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历史上那些女人们
8150300000031

第31章 用智慧化险为夷——班婕妤

公元前18年,赵飞燕进宫,紧接着妹妹赵合德进宫,后宫四万余美女,包括许皇后全军覆没。赵家姐妹看准机会,散布谣言并向汉成帝刘骜打小报告,一口咬定许皇后和姐姐许谒,还有另一位姬妾班婕妤勾结在一起,用巫蛊诅咒后宫怀孕的宫人和大将军王凤,而且还诅咒刘骜本人。

赵飞燕姐妹诬陷的几个人中,我们单说班婕妤。

班婕妤是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人,《汉书》的作者班固、西域的万王之王班超是她的侄儿,才子班昭是她的侄女。班婕妤的地位仅比赵合德的“昭仪”低一级,曾生一个男孩,却不久夭亡。

班婕妤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所以她有当时一般女人少有的礼仪修养和文学功力。在赵飞燕姐妹入宫前,汉成帝对她最为宠幸。班婕妤的文学造诣极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引经据典,开导汉成帝内心的积郁。她又擅长音律,常使汉成帝在丝竹声中,进入忘我的境界,对汉成帝而言,班婕妤不止是她的侍妾,也是密友。

班婕妤在后宫中的贤德是有口皆碑的。

有一次,刘骜在御花园游逛,邀请她上车跟他坐在一起。这可是一项殊荣,但班婕妤却委婉拒绝道:“历史显示,凡是圣贤君王,总有德高望重的大臣车陪在侧;只有昏乱的君王,才特别喜欢他心爱的美女陪伴左右。”刘骜虽是好色之徒,但仍愿听别人说他天纵英明,于是龙心大悦。皇太后王政君听到这番话,也大喜道:“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樊姬是楚国第六任国王楚庄王芈侣的妃子。芈侣喜爱打猎,不但残忍,而且懈怠政务,樊姬劝他不听,就拒绝吃肉,芈侣只好停止去外边乱跑。有一天,芈侣主持御前会议,回来得比较晚,樊姬问他什么事耽误了,芈侣说:“跟贤明的宰相虞丘子谈话,不知不觉谈了很久。”樊姬不由得掩嘴而笑。芈侣问:“你笑什么?”樊姬道:“虞丘子当了十年宰相,从没有听说他推荐过一个人才,也从没有听说他把一个坏蛋免职,他似乎不是贤明,而只是一个八面玲珑的老滑头。他不仅蒙蔽大王您,还阻挡真正有才干的人进入朝廷,这样的人你竟然还欣赏他,真可笑。”虞丘子辗转听到这番话,知道混不下去,就推荐孙叔敖当宰相,楚国在孙叔敖的治理下,称霸四方。

皇太后王政君把班婕妤比作樊姬,可见非常肯定她的德行,但此时一听说她追随许皇后用巫蛊诅咒,立刻翻脸。

巫蛊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自赵飞燕姐妹入宫后,飞扬跋扈,声色犬马,将德行稍微有点起色的汉成帝又打回原形。许皇后对此十分痛恨,无可奈何之余,想出一条下策,在寝宫中设置神坛,晨昏诵经礼拜,祈求皇帝多福多寿,诅咒赵氏姐妹灾祸临门。事情败露以后,赵氏姐妹故意散布谣言说,许皇后不仅咒骂自己,也咒骂皇帝,汉成帝一怒之下,废了许皇后。赵氏姐妹还想乘胜追击,利用这个机会对她们的主要情敌班婕妤加以打击,于是把她也拉了进去。色令智昏的汉成帝居然听信谗言,把班婕妤传来审问。班婕妤从容不迫地说:“我知道人的寿命长短是命中注定的,人的贫富也是上天注定的,非人力所能改变。修正尚且未能得福,为邪还有什么希望?若是鬼神有知,岂肯听信没信念的祈祷?万一神明无知,诅咒有何益处!我非但不敢做,并且不屑做!”汉成帝觉得此话有理,又念在不久之前两人还恩爱非常,于是不予追究,并且厚加赏赐,以弥补心中的愧疚。

班婕妤虽然逃过一劫,但赵家姐妹的声势正迅速膨胀,她知道一定会受到更严厉的排斥,于是要求撤到长清宫,侍奉皇太后王政君。

事实证明她的做法是最明智的,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是她唯一能够选择的自保途径。与她同时遭诬陷的许皇后等最终都没有逃过厄运,惨遭赵氏姐妹的毒手。

认清形势,急流勇退。说起来容易,却是需要有大智慧、有大局观者才可以做得到。因为如果目光短浅,就会因舍不得眼前的小利而丢了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