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瞿树滋纪念文集
8043800000012

第12章 当过一夜的南通市市长

曹京胶

“我当过一夜的南通市市长”。这是原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瞿树滋在接受采访时对我说的头一句话。瞿老告诉我,不久前,北京有一家单位要出版一本建国以来各地市长名册。不知怎么找到了瞿老,要他谈谈解放初期当南通市长的情况。瞿老说,我只当过一个晚上的市长呀!对方说,那也算啊,当时你签发的布告上了墙,地方组织史上也有你任市长的史料,你是南通解放后最早的南通市市长。瞿老更正道:“南通解放后,第一任市长是叶胥朝,他的任期是1949年2月~3月。我是第二任市长,任期为1949年3月~4月,不过我只到任了一个晚上。”

我不禁问道:“为什么只到任了一个晚上呢?”瞿老说:“我接到市长的任命时正在乡下,当时的副市长尤海平催我到市政府来上任。那天下午,我正准备进城,又接到一个命令,叫我到九分区支前司令部任政治部主任,为渡江战役组织民工队伍。但我在尤海平的催促下还是赶到了当时位于十字街钟楼里面的市政府。记得那时天已经快黑了,尤海平向我介绍市区的情况。当时,支援前线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我知道就是我不在这里,他们也会把市政府的工作安排好。于是我交代了几句便告诉他,我已经接受了新的任务。那天晚上,我在市政府住了一夜,第二天就到九分区支前司令部报了到。虽说是就当了这么一个晚上的南通市市长,但我一生中与南通的情结却是难以割舍的。”

瞿老告诉我,当时,南通人民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口号的鼓舞下,积极投入了渡江战役的支前运动。九分区各县出动民工52000多人,其中乡以上干部1 000多人,党员3 500多人;出动小车4 700多部,担架3 000多副。这些民工中,不少人参加了解放大上海的战斗。有个民工大队在一个星期内抢救解放军伤员2 482人,运送弹药35万多斤……据不完全统计,在随军渡江的32 000余名南通民工中,负伤91人,牺牲35人,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和宝贵的生命。说到这里,瞿老眼里闪烁着泪光:“南通人民为渡江战役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南通的历史上写下了拥军爱民的光辉篇章。”当我们告诉瞿老,我市已跨入全国双拥模范城时,瞿老连声说“好!好!好!”

结束采访时,瞿老执意要送我们到大门外。走下楼梯,我才发现瞿老脚下穿的是一双用稻草打成的“毛窝”。我问瞿老是不是南京人冬天也穿“毛窝”。瞿老笑了,他指着“毛窝”说:“这是我的孩子们专门从南通老家给我带来的。穿着这‘毛窝’,从脚下一直暖到心上。何况它还是用家乡的稻草打成的呢!”

(本文原载1999年1月31日《南通日报》。作者为《南通日报》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