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瞿树滋纪念文集
8043800000027

第27章 忆伯父对我的教导

瞿汉清

伯父离开我们已经两年多了,但伯父对我的关怀和教导,使我时时刻刻难以忘怀。2007年9月15日,伯父不幸去世,我得知噩耗的第二天,即赶往南京去见伯父最后一面。虽然伯父生前说过他的后事要从简,不要惊动家乡的亲人,但家乡的亲人们怎么能忘记这位德高望重,将自己一生献给南通人民和党的事业的老人呢!

1940年5月16日,我父瞿树藩和三伯瞿树德、二舅朱德昌3人,因从事抗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在土改中,村里曾分给烈属田,抗日民主政府按烈士待遇给我家代耕代种。杀害我父亲的凶手顾伯平是国民党常备团军需主任,投降日寇作了汉奸,抗战胜利后惩奸运动中被人民政府镇压。“文革”期间,有些人诬蔑三伯和我父亲是“土匪”,我和许多亲戚忍受了极大的痛苦。1977年南通县政府发文恢复了三伯的烈士身份。我曾因为没有明确我父亲的烈士身份而有些看法。伯父教育我,树藩是和树德一起被害的,只要历史真相搞清楚了,不必计较烈属待遇。

我从小失去了父爱,但有了伯父,在生活上得到了保障,让我无忧无虑读书上学。特别是我考高中遭遇升学失败后,伯父没有利用他南通专署副专员的权利为我找一份工作,而是语重心长地鼓励我去农村锻炼,意在培养我吃苦耐劳、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1962年,我在沈阳某技工学校读书,眼看就要毕业时,国家实行“八字” 方针,把学校撤销了。我又一次失去了就业机会。这时,在省政协工作的伯父仍然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老战友、老部下的关系为我在城市里找个工作,而是通过组织,将我送去南通农场劳动锻炼。他说,现在国家有困难,是暂时的,将来国家建设是需要技术工人的,你还年轻,应该到农村去锻炼,也是为国家分忧,将来是会有前途的。由于我在农场劳动中的良好表现,1963年经省农业厅选拔去淮阴农机校(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学习农机修理,毕业后分配到拖拉机站工作。

由于“左”的路线,有一段时期我们莫名其妙地受到“富农出身”的影响,觉得抬不起头来。伯父自己也遭到不公正处理,但他仍教育鼓励我,不要背家庭出身包袱,要相信党的政策,重在自己的表现。

从以上几件小事看出,伯父绝不利用自己身份和权利,为亲属找关系谋私利,不愧为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我也从伯父的言行中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一直以伯父为楷模,认认真真工作,老老实实做人。

伯父走了,我们永远怀念您!

2010年4月5日

(作者是瞿树滋同志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