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历史上那些女人们
8150300000026

第26章 大款也要傍大款——阴丽华

传说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未发迹前有两大愿望:做官要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可见,阴丽华在他心目中是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

刘秀虽然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属皇族,但到了刘秀这一代,家境充其量只能算殷实的地主之家,远离政治中心已经很久了。再加上当时正值王莽篡汉,刘家自然也就失去了特权与地位。刘秀九岁时,父亲去世了,他就寄养在南阳(今湖北枣阳)的叔叔家里。刘秀和同住南阳的姐夫邓晨非常谈得来,所以经常去他家拜访住宿,在这里刘秀遇到了阴丽华,一见钟情,心荡神摇。

阴丽华的母亲姓邓,与邓晨是亲戚。据说,阴家是春秋时齐国名相管仲的后代。阴丽华比刘秀小九岁多,当时也就十几岁,号称新野第一美女,当然这不仅是指外表,更是指心灵。阴丽华很是喜欢“简单生活”的调调。活了二十多年的刘秀初见阴丽华就立下心愿:“当官当做执金吾(官名),娶妻当娶阴丽华。”这个没落贵族还算一表人才,阴丽华对他应该也是一见倾心。总之,此后刘秀参加了反王莽的义军,刘秀一直未娶,阴丽华一直未嫁。

公元23年6月,参加了义军的刘秀在战场上打了多次胜仗,不但威望日隆,也终于赢得美人归,在宛城迎娶了年轻貌美的阴丽华为妻。这一年刘秀29岁,阴丽华19岁。

在刘秀结婚期间,刘秀所在的义军首领更始帝杀了他的哥哥刘,原因是刘战功昭著,声望日起,不杀他,后患无穷。此时,刘秀显示了政治家能屈能伸,忍辱负重,同时也是非常阴险的品格,他没有申辩,而是代哥哥向更始帝道歉认错,并且不办丧,不吊孝,这样才保全了刘氏一家。这个时候,可能是刘秀最痛苦最郁闷的时候,好在有新婚妻子阴丽华陪伴他默默地垂泪。三个月后,刘秀把阴丽华送回了新野娘家,当然不是刘秀抛弃了她,而是为了保全她。因为当时刘秀朝不保夕,更始帝随时都会杀死他,更始帝又让他去洛阳打前站更是危险重重,假如自己有难,远在新野的阴丽华有母兄的保护也可逃出一命和改嫁。

两年后,刘秀几经周折,终于有了自己的军队,在河北一带打出了地盘。在发展过程中,刘秀遇到了真定(今河北定县)王刘扬。刘扬也是汉室宗亲,手下有十万大军。如果两军开战,刘秀不一定会输,但一定损失极大,于是刘秀派人去议和,刘扬提出了联姻,把自己的外甥女郭圣通嫁给他,然后归顺刘秀的条件。刘秀当时就愣住了。很显然,郭圣通嫁给他不会做妾的,只能是正妻。如此一来,阴丽华却成为妾。在中国古代,正妻与妾是天壤之别,地位悬殊。但这桩婚事对于刘秀的政治生涯却是非常有利的,既可以娶一个妻子,又可以得到十万大军。刘秀犹豫再三,最后同意了刘扬的条件。第二年(公元25年6月),刘秀做了皇帝,在册立皇后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一个麻烦。

刘秀一心一意要把皇后的位置留给结发妻子阴丽华,星夜派侍中傅俊将她迎来洛阳。可是阴丽华却说:“困厄之情不可忘,何况郭贵人已经生子。”坚持不肯接受皇后的册封。刘秀当时确陷困窘,郭圣通不但已为自己生下了长子刘强,背后还有舅舅的十万大军,这股力量不容小觑。没办法,封后之事暂缓。

这时候,上天给了阴丽华被封后的理由。就在刘秀大封功臣之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郭圣通的舅舅刘扬谋反,被告发,刘秀派人诱杀了刘扬三兄弟,并收编了十万大军。刘秀虽然没有追究郭家的责任,但正好找到了不立郭圣通而立阴丽华为皇后的充分理由。不想,当刘秀把这个想法告诉阴丽华时,却被拒绝了。她觉得自己没有孩子,而刘强神似刘秀,理应做太子,为了不伤害孩子,阴丽华觉得刘强的母亲做皇后更合适。这是阴丽华的大度,是她的仁厚。在中国的皇宫里,为了争夺皇后之位,不知上演了多少“异常惨烈”的悲剧,而主动让贤历代罕有。在阴丽华的坚持下,刘秀只好立郭圣通为皇后,立她的儿子刘强为太子。

当封后拜天的仪式结束后,刘秀和盛装的郭圣通返回内宫,阴丽华按照妾室的礼仪向郭圣通行三叩九拜之礼,刘秀在旁边难堪无比,如坐针毡。为了弥补对阴丽华的亏欠,刘秀要把阴丽华的兄弟们统统封为侯爵,又再次被拒绝了。这一切都让刘秀更觉得亏欠阴丽华。此后,刘秀为了平定天下,经常率军出征,他怕自己离开以后,阴丽华会受郭圣通的委屈,于是每次出征都带着阴丽华,两人的感情自然越来越深,阴丽华也有了自己的儿子。

当阴丽华生下儿子后,郭圣通的心态渐渐发生了变化,她想阴丽华绝不会就此不谋求皇后之位和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的。公元33年,又一个意外发生了,一群盗贼半夜闯进了阴丽华乡间的娘家,阴丽华的老母和弟弟都被杀害了。刘秀为了安慰悲痛欲绝的阴丽华,于是下诏追封阴家爵位,并按侯爵的礼仪安葬。这本来也没什么,天下是刘秀的,封个侯爵没人会说三道四,但刘秀却在诏书里把当初阴丽华让后之事给捅了出来,这让郭圣通面子上很难堪。加之刘秀平时会对她的儿子刘强训斥几句,对阴丽华的儿子刘庄表扬几句。这本来只是老子教育儿子的正常情况,但在郭圣通看来却是刘秀与阴丽华另有企图。疑神疑鬼让郭圣通最后终于爆发,大闹后宫。很识大体的阴丽华为了平息这种家庭矛盾,主动移居洛阳外的宫室居住。这一举措非但没有让郭圣通安静下来,反而让她觉得阴丽华是为了博得刘秀的同情而演的把戏。她把这种怒火发泄到了其他妃子身上。整个后宫被她闹得鸡飞狗跳,宫廷中谁见了她就像见了鹰鹫一样(刘秀语)。

对于郭圣通的胡闹,刘秀一直隐忍不发。刘秀越是如此,郭圣通越觉得刘秀是做了亏心事,到后来,郭圣通几乎疯了,除自己的儿子刘强以外,她对刘秀其他孩子的态度都非常恶劣,这些孩子一见到她就如老鼠见了猫一样。这么闹了三年后,刘秀终于忍无可忍废了郭圣通,立阴丽华为皇后。

刘秀虽然废了郭皇后,但没有废除太子刘强的意思,但是刘强心里非常不安,主动要求辞位,刘秀起初不同意,但架不住刘强五次三番的辞让,最后只好同意他,并立阴丽华的儿子刘庄为太子。郭圣通不但皇后丢了,还牵连了儿子,得不偿失。虽然郭圣通和刘强被废了,但刘秀(包括刘庄和阴丽华)对于他们优渥有加,对他们母子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这是中国宫廷历史中非常罕见的。一般的来说废皇后和废太子的命运不是幽禁就是惨死。

公元57年2月,62岁的刘秀病逝于洛阳;公元64年正月阴丽华也去世了,与刘秀合葬于原陵(今河南孟津)。十年后,在拜谒原陵的前一夜,刘庄做了一个梦,梦见父亲刘秀和母亲阴丽华在陵畔漫步,恩爱之情一如自己从小就看熟的景象。从梦境中醒来,50岁的汉明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哭得死去活来。悲伤的刘庄下诏,在祭殿两边种下28棵柏树,代表“云台二十八将”守护父母的平安。

当美女们想着傍大款的时候,大款们也在想着傍大款。对于精明的大款来说,如果一定要结婚,富婆或豪门千金更合适,这样的女人对他们的生意有帮助,至于其他美女,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充其量也不过是玩物,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阴丽华的结局看起来似乎还不算太坏,因为她最终还是当上了皇后,然而这个代价太大了。历史上阴丽华是被当作一代贤后来敬仰的,只是我们不知道,当初她孤身一人在南阳,得知刘秀正傍着权势女时,心里是不是有一些失落;而后来几次三番推让皇后之位,又是否另有隐衷?或许都会有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