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情感CT
8172300000015

第15章 灰色的“亚健康”情感(4)

刚开始的时候,志松常常是黑着脸不吱声。时间久了,他就开始和欣欣顶嘴。志松说:“嫌我洗衣服不干净,你自己洗。”然后把衣服往那一扔,摔门而走,或是说:“我做饭没谱,以后你做,我还懒得做呢。”有时候,志松也会大发雷霆,和她大吵一通,然后好几天两人谁也不理谁。

即便是几天过后,两人和好如初了,欣欣仍我行我素,仍然会在志松做事的时候挑剔个没完,日子就在这样的吵吵闹闹、磕磕绊绊中过了几年。终于在一个周末爆发了“星球大战”。

那是周五的晚上,志松很晚回到家,欣欣没好气地说:“还回来干啥啊?睡在公司明天接着干,多省事啊。”志松讨好地搂着欣欣说:“老婆,明天你就是我唯一的工作,你在家歇着,让本先生好好露一手。”“就你那水平,还哄我开心?”欣欣不屑地回了志松一句。但志松还是告诉她,明天早晨安心躺在床上睡懒觉,由他操刀主厨。

第二天早晨,志松早早起床到市场上买了一条大草鱼,他知道欣欣最爱吃水煮鱼,每次到饭店去都必点这道菜。他上周刚刚学会了烹制这道菜的秘诀,早就想亲自为她做这道菜。采买完毕回家,欣欣果然还在沉睡,他殷勤备至地为欣欣准备好洗脸水、挤好牙膏,然后轻唤欣欣起床。“哇!老公,你怎么知道我爱吃鸡蛋灌饼啊?”欣欣瞧着美味的早点,亲了志松一下。“哈哈,知妻莫若夫啊。还有更让你嘴馋的呢。”志松得意地卖起了关子。欣欣跑进厨房一看,果然兴奋地跳了起来,然后随口问他多少钱一斤。“6块啊。”志松不经意地说。“什么啊,我平时买才5块呢。瞧你这傻帽,人家不宰你宰谁啊。”欣欣又开始挑理了。志松打了一个哈哈没理会她。“早知道你要去买,还不如我去呢。”欣欣又说。“哎呀,不就多出几块钱嘛!你到一边坐着吧,我来做鱼。”在家忙惯了的欣欣闲不住了,跑进厨房来看志松做鱼。“你怎么放这么多油啊?”欣欣问。“放多少都是咱吃,有什么不对吗?”志松有点不高兴了。“做鱼哪有直接把鱼片入锅的啊?”欣欣说着就要剁料腌鱼。志松赶忙制止她,并说是他做鱼,让欣欣在一边坐享其成就行了。可欣欣说,鱼是做给她吃的,看志松这样做,她就没有胃口了。志松实在忍不住了说:“你真是难伺候啊。”说着把锅铲一扔,走出了厨房。欣欣不依了,追出去与志松吵得天翻地覆。

男人没有时间打理家务,没有工夫陪伴老婆的时候,她们多半会抱怨老公不顾家、不解风情,而男人如果有一天待在家里,老老实实地做家务陪在老婆身旁时,她们又会不停地挑剔老公这儿没做好,那儿做得太差。实际上,这是女人的两种心理在作怪:一是吹毛求疵。她总希望老公把家务做得尽善尽美,甚至希望他做得如出自己之手,否则就会百般挑剔。志松不过多放了一些油,欣欣就挑剔个没完。其实,做菜的油应该放多少,是根本没有固定标准的,正如志松所言,“放多少都是咱吃”啊。二是不信任。欣欣虽然是随口问的志松,鱼“多少钱一斤”。可在她潜意识里,她就怀疑志松一定会买贵,当得到肯定回答后,便拉开挑剔、抱怨的序幕,从鱼的价格一直抱怨到他做鱼的水平,最终把先前两个人好端端的心情全部破坏。

尽管欣欣挑剔的主观愿望是好的,她希望志松会吃一堑长一智,下次不再被宰,希望志松把水煮鱼做得更美味、地道,但任何美好愿望的表达都得讲究方法,讲究一个“度”,否则就会好心办坏事。因此,欣欣知道志松买鱼时挨了宰,说一两句提醒他就是了,何必非要不停地挑剔、抱怨?当然,欣欣后来对志松做鱼方法的“指导”更是弄巧成拙之举。既然志松把伺候她当做唯一的“工作”,那她就应该放手让志松表现一回,即便是他做得很糟。她不仅应该欣然接受志松的“伺候”,而且应该给予一番鼓励和赞扬。毕竟这是志松向她表达深情厚谊的具体行为——做的水平高低在这里已没有多少意义,重要的是享受在做的过程中的情和意。

婚姻是件瓷器,打碎容易,收拾好满地的碎片,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对待婚姻就应该像对待瓷器一样,轻拿轻放,小心呵护。而妻子的挑剔却经常成为打碎婚姻这件瓷器的肇事者。

喜讯遭遇“冷空气”

凯俊在一家传媒公司工作,苦干苦熬了3年,经理前面的一个副字也没去掉,为此,丽霞没少与他急。“要这破工作干吗啊,薪水也不高,到今天连个经理也没混上,赶明儿把老板炒了得了。”这是丽霞经常开导凯俊的口边话。可凯俊挺喜欢这份工作,对丽霞的耳提面命总是左耳进右耳出。

春节前放假的那天晚上,老总在公司团拜宴上向大家宣布提升凯俊为策划部经理。老总话音刚落,大家一起举杯向凯俊祝贺,本不胜酒力的凯俊哪里经得起同事们的“穷追猛打”。趁头脑还清醒之时,借机开溜回家。走在路上,他心里那个喜气洋洋的劲啊,宛如杨柳遇上春风乐弯了腰,不觉自言自语起来:“好兆头就是好年头,今年一定得过一个特别开心的年。”这样想着,凯俊已到家门口,他开门而入,冲丽霞高声叫道:“丽霞,告诉我,你最需要什么,我一定会满足你的愿望。”“又在哪儿喝高了?一边凉快去。”丽霞没好气地说。“爸爸,你遇到什么喜事了,快告诉我们吧。”还是女儿理解凯俊。他故意卖关子逗女儿,让女儿先猜猜。女儿说:“公司发红包了。”他瞪了女儿一眼,说:“爸爸有这么俗吗,几个钱就能让我这么高兴?”丽霞走过来白了他一眼,“能有什么大不了的喜事?一天到晚不着家,回来了就在这儿贫嘴,家里的卫生还等着你打扫呢。”凯俊在兴头上,对丽霞的抱怨早习惯了,也没往心里去,继续说:“老婆,跟我一起高兴吧。我提升为经理了。”“爸爸,你真了不起耶,我好崇拜你啊。”女儿夸奖他说。可丽霞不屑地说:“熬了这么多年,不就是当了一个破经理,至于这样高兴吗?”说罢见凯俊的脸阴了下来,却又阴阳怪气地补充道:“是呀,你春风得意是值得庆贺,哪像我们啊,早成了明日黄花。”

几年前,丽霞是一家事业单位的中层干部,凭水平和能力如果出来单干早发达了,可是为了凯俊和女儿,她选择了留守。如今单位效益不好,她面临下岗,最近几天她一直苦恼伤心。凯俊虽然一再劝她想开点,大不了从头再来,可谁摊上这档子事,是说想开了就想得开的?因此,一听得到凯俊升职的消息,丽霞也知道一家人应该一起高兴,可心里就不是滋味。“如果我当初也出来闯一闯,何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凯俊一见丽霞又在“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便不耐烦地告诉她,他的升职是全家的喜事,应一起高兴才对。可丽霞专挑委屈话、牢骚话、抱怨话说个没完,凯俊没辙了,满怀的欣喜被丽霞搅得一团糟。

从表面上看,丽霞的言行似乎有些不近情理,但的确是她真实心情的流露。她原本是一个很有才华,又要强的女人,为了凯俊和家庭,牺牲了自己的发展前途,更要命的是,在老公提升的时候,她面临下岗。那种挫败感、失落感、否定感甚至嫉妒感,不是凯俊的安慰能平衡的。越是知识层次高的夫妻,彼此发展的水平一旦拉开距离,就越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这种夫妻间的嫉妒心理是一种由心理失衡带来的嫉妒感,与情感无关,由此,就可以理解,为何凯俊和女儿都认为他升职是全家人的喜事。而丽霞却要一个劲儿地抱怨不停——通过这种抱怨来发泄心中的委屈和不平衡。

正如品尝一桌美味佳肴,也得讲究吃的方式,如果狼吞虎咽,要不就会噎着,要不就根本品不出其中的滋味。凯俊升职固然是全家人的喜事,但在丽霞面临下岗的时候,向她报告自己的喜讯,也得讲究方法。如果凯俊回到家,先对勤劳持家的丽霞进行一番关心和赞扬,接着再肯定她对自己工作和事业的支持,正所谓“军功章有我一半,也有你一半”,这样让她在心理和情感上获得一种成就感。最后,凯俊再以平和而非张扬的形式,把自己升职的事告诉她,她听起来就不会感到有什么刺激了,反而会感到凯俊成功的今天,也有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这才达到了夫贵妻荣的最佳效果。

当危机来临的时候,丈夫首先应该让妻子明白,他这个现实中的“白马王子”比所有小说里的英雄都可靠;当喜讯来临的时候,丈夫首先应该告诉妻子,她这个婚姻中的“白雪公主”比所有神话故事里的女神都能干。

问责“美丽”

舒妍是那种近看则美中不足,远看却让人心旌摇动的美女。也许是她保养有方,也许是老公贤林疼爱有道,舒妍都快“奔四”的人了,姿色还是不减当年。

夏天的晚上,舒妍正在浴室沐浴,在外边应酬回来的贤林推开门,向舒妍献殷勤说:“老婆,要不要我给你搓背啊?”舒妍睇了他一眼,撒娇道:“既然门都推开了,想搓背还用问吗?”想必是酒后吐真言,或者酒后壮胆。贤林在给舒妍搓胸部时,惊叫道:“怎么这么难看啊。”“你说什么?”显然,舒妍是听清楚了,也听明白了贤林刚才的话,只是她想确认一下,贤林刚才的感叹,带有多少真实思想。贤林知道“酒爷”害自己闯祸了,赶紧耍赖:“我说什么了,我怎么想不起来了呀?”

与贤林做了10多年夫妻,舒妍对贤林喜欢什么样的女人,什么体形的女人,喜欢自己的程度,多少还是了解的。也许是遗传基因的缘故,舒妍的胸部有点小,而贤林恰恰是一个喜欢女性胸部丰满的男人。刚才,贤林无意中流露出对她身体不足之处的戏言,恰恰是他真实思想的反映。女人没有一个不爱打扮的,尤其是像舒妍这类对美容、美体多少有些研究的女人,她知道女人一旦过了35岁,身体各项指标都开始下滑,容颜很容易衰老,身材更会走样,只有依靠人工技术才能维持美丽形象。否则,老公看到你越来越多的皱纹,越来越下垂的胸部,难保不心生厌烦。

第二天,舒妍就找到美容中心的朋友,先做了眼袋消除手术。手术还算顺利,只是之后的10来天舒妍的面部都是铁青色,让贤林每次回到家都不愿直视她的脸。

都说整形手术一旦开了闸,就会如潮水般源源不断,舒妍便是如此。随后,她又去做了个隆鼻手术,并把隆胸、腹部抽脂等都列在了自己的“人造美女”日程中。当舒妍把这个庞大的整容计划告诉贤林时,贤林瞪大双眼,像看到一个钟楼怪人一样对她说:“我怎么越来越不认识你了,你还是我当初娶回家的那个女人吗?”舒妍为贤林忍痛受罪,换来的却是冷嘲热讽。她心里很不爽,不客气地回了他一句:“你这个没良心的,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吗?”贤林对舒妍瞒着自己整容整形,本来就有怨言。经她这么一说,也来气了:“你不好好打理家务,却整天忙于整形整容,还振振有词说为了我,为了我,怎么不与我商量一下啊?”舒妍的情绪也激动了:“我自己的身体,受罪的是我,我为什么要与你商量啊?”两人各说各理,冷战了一个多星期,才在朋友的劝说下和好。

女人爱美,喜欢关注自己的外表,原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过分关心自己的形象,则是一种否定自我、缺乏自信的表现。而且,当妻子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修饰、修整自己的容貌上,便很容易使老公忽视其内在价值,而另一个最直接、最常见的不良后果是:她们往往会忽略了婚姻生活中的最重要的情感投资,可谓舍本逐末。结果,不但给自己制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也在客观上使老公备感压抑与失望,可谓得不偿失。

而且,整形过度,尤其隆胸、隆臀之后,尽管“看上去很美”,但一个全身上下没一处不经过“处理”的女人,如玻璃般易碎,如塑料般无味。即使老公想要抱你,恐怕也会缩手不前,生怕一个不小心,会伤了哪个“零件”。试想,还有比这更悲哀的事吗?

女人之美,下美在貌,中美在情,上美在态。以镜为镜,可以观貌;以女人为镜,可以动情;以男人为镜,可以生态。无貌,还可有情;无情,还可有态;有态,则上可倾国,下可倾城。

贬损话当止则止

一对再般配、再完美的夫妻,在文化素养、个人能力、处世水平、生活追求等方面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谓般配只是相对的,差异才是绝对的。但一旦有了差异,生活中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

圣薇与孟德是通过别人介绍认识的,说实在的,圣薇各方面的条件要比孟德好,但她看中的是孟德够忠厚本分——圣薇母亲是个心高气傲的人,总觉得跟了圣薇父亲是自己一辈子的委屈,她不想重蹈母亲的覆辙。所以婚后在夫妻相处的时候,圣薇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怕孟德觉得她压着他或者看不起他。尤其在外人面前,圣薇总是给足他面子。可孟德却不是这样,越是在别人面前,越是损伤、贬低圣薇,让她难堪。为此,圣薇百般无奈,很是伤心、伤自尊。

说实话,圣薇虽不是那种长得特别漂亮、令人惊艳的女人,但也很有姿色,一直都被大家称作美女。圣薇知道,人家可能是客气,但这至少说明她不丑。可是孟德却经常口无遮拦地说她丑。私底下说就算了,还动不动就当外人面说,这让她实在难以忍受。

有一次,圣薇跟孟德去参加他们公司聚会,圣薇当时站在他前面不远的地方看节目。忽然她听到身后不远处传来一个女同事的说话声:“前面那个站着的是你老婆吧?”只听孟德说:“是啊。”那女同事说:“你老婆好漂亮哦。”孟德说:“漂亮个啥?丑死了。”起初,圣薇还以为孟德是不好意思承认,故意说反话,便偷着乐,继续听他们谈话。女同事说:“还不漂亮啊?你看那身材多完美啊。”孟德说:“就那排骨似的身板儿,大马路上到处都是。有什么稀奇!”同事不吭声了。圣薇也有点生气了,心想:你不夸我就算了,还那么贬低我,真是可恨。但她又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因为这事和孟德争辩,只好装着没听到,若无其事地继续看节目,不理他了。圣薇一向涵养极好,回家也没和孟德提这事,觉得没必要因为这点小事和他计较。

可是这种事经常发生,有时候让圣薇忍无可忍。

周末的下午,圣薇和孟德去买牛仔裤,可是他有啤酒肚,牛仔裤穿起来不好看,他就很沮丧有点不想要了。那个售货小姐就劝他:“买一条吧,看看美女对你多好啊,这么贵的裤子都舍得买给你。”当时,圣薇正在一旁挑别的衣服,只听孟德回应那服务员:“她是美女?美吗?”服务员说:“当然美啦。”孟德说:“哪里美?”售货员以为他在开玩笑,就笑眯眯地说:“哪里美你最清楚啦。”孟德提高嗓门、粗声大气地说:“下次你们夸别人美的时候,可要看清楚了,别见到什么人都说美女,奉承人也不是这样奉承的。她有哪一点美嘛?”圣薇实在听不下去了,走过来说:“孟德,你太过分了。就算我不美,你当着别人的面承认一下老婆漂亮,会亏死吗?”圣薇气得不行,说完转身就走。回到家,两人发生了结婚以来第一次吵架。后来两人冷战了一个星期,孟德一再检讨保证,不再重犯此类低级错误,圣薇也就借梯下楼,与他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