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8180600000195

第195章 书后

自1982年接触陈独秀课题开始,陆续写了四个版本的陈独秀传,除本书外,另外的三个版本是:1994年的《从领袖到平民——陈独秀沉浮录》(初版)、1998年的《陈独秀传》(二版)、2004年的《陈独秀风雨人生》(三版)。掐头去尾,时光飞逝,悄然已跨二十九个年头。

和前面的三个版本比,本书拾遗补缺,旧瓶新酒,丰富了一些史料和细节;视野更开阔;淡化了文史笔法,突出了述学笔法;剪裁构架也有不同,融入了近六七年的写作经验和研究陈独秀的心得,这也是我乐于重写一本全面的陈独秀新传的原因。

几年前,一位朋友问我,社会所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你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去研究陈独秀呢?一位朋友甚至当面直言,你是蜗居一寓。

人类社会是一条河流,譬如眼前日日流过的长江,在这条河流里,如果我们每人每天注入一分新鲜的成分,而不是污泥浊水,这条河流就可能增加一点清澈,减少一点污渍。否则,这条河流就会每况愈下。

本书传主,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这是一个创造了一个翻天覆地时代的领袖,一个创造了一个执政党的政党领袖。他不仅是思想家、教育家、小学家、文学理论家、书法家和诗人,更是一个关注和引领人类命运的大政治家,躬自实践的社会活动家。他身上所蕴藏的内涵,远远没有被今人所挖掘。一滴水虽小,却能照见太阳。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今天和未来的许多问题,或许都可以在他的身上找到答案和线索。他的意义和影响,超出了他的那个时代和国界。而这样的人,并不是每个时代都可以产生的。

此外,他也是一个有许多缺点的平凡的人。一个有七情六欲的凡人身上的缺点,他往往不免;旁人所无的缺点,他也不一定必无。他的学问和某些知识,未必高于前人或同时代的人,但这些“渺小”和平凡,并不影响他的伟大和贡献。这正如鹰之于鸡,生活中,有人沾沾自喜后者的偶尔扑腾,更多的人欣赏前者的高空飞翔,从而分出泾水与渭河。

今人总是欠了古人的,精神王国和现实运动比,要慢许多节拍,甚至慢了百年千年,而留下无数遗憾。古往今来,有许多值得大书的人,至今被人遗忘。和他们比,先生已很幸运。毕竟,人们没有忘记他,没有忘记他曾经为了我们和后来的人所付出的一切,尽管,时间迟了点。这是先生当年沉重付出的一点微薄的回报,虽然,先生并不因此而付出。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重新回顾“创党有功”(毛泽东语)的陈独秀的一生,有特别的意义。因此,要特别感谢陈立旭先生和当代中国出版社给了我这个机会,感谢多年来他们对我的信任。

朱 洪

庚寅年立夏于安庆师范学院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