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老北京的传说
8049200000132

第132章 屠家营

传说,屠家营原先叫作神树屯。

明朝开国时,朱元璋是在南京建都的,陵墓建在南京,后来又迁都北京。朱元璋死后,他的儿子朱棣继了位,朱棣是瓮娘所生,瓮娘原是元将陈友谅的妻子,陈友谅被朱元璋打败,阵亡,瓮氏被掳。因瓮氏貌美,被封为娘娘。陈友谅,传说是本县后所屯人;瓮娘娘,是本县二道河人。朱棣继位后,便请了很多风水先生去勘测陵墓宝地,又因瓮娘娘是延庆县人,留恋故土,所以,打算把陵墓建在延庆(当时叫隆庆)。

风水先生来到延庆,走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找到有帝王气象的地方。最后,来到了永宁的神树屯(现在的新华营),风水先生一看,这个村的北面,一山环抱,山势中高,西翼渐低,又忽突起,好像一把巨大的椅子圈。山有九头,昂首向南,犹如九龙朝阳,故名“九龙山”,山上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村子的南面和东面有一条像玉带一样的河流,叫作“玉带河”。这种形势,正是风鉴书上所说的“半环青山钟佳气,一条玉带揽乾坤”的帝王陵墓之地。风水先生们看中了这块宝地,画上图便高高兴兴地回京,到皇帝那里请功受赏去了。

皇帝要在这里修建陵墓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永宁一带的老百姓,都非常惊恐,因为古时皇陵之地十里内不准居住百姓。这样,永宁一带不知有多少村落就得被拆毁,这里的百姓就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尤其是神树屯的老百姓,更是家家惊慌,人人发愁,谁也没有解救的方法。后来有个人说:“皇帝最忌讳不好听的字眼,咱们给九龙山的山沟,都用‘峪’字起个名,皇帝听这里有这么多的‘狱’,自然就不在咱们这建陵了。”于是,起了什么:酸枣峪、白粉峪、永沟峪、困龙峪、懒龙峪、破鞋掌子等地名。

后来,朱棣派刘伯温带人来这里修建陵墓。经细察了解,这里有这么多的“狱”,而且,更不吉利的是“困龙峪”、“懒龙峪”、“干水河”等这些最犯忌讳的地名,刘伯温就回北京奏请皇帝朱棣。朱棣一听火冒三丈,立即把那些风水先生传召来,大声骂道:“你们这些该死的东西,想把我关进牢‘狱’困起来。都给我拉下去斩喽!”

多亏刘伯温苦苦求情,朱棣才赦免了这些风水先生的死罪,让他们戴罪立功,到别的地方去寻找“皇陵宝地”。后来,在昌平建了陵,就是现在的“十三陵”。

永宁一带的老百姓听说皇帝不在这里建陵了,都非常庆幸,尤其是神树屯的老百姓更是欢天喜地,他们为了防备皇帝再在这里建陵,就把原来神树屯的村名,改为“屠家营”,并在村口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屠家营”三个大字。

屠家营,姓朱的多,人们觉得不吉利,新中国成立后就改叫“新华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