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婴幼儿
8052000000166

第166章 166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从某种意义上说,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其中学习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俗话说:“五岁成习,六十亦然。”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系到孩子能否取得学业成就的大事,家长该如何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从小养成,小事做起

古人云“养习于童蒙”,教育专家也指出3~12岁是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孩子求知欲强烈,容易接受成人的引导和训练。让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培养一个好习惯开始,要求要具体,不能全面开花,“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味地提出诸多要求,却不关注是否落实,这样有可能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从小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经过长期训练,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孩子便会养成诸多学习的好习惯。

@@@二、坚持不懈,要求一致

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并逐渐定型的过程,在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和起伏变化,表现出不稳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坚持不懈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利保证。作为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只有持之以恒的要求、训练,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不能想起来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家长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该要求孩子坚持这样做,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形成好习惯。另外,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需要家长的一致配合。家长对孩子在教育上要求一致,意味着相同“信息”重复输入孩子的大脑,易于形成神经联系,促使习惯形成。如果要求不一致,孩子就会感到无所适从,还易养成“钻空子”的心理。不同方向的教育信息互相干扰,也易形成孩子“两面派”的不良性格特征。如果在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存在分歧,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公开暴露矛盾,要在事后交换意见,以求统一行动,这样的教育效果才会更好。

@@@三、环境熏陶,榜样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生活在洋溢着喜爱学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学习积极性高,也会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反之,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溺于打牌,不学无术,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来说,模仿是学习的重要途径,榜样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会对孩子产生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润物细无声”,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环境熏陶、感染着孩子,行为方式会带有所处环境的烙印,影响着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家长是孩子首先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他们学习的直接范例,作为家长,从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好榜样至关重要。

@@@四、培养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善于把握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引导幼儿保持对事物的学习兴趣。幼儿大都喜欢动手操作,尽管尝试可能会失败,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仍会长盛不衰,对学习的知识也会掌握得更多。动手操作使幼儿的认识由表面趋向实质,从而激发更大的求知兴趣,促使幼儿更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为养成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坚实基础。另外,还要教给幼儿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培养幼儿乐于思索,敢于提出疑问的品质,让幼儿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经验。培养孩子专心学习,认真做事的好习惯。专心致志、认真投入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就会把学习当做生活中的必要程序来完成,每到学习时间,就会主动坐下来做功课,用不着提醒、叮嘱和训斥,他们会很自然地养成定时、专心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