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青少年学会感激他人的150个故事
82636200000011

第11章 谁把耳朵给了我

清晨,第一缕阳光射进病房,在玛丽脸上蒙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辉。她慢慢睁开眼睛,看到丈夫温柔的眼神。带着初为人母的虚弱和喜悦,问:“咱们的孩子呢?”

丈夫把孩子抱过来。玛丽挣扎着爬起来,万分小心地接过小婴儿,让他平稳地躺在臂弯里。小家伙被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张皱巴巴的小脸,眯缝着的小眼睛、粉嘟嘟的小鼻子,宛如天使。玛丽慢慢把裹着婴儿的包裹解开,想把亲爱的宝贝看个仔细。很快,一个小小的脑袋完全展现出来了。她爱怜地抚摩这孩子的胎发,亲吻着孩子的脸蛋。病房里洋溢着幸福的味道。只是,玛丽的丈夫悄悄地背过了脸去。

忽然,玛丽尖叫一声,轻抚的手僵在半空中——她的孩子没有耳朵!

岁月飞逝,转眼孩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孩子的听力完全不受影响,甚至还非常出色,只是他的容貌自出生就毁了。一天,他从学校回到家里,一头扑进母亲的怀里,满腹委屈地哭诉:“同学们叫我……畸形人!”玛丽长长地叹息,可怜的孩子以后的生活就沉浸在永无休止的打击和失望之中。

慢慢地孩子长大了,上了中学。他很聪明,在文学和音乐上显示出非凡的天赋,其他才能也开始显山露水。如果不是看起来有点恐怖的外形,他的生活应该非常精彩。可是现在,他没有朋友,同学也因为惧怕而疏远他,他生活在孤寂忧郁之中。

男孩16岁那年,他的父母亲和家庭医生开了一个会。“难道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父亲问。

“办法还是有的。只要找到一双合适的耳朵,我就可以将其嫁接到孩子头上。”医生非常肯定地回答道。于是,一场大搜索开始了,寻找一个愿意为命运如此悲惨地年轻人捐献耳朵的志愿者。可是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耳朵捐出来。一晃两年过去了。母亲的短发留到肩膀的时候,终于找到了愿意捐献耳朵的人。

父亲告诉儿子:“现在你终于可以进行手术了。我们找到了一个愿意捐献耳朵的人。但是,这个人要求身份保密!”手术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男孩看起来是那么英俊正常,仿佛他从来就没缺失过耳朵。男孩的人生路上再也没有绊脚石。他的才能宛如鲜花怒放般得到释放;在舞台上表演优美的小提琴独奏;他进了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他有了心爱的女友;婚后不久,他甚至成了一名外交官。显然事业家庭都非常成功,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缠绕在他的心头。

“您一定要告诉我,”他问父亲,“到底是谁把自己的耳朵给了我?我想我现在有责任也有能力去报答!”“但是我不认为你有这个能力去报答,”父亲说,“我们当初的协议中规定你不能知道是谁,至少现在不能。”父亲的守口如瓶使这个秘密保持了许多年,直到母亲逝世的那天。

他和父亲站在母亲的棺木前。缓慢地,温柔地,父亲展开双手,拢起了母亲鬓角浓密的棕红头发。随着头发的逐渐上移,显露在孩子面前的竟然是:母亲没有耳朵!原来是母亲将自己的耳朵给了他!他弯下腰,贴着母亲的面颊,嚎啕大哭:“为什么不早告诉我?”

“怕你产生心理负担。你母亲说她很庆幸自己能有一头浓密的头发,”父亲低沉地叹息,“但没人会认为你母亲因此而减少了一丝一毫的美丽,不是吗?”

是的,真正的美丽不是表现在脸上,而是沉淀于心底;真正的爱不是大肆宣扬的告白,而是心甘情愿的奉献、默默的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