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青少年懂得保护环境的故事
82632500000004

第4章 从西周的植树说起

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

——南丁格尔

中国古代很早就懂得了树木的人工栽培。陕西黄陵县桥山有轩辕黄帝的“衣冠冢”,现有古柏数万株,参天茂盛,形态各异。其中最大一株相传为黄帝手植,距今5000余年。

早在西周时期,国家就规定要在坟墓上植树,并且对天子、士和庶人坟墓的高低和植什么树,分别作出了规定:“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在《诗经》中,记载黄河中下游一带人工栽培的树木就有枣、桃、李、梅、梨、栗、榛、桑等果木,而且栽植得相当普遍。

管仲是我国最早提倡植树造林的一个高级官员。在《管子》一书中,他精辟地指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主张山林川泽由国家垄断,禁止百姓在田地中或房前屋后种树,但说“田中有木者,谓之谷贼”,造成“非山无所仰”的政府独占局面,似乎有点过头,这是不足取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在全国修筑驰道,要求在驰道两旁,每隔三丈,即“树以青松”,“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规模很大。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

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已经懂得了适地植树的道理。刘安《淮南子》说:“欲知地道,物其树。”意思是说,要想知道某地的环境条件,就要观察当地的树木。这就等于指出了树木生长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具有生态学观念。

西汉成帝时(前32~前6)农学家汜胜之著了一本《汜胜之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其中对植树的方法有详细说明。书中说,种树要点是三条:一是种树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下了雨以后就栽;二是要多留树根上带着的旧土;三是要记住树木原先朝阳的那一面,移栽后仍使之朝南。汜胜之总结的这些经验,在当时已是非常普及的知识了。

北魏末年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书中讲了植树的意义和适地植树的原则。他的适地植树的原则是:地有好坏,山泽各有所宜,按照气候土壤条件植树,就能事半功倍,如果想当然,违反客观规律,必然劳而无功。这些原则,无疑是古代无数实践经验的结晶。

在晋代,植树技术又有新的进步,适地植树的原则也更加广泛地为人们所应用。有一本叫做《南方草木状》的林学著作明确指出,柘、柞、楮、柳、竹应分别种在山石、山阜、涧谷、下田、高平之地,因地制宜,各得其所。这些记载,不仅具有实际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2~846)十分热爱植树,他在《春葺新居》一诗中说:“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说他不论被贬江州(今九江),还是升调忠州(今四川忠县)时,都不忘植树。在江州时曾移栽庐山桂树、石榴树。他把桂树移栽司马厅前,写了一首《厅前桂》说:“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校胜尘中。”他移栽的石榴树迟迟不开花,于是又写了一首诙谐小诗《戏问山石榴》:“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厅前便不开。”他升调忠州时,还把石榴移了去,这回开了花。他又在窗前栽植了庐山的杉树,在《种杉诗》中说:“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白居易在杭州罚犯人植树的故事更被后人传为佳话。

白居易生活的时期,唐朝经济繁荣,重视植树。唐朝制度是按人口分永业田,并要求农民在永业田上栽上榆树、枣树、桑树及“所宜之木”。从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的《种树郭橐驼传》看,当时长安一带的人,凡是种树美化环境的或谋生而种果树的,都争着让种树能手郭橐驼去给他们作技术指导。足见当时的植树蔚然成风。文中赞颂了一位驼背老人精于植树技术,“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因为他掌握了植树的规律,那就是:苗木要舒展,坑要培平,土要旧土,还要踩密实。柳文意在以讲植树而讽喻时弊,但也反应出当时植树技术的发展水平。从历史上看,柳宗元确实是重视和提倡植树造林的。他在任柳州刺史的四年中,积极倡导造林,亲手植柑二百株,写下了七律《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又在柳江边种了不少柳树,写了五律《种柳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