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书立方4-曾国藩家书
8085100000045

第45章 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

(咸丰十一年六月十二日与国荃国葆书)

原文

沅弟、季弟左右:

盛四归,接两弟信,具悉一切。

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此贼之多掳多杀,流毒南纪;天父天兄之教,天燕天豫之官,虽使周孔生今,断无不力谋诛灭之理。既谋诛灭,断无以多杀为悔之理。幅巾归农,弟果能遂此志,兄亦颇以为慰。特世变日新,吾辈之出,几若不克自主,冥冥中似有维持之者。

赖贼赴下游买米,日内有信来安庆否?余前有寄厚庵二缄,兹抄去一阅。弟可与黄昌岐细细说明,大约不外平日结以厚情,临时啖以厚利,以期成安庆一篑之功耳。即问近好。六月十二日巳刻。

译文

沅弟、季弟左右:

盛四已经回来了,收到弟弟的两封信,一切都已经知道。

既然弟弟已经带兵作战,自然要以杀敌作为自己的志向,又何必因为杀人太多而后悔呢?这些敌人到处烧杀抢掠,流毒江南,信奉天父天兄的宗教,设立天燕天豫的官职,即使是周公、孔子活到今天,也绝对会想尽一切办法消灭他们。既然要将其消灭,绝对不能有杀人太多而后悔的道理。卸下战袍回去耕种,弟弟如果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啊,我也会感到欣慰;但是世上的事物都在不时地发生变化,我们这些人的出现,就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冥冥之中似乎有维持之人。

赖文光的部队已经到下游去买粮去了,近日内有没有信寄来安庆?我前几天曾寄给厚庵两封信,现在抄写给你们看一看。弟弟可以和黄昌岐仔细说明,不过就是说平时结下的深厚情谊,临到这时再多给他一些好处,期望他能够完成收复安庆的任务,而不会功亏一篑。顺问近好。六月十二日巳时。

曾国藩语录

1.既已带兵,自以杀贼为志,何必以多杀人为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