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一本书看懂博弈论
8158800000009

第9章 情侣博弈与智猪博弈(3)

股票市场是一个群体博弈的场所,其真实的博弈过程非常复杂。在股票买卖交易中,投资者能否及时买入或卖出以获利,不仅依赖于其自身的策略和市场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其他投资者的选择及策略。

在智猪博弈的故事中,大猪虽然不像小猪那样,有“等待”这个绝对占优策略,但是却有相对的优势策略,就是在小猪别无选择,只有等待时,大猪为了自己有食物吃,不辞辛劳地来回奔跑于踏板与投食口之间,虽然这会让小猪坐享其成,但最起码自己不至于挨饿。

股票市场中也不泛这种情形。例如,当庄家花费大量金钱与时间收集信息、进行技术分析、预测股价走势,在低位买入大量股票后,已经付出了相当多的资金成本,如果等不及股价上升就抛出,就只有亏损的份。因此,基于和大猪一样的贪吃本能,只要大势不是太糟糕,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庄家一般都不会选择卖出股票,而会不断拉抬股价,以求所持股票的增值。

这时的中小散户,就可以不花任何成本,做一头聪明的“小猪”,跟着大户的投资策略,追加对该股的资金投入,让作为“大猪”的庄家力抬股价。当然,庄家的投资策略并不是那么轻易地就会被散户猜透的,所以要当好一头聪明的“小猪”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小猪”要时刻盯着大盘,一发现有这种情况存在的“猪圈”就马上冲进去。

在股票市场中,散户投资者与智猪博弈中的小猪一样,自己没有实力承担买卖股票之前的信息分析成本,所以就应该充分利用其资金灵活和不怕被套的优势,发现并选择已经被庄家盯上的股票,根据庄家的买卖操作来决定自己是买入还是卖出。

由此来看,在这场中小散户与庄家的博弈中,作为“小猪”的散户,首先是要找到“大猪”(庄家)的那个食槽,等到时机成熟时再进入。其次,还要学会特立独行,不要有从众心理。在买入或卖出之前,不用也不需要得到其他“小猪”的允许,只要紧跟“大猪”就一切OK,万事大吉了。

还需要提醒中小散户注意的一点是,股市中的庄家虽然处在智猪博弈中“大猪”的位置上,但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要比模型中的大猪聪明得多,并且不会像故事中的大猪那样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他们是不会心甘情愿地为“小猪”们踩踏板的,而可能会选择破坏这个博弈的规矩。

比如庄家可以和上市公司串通,散布虚假消息;也可以进行虚假交易——一个投资者以多个身份在多个券商处开户,来回买入卖出股票以抬高或压低某只股票的价格,等等。

职场“大猪&小猪”

智猪博弈这一经典案例早已扩展运用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当今职场中,经常会有类似于模型中的“大猪”、“小猪”那样的情况存在。在职场办公室里的人际矛盾冲突中,有一些人会成为不劳而获、不得罪人却沾光的“小猪”,而又有另一些人却充当了费力不讨好的、日日忙得不可开交的“大猪”。

做“大猪”,好辛苦

张林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智猪博弈中的“大猪”。每天下班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老婆大吐苦水:“工作太累了,我快崩溃了!”是何原因让一个堂堂大男子汉发此感慨呢?

原来张林是一家规模不是很大的公司的核心部门——发展部的经理助理。照理说经理助理一职应该不会太忙,但张林所在的这家公司却是一个特例:规模不大决定了核心部门只有三个人组成,并且还分为了三个等级:部门经理、经理助理、普通干事,而张林正好处在上有部门经理,下有普通干事的中间尴尬层。

发展部作为公司的核心部门,事务烦琐肯定不在话下。所以,张林每天面对的不是正在进行中的工作,就是堆积如山的等待完成的工作,上班8个小时没有一丝喘气的机会。

更让张林郁闷的是,除了要面对工作上的压力外,张林还要忍受顶头上司——部门经理李总的发号施令——“张林,把这件事办一办!”可是张林在接到上级派下的任务之后,却不能也像他的上司那样,潇洒地对自己的下属——普通干事王哥也来一句:“王哥,你去把这件事办一办吧!”

一是因为王哥比张林年长,又是经理的“老兵”,常常有一点儿倚老卖老的架式;二是因为王哥学历低,能力有限,张林不放心把事情全权交给他办。所以,张林每天只能无奈地叹息,叹息之后还得马不停蹄地把自己当三个人用,加班加点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令张林意想不到的是,由于发展部事事都是他出面打理,其他部门的同事,甚至连公司老总都渐渐形成了这么一个潜意识:只要找发展部办事,就找张林!他们都会直接把文件扔到张林的桌子上。张林办公桌上的文件越堆越高自不必说,更令他气不过的是手下王哥也理直气壮地给他派活了。

这不王哥把一叠发票放在他面前,不紧不慢地说:“张林,你年轻精力旺,又和财务部工作人员熟,帮我去报销一下吧。”张林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尽管心中怒火万丈,可生气归生气,碍于同事情面,张林还是去财务部跑了一趟。

一进办公室,张林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上司李总则一个人悠闲地躲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打电话,名为联系客户,实为跟朋友谈天说地;而属下王哥呢,看看报纸、打打纸牌,时不时地上网跟老婆说几句情话,日子过得好不舒服。

到了年终算奖金,由于张林的卖力工作,发展部业绩出色,公司奖励了4万元,部门经理独得2万元,张林和王哥各得1万元。想想自己辛劳一整年,到头来却和不劳而获、混天度日的人所得一样,张林禁不住心里不平,但是又能怎样呢?如果他也像王哥那样不做事了,不仅连这1万元也得不到,说不定还会下岗待业呢!思前想后,还是继续做“大猪”吧!

做“小猪”,好舒服

杨磊是一家国企公司的正式员工,他可谓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这可以从他为自己所下的评语来看:在大学里我不是最优秀的学生。在学生会里,我也从不出风头,只是甘于帮最能干的干事做些打下手的工作。如果工作做得好,受表扬时也少不了我;若是工作出错了,也有主事的干事顶着,跟我的关系也是微乎其微,至多受不到表扬而已。

杨磊毕业参加工作已经两年了,在大学里的那套处世哲学在社会上照样奏效。自己整天优哉游哉、东逛西游的,可工资不比任何人涨得慢,官职也比一些埋头做事的同事要升得快,短短一年之内,杨磊就由刚参加工作时的无名小职员升为了部门经理。可话说回来,他这样投机取巧,别的同事难道没有意见吗?老板也会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吗?

杨磊对于自己的做事风格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谈起这些,杨磊没有一点羞愧之色,这不,他又眉飞色舞地聊起了自己不被同事、老板盯上的诀窍了:

要想达到我现在的这种境界,你们必须从两个方面来入门。

第一,平时要善于感情投资,跟同事搞好关系。知道我为什么整天悠来悠去吗?我那是在联系感情,要知道我的嘴皮子工夫可是一流的。要结成以自己为首的一个小团体,关键时刻那些成员可是能帮大忙的。

第二,立场要坚定,坚决不做事,什么事都让能干的“大猪”们去做。碰到爱表现的人,这当然很容易搞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就是了,如果出问题了,受惩罚的必定先是他们。但万一碰上不爱表现的人,对我这种做事方式肯定看不惯,我也不动怒,只会心平气和地暗示他,我朋友多,他们都会为我说话,老板都要让我三分,我可不是好惹的哦。聪明的就乖乖地听我派遣,当一头本分做事的“大猪”,要不可没有好果子吃。

杨磊的这种升官秘诀似乎有点流氓的意味儿在里边,可就是有,又能怎么样呢?在职场中,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策略。

做“大猪”,还是做“小猪”

看来,做“大猪”固然辛苦,但做“小猪”也并不是那么轻松啊!“小猪”在工作上虽然可以偷点懒,但私下里,却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编织、维护自己用心经营的关系网,万一经营不善,在公司的地位可就岌岌可危了。杨磊为什么能有恃无恐?不就是有人为他壮胆嘛!

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杨磊的这种聪明根本不值得提倡。做工作说到底还是要凭本事、靠实力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靠人缘、凭关系也许能风光一时,但那都是虚无缥缈的、脆弱的、经不住推敲的“风光”。

“小猪”们什么实事也没做却被提升了,表面看似风光无限,其实心里也不踏实:如果公司改革,从事的不再是团队合作性质的工作,而是侧重于独立工作的职业,该怎么办?“小猪”还有得当吗?

在现代职场中,长时间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对彼此的做事风格都一清二楚。“大猪”知道“小猪”会投机取巧,坐享其成;“小猪”也知道“大猪”碍于面子或出于责任心,总是会主动去完成工作任务。基于这样的考虑,“小猪”当然会坐在一旁,逍遥自在地看着“大猪”忙碌了。工作任务完成之后,“大猪”付出了很多,却没有得到额外的回报;“小猪”装模作样,报酬一分也不会少拿。

因此,身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一个最好的做法就是,既要做本分的“大猪”,也要学会适时地做一头乖巧的“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