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流传至今的古代名篇
82636400000010

第10章 子产论政宽猛

《左传》

郑子产有疾[1]。谓子大叔曰[2]:“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3],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4]。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5]:“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6]:“民亦劳止,汔可小康[7]。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8],以谨无良。式遏寇虐[9],惨不畏明[10]。’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11],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12],不刚不柔。布政优优[13],百禄是遒[14]。’和之至也。”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注释

[1]子产:春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

[2]子大(tài)叔:指游吉。

[3]狎(xiá):轻忽。

[4]取人于萑苻(huánpú)之泽:诬指起义者劫取财物。

[5]仲尼:即孔子。

[6]《诗》:即《诗经》。

[7]汔(qì):但愿。

[8]诡随:欺诈善变。这里指欺诈善变的人。

[9]式:句首语气词。

[10]惨:通“憯”,副词,用法和“曾经”相似。

[11]柔:安抚。能:亲善。迩:近。

[12]竞:争。絿(qiú):急。这四句诗见《诗经·商颂·长发》。

[13]优优:平和的样子。

[14]遒(qiú):积聚。

简析

宽猛,指宽政和猛政,与后人所说的“王道”、“霸道”的意思相近,都是古代统治者统治人民的手段。子产临死向他的继承人子大叔传授治国方法时指出,只有德行高尚的人才能对人民施行宽政。作者总结历史经验,认为宽政与猛政两种方法交替使用是最好的治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