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土楼旧事
8160100000008

第8章 积兴路

大坝开基祖标宸公及其子孙在湖洋坑开山种田、种茶。通往湖洋坑的路原来是羊肠小道,20世纪20年代张万纵先生捐资铺砌石路,20世纪50年代初由标宸公基金会拨款再次修筑石路。由大坝至茶场要上石阶一千三百多级,稻谷、地瓜、茶叶收成季节,村民们用肩膀一担一担挑回家,上下来回要两个小时之久。特别挑着肥料往上走时呼呼喘气;到了田头则上气不接下气;挑着稻谷和茶叶时一级一顿,到了家门口则手脚颤抖,浑身疲乏。多年来村民渴望能开通公路,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茶农业生产。

1999年9月5日,印尼华侨张明财先生携家眷回家探亲谒祖,了解家乡情况后,表态要代表标宸公裔孙在海外筹资开通大坝到湖洋坑公路,发扬先辈们热爱家乡之精神,决定为家乡宗亲办一件好事。当晚召开大坝宗亲群众大会,以标宸基金会为基础组织成立集资开路筹委会,由群众推选出筹委会成员,并作出开路决议。委员们不计报酬,分工协作,齐心协力,认真做好开路工作,为家乡的事业出一份力量。全村民众130多户,除外出人员,户户在决议书上签字,并即时拿出50~100元作为启动资金,总计人民币5000多元。自报5工、10工作为开路前筹备用工,总计200多工。

2000年1月16日,张明财先生寄来首批集资款35000美元。开路筹委会即联系县交通局公路测量队人员进行实地测量绘图预算,经过多次细致勘察,初定公路全长3.3千米,造价72万元人民币。再经过对多个工程队比较探讨后,最后以457000元交给南靖县水利水电工程公司施工。这个工程队老板冯顺兴,有四级工程资质证书,为人朴实可靠。经开路委员会全体成员协商后决定下来。

公路从村中心晒谷坪起,拆除建筑物400多平方米,用去田地200多亩,到达湖洋坑长岗岌脚。全程计3.3千米。所用房屋、田地都是宗亲们自愿无偿献出,以便开路工程顺利进行。工程历时一年三个月,至2001年6月24日竣工,取名积兴路,有积德兴业之意。在公路起点处立下“积兴路”石碑,石碑背面刻着“题积兴路”小诗一首,诗曰:茶粮基地盼车通,明财先生筹款奉,宗亲让地又出力,积德兴业千秋颂。并刻着旅印尼华侨捐资芳名等内容以纪念。

“积兴路”完工时举行揭牌典礼。2001年6月24日凌晨,路口屹立的积兴路碑用红绸布盖着,碑上方横挂着“大坝积兴路揭牌典礼”大红布条横幅。全村民众都参加,家家户户送上礼炮作祝贺。县侨联代表张宏耀先生,乡党委副书记黄金容先生,华侨张明振、张嘉荣先生等参加揭牌典礼。8点整,揭牌典礼开始,村长张承伟先生讲话:“……积兴路是大坝村民通往湖洋坑茶粮仓库的致富之路,我代表全村村民,感谢明财先生筹款奉献,感谢交通局及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感谢村民无私让地让利、捐工捐款,也感谢工程队全体员工认真施工,使公路能够安安稳稳开通,让大坝村民上湖洋坑免受步行肩挑之苦,更好地发展茶农业生产,功德无量,载誉千秋。”接着华侨代表张明振先生讲话:“……大家所盼望的湖洋坑公路已开通了,也实现了我祖母之遗愿,今后更好发展生产,增财增福,我代表海外宗亲感谢各级政府及家乡宗亲的热烈支持,恭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发达。”接着礼炮齐鸣,乐队齐奏,侨联张宏耀先生与华侨代表张嘉荣先生揭起红布,露出披着大红花的“积兴路”金字石碑。宗亲们的掌声、欢呼声、爆竹声,乐队的喇叭声混成一片,震天动地地宣告公路竣工。

积兴路开通以后,大坝村民上湖洋坑就以车代步,全村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还有农用车、三轮车、小车等,解决步行肩挑之苦,更好地发展茶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