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青少年学会理解父母的150个故事
82635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瞬息万变,但父母对子女的爱始终没有变,可是子女对父母的爱却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伴随着许多令人心痛的事实:子女不孝敬父母、子女跟父母对簿公堂、子女视父母的话如耳旁风,更为寒心的是,有的子女嫌父母是累赘,咒父母早死。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代沟问题十分严重,两代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迥异造成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矛盾不断。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两代人之间缺乏沟通,彼此之间不能互相理解。

青少年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德国教育学家和哲学家斯普兰格替青少年道出了心声: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少年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少年那样沉陷于孤独之中,渴望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少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既然我们如此迫切地希望得到父母的理解,那么我们也要学会理解自己的父母。

当然,真正要理解一个人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当你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看问题时,许多不可理解的事或人也就释然了。我们都敬爱的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十分耐人寻味的话:世界上最难以理解的事情就是:事情是可以理解的。是啊,只要我们尊重对方、心存善意,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理解的。父母,作为我们最亲近的人,在对待子女方面的所有言行,其实只有一个基本出发点:那就是对子女的爱,希望子女更好。当我们明白了父母的这个基本点后,我们做子女的还有什么不能理解父母的呢?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父母呢?从理解父母的关心与爱护、无私与付出开始。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十分无私的,正因为它无私,不着痕迹,我们就习以为常了,很多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的小恩小惠感恩戴德,而对自己父母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件“大”事。理解父母,我们就要理解父母的苦心与艰辛——一对男女,是你的父母的同时,他们还扮演着多种身份和角色,是别人的同事、下属、朋友、子女、兄妹……他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顺和困难,作为子女,我们要理解父母的苦心与艰辛啊!理解父母,我们要学会理解父母的平凡与伟大——父母都是如我们一样的凡人,但是父母在爱孩子这个问题上,往往表现出惊人的伟大,这一点在孩子遇到危难时,通常会表现得淋漓尽致,让整个世界为之动容。理解父母,我们就要接受父母的唠叨与批评,唠叨毫无疑问是一种关爱,否则不理睬你不就完了,所以我们要善待父母的唠叨,不管它的对与错,千万不要寒了父母爱你的热心;我们难免会犯错误或存在这样那样的弱点,这时承认错误,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接受父母的批评与教诲,有利于我们成长,对我们是大有裨益啊!理解父母,我们也要理解父母身上的错误与弱点,父母也是血肉之躯,不是仙佛圣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也会犯一些错误,身上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弱点,对此我们应该包容与宽恕。我们应该明白:有错误有弱点的父母才是真实的父母;天底之下,谁能找出一个完人呢?理解父母,我们就要从父母身上理解爱的真谛,毕竟,父母走过的路比我们经过的桥还要多,他们对人生的体味,对爱的理解,往往比我们深刻得多,我们需要从父母身上理解爱、学会爱。理解父母,不是只打雷不下雨的夸夸其谈,它更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日常的行动里。

正是出于这个想法,我们编写了这本《让青少年理解父母的150个故事》,从一个个故事中,去学会理解父母,关爱父母,孝敬父母。理解万岁,在这个孩子对父母的关爱日益稀缺的时代,我们要高喊:理解父母的孩子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