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如何克服自身的弱点
82636700000004

第4章 溜须拍马惹人厌

缺点: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人生在世,为名为利疲于奔命。填不满的欲壑,负不完的责任,完不成的追求,让人心绪胀满,无法轻松,这是何苦?

古语有云:“名声躲避追求它的人,却去追求躲避它的人。”这是为什么?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回答得很好,“这只因前者过分顺应世俗,而后者能够大胆反抗的缘故”。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却处处钻营、用尽心机、不惜血本地追求名利,这种人如果是成功者,那么也不会幸福,因为他的生活中只有名利。

追名逐利,为名利而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人多不胜数,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有两个:一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一边反对拍马屁,一边又接受别人拍马屁,就像清代俞曲园《春在堂全集·一笑》记载的那样:“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与欤?”二是拍马屁的人本领高强,令人防不胜防,被拍得昏昏欲睡也不知道。

鲁迅先生的《伪自由书·文学上的折扣》非常清楚地记述道:“《颂》诗早已拍马,《春秋》已经隐瞒,战国时谈士蜂起,不是危言耸听,就是以美词动听,于是夸大、装腔、撒谎层出不穷。”

著名的女诗人、革命家秋瑾女士在《演说的好处》中把这种称为“最上等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最拿手的本领就是拍马屁,今日迎,明日送。有马立即拍马,无马到处寻马,以拍马为荣。他们惯用的谋略主要是瞒天过海、借刀杀人、无中生有、暗度陈仓,有的时候是单独运用,有的时候是多种并举。

然而,这种为名利心驱使的“最上等的人”也有拍马拍到马屁股的时候,那时他们的嘴脸往往显得极为可憎、可笑、可耻!

拍马,本意是指用手掌轻轻地、用力均匀地拍打马的额部旋毛处。这种刺激能够恰到好处地调节马的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和脏腑功能,而使其和善。

说到这儿有的人或许很好奇:为什么要将拍马头说成拍马屁呢?是否有误?这话一点也没说错,这是务实不务虚的人们共同的心声。因为他们看透了这种“最上等的人”拍马屁的利弊关系,又无回天之术,只得无可奈何地指头为屁,略作慰藉。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那些看淡名利、不善奉承的人或许不如拍马屁的人那样成功,但他们同样会有他们的成就。谁是英雄,谁是楷模,只有盖棺之后才能定论。那些善于拍马屁的人,多数只能善始而不能善终。

追名逐利的为了一朝权在手,拍马屁吹牛皮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对上虽不得不唯唯诺诺、言听计从,但对下却是专横跋扈、不可一世,这种人即使成功,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价值,因为他们绝不会受到人们的爱戴,就像无水之鱼,绝不能飘然于湖泊海洋之中,亦如无源之水一样,会迅速干涸。

当然,我们所说的不贪图名利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无视名利,都看淡名利,而是说成功者要把精力放在干实事上,有钱干有钱的事,有权干有权的事。切记不要用钱去谋取权力,也不要用权力换取金钱。这于己无益,于社会更是有害。

居里夫人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的发现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她的心灵却并没被所带来的丰厚的名利所蒙蔽。

一天,居里夫人的一个女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奖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守着,否则就很可能一事无成。”

特别提示

做人还是不要太过于顺应世俗,把花费在贪取功名上的精力投放到现实生活当中,踏踏实实走路,老老实实做人,摆脱贪权求荣的束缚,你才会活得更有意义,人生才会更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