进命令独立团派驻宜春地下工作人员彭考祥、刘春元对其进行策反工作,终于使张威部毅然举旗起义,翻越武功山向莲花红色独立团靠拢。敌军发觉后,派部队追击,途中发生遭遇战,损失一部分人枪,剩下96支枪,编入莲花红色独立团为第一连、第二连;原独立团的战士编为第三连。党员干部则分别编入3个连进行政治工作。扩编后的红色独立团,团长陈竞进,营长张威,党代表刘仲池。从此,莲花地方武装声威大振,所向披靡,打开了斗争的局面。

1928年11月中旬,独立团奉命调往宁冈新城参加红四军冬季整训。整训结束后,第一连、第二连编入红四军为独立营,其余编为莲花县赤卫大队,夏炎为队长。这次整训,给陈竞进教育很大,政治思想更臻成熟。整训结束后,陈竞进留在井冈山任红四军军部参谋。

由于陈竞进熟悉莲花情况,同时,莲花赤卫大队战士也迫切希望他回莲花工作。1929年下半年,陈竞进回莲花担任赤卫大队政委。1930年初,陈竞进带赤卫大队部分武装编入红六军第五大队,为第五大队政委,并随部队打长沙,后留在湖南浏阳县委工作。在浏阳,他认识了青年女学生王救平,因为两人志趣相同,很快就结了婚。王救平后来在莲花列宁学校任教。

1932年间,陈竞进任攸县县委书记,当时攸县县城被敌人占领,县委迁至莲花县境内之寒山村。由于受当时党内错误路线的影响,大批革命同志被当做“AB团”分子而关押杀害。陈竞进也未能幸免。陈竞进被抓走的时候,为了避免别人认识他,肃反人员用黑布将他蒙住头,但他经过闹市时却高喊:“陈竞进是不是反革命,日后自明!”

1933年春,陈竞进在永新县城被错杀。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平反昭雪,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撰稿刘浩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