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一生的老人言
8126500000026

第26章 吃亏,学乖

人生来有棱角,吃一回亏,就磨掉一点棱角,变得更圆润,更加适应这个社会。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人生来有欲望,只是很多时候,欲望过于强烈,就成了我们身上的棱角,挡住了别人的去路,也绊住了自己前进的脚步。这个时候,我们难免就会吃亏,而在这一次次吃亏的过程中,我们慢慢了解了人性,理解了生活,也就慢慢变得圆润起来,慢慢变得更加适应这个社会。

这种圆润不是圆滑,不是世故,是对生活的理解,对人性的尊重,进而对自身的调节。每个人都一样,吃一回亏,学一回乖。只是有些人过于惨烈。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提高悟性,吃小亏而变大圆润。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在生活的打磨下发出了光芒,在时光的陶冶下理解了生活,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吃一回亏,学一回乖。当一个人把亏吃够的时候,也就是他沾光的时候。所以他就发出了光。

生活指导:不要怕吃亏

吃亏,就是利益受到损害,感情受到伤害。人吃亏有两种情况,一是我们损害了别人的利益或伤害了别人的感情,而受到打击报复,因而觉得吃了亏;另一种情况是我们本身是无辜的,受到别人的算计,吃了亏。前一种情况有利于我们反思自身,后一种情况有利于我们了解人性,或者说了解社会。

所谓“乖”,就是按规律办事,“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懂得人情世故,了解人性人情,用一种合乎情理的方式,高效地把事情办成。一个人要做到合乎情理,做到“乖”,就要会管理自己的欲望,让自己的欲望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运行。这样他不会张狂,也不会胆怯,始终呈现一种自信的状态;不会高调,也不会过于低调,始终呈现出谦逊、不卑不亢的态度。

但是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我们大多数人刚开始都很难去把握这个合适的“度”,都在不断的碰撞中体会到疼痛,在疼痛的过程中反思自我,了解他人,在一次次“疗伤”的过程中去慢慢琢磨这个合适的“度”。年轻人谈恋爱,会在一次次痛彻心扉的分手中慢慢变得成熟;年轻人初入社会,会在一次次的碰壁中慢慢变得成熟。这都是“吃亏”,但是,同时也是“学乖”的机会。

社会是一所大学,吃亏是很好的教程。在吃亏的过程中我们学习懂得人性,学习反思自己。在吃亏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变得坚强,我们开始具有智慧。吃亏后的愤恨会让我们颤抖,但冷静下来后的平静让我们更加充满继续前进的勇气,我们就和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更合拍了。我们不再受伤,我们具有很强的免疫力,我们也具有很强的规避力,我们金刚不坏,我们百毒不侵,变得让人看起来非常“乖”。“乖”孩子有糖吃。可以说在“吃亏”这堂社会大学的课程中,我们谁做得越好,谁就在“乖”这张考卷上得到的分数越高。

北宋仁宗时,富弼任宰相,由于品行优良,受到文武大臣的一致称赞。

富弼年轻时,因聪明伶俐,巧舌如簧,常常在无意之间得罪一些人,这些人的报复也让他很烦心。事后,他静心回想之余也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不安。后来,他意识到自己的这些缺点后,决心改正。

有一次,一个穷秀才想羞辱富弼,在街上拦住他说道:“听说你学识渊博,我想向你请教一个问题。”

富弼知道这个人是来挑衅的,但也不能不理会,只好答应了。这时大街上的很多人都围了过来看热闹。

秀才问富弼:“请问,欲正其心必先诚其意,所谓诚意即毋自欺也,是即为是,非即为非。如果有人要骂你,你会怎么办?”

富弼答道:“我会装作没有听见。”

秀才一听,立即笑道:“别人都说你学富五车,通晓四书五经,我看也不过如此嘛。”说完一摆袖子扬长而去。

富弼的仆人埋怨他道:“你真是难以理解,这么简单的问题我都可以对上,怎么你却装作不知呢?”

富弼说道:“这个人是轻狂的人,如果与他辩论,难免言辞激烈,气氛紧张,无论谁输谁赢,输的一方都不会心服口服。此人心胸狭窄,必会记仇,这样又有什么好处呢?”

几天后,富弼又在街上遇见了那位秀才,秀才不理,扭头而去;走了不远,又回头看着富弼大声讥讽道:“富弼是一只乌龟啊!”

有人告诉富弼那个秀才在骂他。

“是骂别人吧!”

“他指名道姓骂你,怎么会是骂别人呢?”

“天下难道就没有同名同姓之人吗?”

就这样,他丝毫不理会秀才的谩骂。秀才无趣,只好怏怏地走了。

后来,富弼当了宰相后,也经常告诫子孙:“家族要和睦,一定要忍。如果一个清正节俭的人再加上这一忍字,做任何事情都会势如破竹,没有能难得住他的。大凡朝廷用人,唯才是举;但在任用宰相时,又以‘大度’二字衡量。所谓相者,要有天地之气魄,能容万物。如果不能忍,就同青蛙一样,一触即跳,一跳便叫,如何是好?”

富弼年轻时年少轻狂,恃才傲物,吃了一些亏,后来学“乖”了,所以他吃到了生活的甜糖。并且把这个吃糖的好方法传给了子孙后代,想必子孙后代真能做到如他所说,也会吃到甜糖。因为这是一条真理。

如果我们把吃亏当做灾难的话,那我们将会终日生活在沮丧之中;如果我们把吃亏当做课堂的话,那我们的心里就会洒进来阳光。吃亏之后,最重要的是反思,反思之后才能学“乖”,吃亏之后不反思一定会继续吃亏,一辈子不反思一辈子都会吃亏,现实就是这样残酷。

“老人家”教导我们:

成龙在歌曲里曾这样唱过:“吃一点亏,已无所谓,受一点伤,也无所谓,一身伤痛换一份体会。”伤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用伤痛换来一份体会,这种体会慢慢积累下去,就会成为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社会经验、处世之道,而这些经验和道理,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