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隋唐宋元时期的霸权博弈
8041600000074

第74章 历史以成败论英雄·黑暗时代的“青天” (1)

【引言】

如果遇到了冤屈,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碰上一位青天大老爷,替自己申冤鸣屈,这是我们一般的民族心理。但“文革”时期却有一种奇怪的论调,认为封建社会的清官比贪官还要坏,为什么呢?据说是因为清官具有欺骗性,使人民不容易认识到封建社会的反动本质,起到了阻碍人民觉醒,延缓革命进程的作用。今天看来,这样的论调实在是荒谬至极。如果按照这一论调的逻辑延伸下去,就可以得出好人即坏人,坏人即好人的结论了。

在传统社会,应该说是昏官、贪官居多,但也不是漆黑一团,总有一些正直刚硬的官吏为这个社会提供一丝亮光和希望,即使是在极为黑暗的时代,这样的人也不是不存在。

【事典】

唐代武则天执政初年,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打击李姓势力,任用酷吏,滥兴大狱,杀人无数,可谓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就在这时,狄仁杰、徐有功等人坚持正义、无畏无惧的行为树立了青天的楷模,也使我们看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

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人,唐高宗时,曾任侍御史,武则天时,官至侍郎。他为官清廉,以不畏权势、敢犯颜直谏、精于断案著称,在中国历史上有“狄青天”之称。

仪凤年间,狄仁杰任大理丞,每年断案无数,涉及人数一万七千多,从来没有一个人有怨言。有一次,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为误砍了昭陵的柏树而犯了罪,被拘押在大理寺监狱。狄仁杰依法断案,判定此罪应予以罢免官职的处罚。狄仁杰上奏高宗皇帝,高宗却命令立即将其斩首示众,狄仁杰并不畏惧皇帝的权势,犯颜直谏,奏道:“权善才之罪,依国法不应处死。”高宗十分恼怒,说道:“权善才砍昭陵的柏树,是使我陷于不孝的境地,一定要杀掉他。”在朝廷上,左右两班文武大臣都注视着狄仁杰,等待着他按皇上的意旨,下达处死权善才的命令。谁知狄仁杰并不屈服,对高宗说道:“我听说违背皇上的意旨就是逆龙鳞,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是不祥的事,我认为不是那样。若在夏桀、商纣时期,这样做是有杀身之祸的;若处在唐尧、虞舜的时代,这样做就是忠臣。

我今天很幸运地遇到像唐尧、虞舜一样英明的皇上,就用不着担心像比干那样,进逆耳忠言而被处死。过去,汉文帝时,有人盗取汉高祖庙中的玉环,张释之在朝廷上直言进谏,使得盗环人仅仅受到斩首示众的处罚,而没有株连全家。明主是可以用道理说服的,忠臣是不能用威势压服的。今天陛下若不采纳我的谏言,我死后实在无颜见张释之于地下。陛下制定的法令,已公布于众,是流放,还是处死,各有不同的规定,岂有未犯死罪而被处死的道理?若不依法办案,就会失信于民,则民无行事的准则。陛下若想改变法令制度,就请从今天开始。当年张释之曾经问汉文帝:‘若偷盗高祖庙中的玉环就杀掉全家人,要是盗掘了高祖的长陵,陛下又该如何处治呢?’今天,陛下若因为昭陵的一株柏树就杀掉一名将军,千载之后,人们会说陛下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呢?这是我不敢奉旨杀掉权善才,陷陛下于不义,给陛下造成桀纣之君的坏名声的原因。”

唐代的武则天实际上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她在经过了艰苦复杂的努力后夺取了帝位,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她任酷吏,施酷刑。在这种情况下,要做犯颜直谏,就显得更加不易了。然而,史载和传说中的狄青天(狄仁杰)就出现在这一特定时期。狄仁杰的作为不仅在武则天称帝时期难能可贵,即使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常见的。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狄仁杰任文昌右丞,出京城任豫州刺史。当时,武则天临朝称制,越王李贞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以及李元嘉之子黄国公李撰、李灵夔之子范阳王李蔼、李元轨之子江都王李绪、李贞之子琅邪王李冲等人秘密联络,都有扶植李唐王朝、扫除武则天的意思。不久,琅邪王李冲与众王约定,起兵匡复李氏。李冲首先起兵,然而,众王都没有按约响应,只有越王李贞,因与李冲有父子之情,起兵响应。武则天派宰相张光辅率领三十万大军前去讨伐,经过了二十余天的激战,李贞兵败,服毒自杀。李贞之子李冲及其家属全都被杀,无一人幸免。

李贞兵败之后,受牵连被治罪者六七百人,被籍没入宫者五千余口,朝廷委派的司刑使逼促行刑。狄仁杰同情这些人,认为他们胁从犯罪,应暂缓处治。于是秘密上表章向武则天申奏道:“我想公开申奏,却又不敢,怕被认为是替叛逆之人申辩;若知而不言,又恐怕违背了陛下存恤臣民的意旨。我几次写成奏章又毁掉,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这些人造反,实际上都不是自愿,而是属于胁从犯罪的,我恳切地希望陛下同情他们一时的失误。”武则天见到狄仁杰的密表之后,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同意了他的意见,特意降旨,从轻处治这批人,免去他们的斩刑,而将他们流放到丰州。随李贞造反的这些囚犯被押解到宁州(治所在今甘肃省宁县)驻下来时,宁州的父老迎候他们说:“是狄使君救活你们啊!”他们互相扶持着在狄仁杰的功德碑下哭拜,吃斋戒酒三日以后才起程,豫州的囚犯到达流放地丰州以后,又一起集资立碑,颂扬狄仁杰的功德。

宰相张光辅率军平定了李贞叛乱,部下将士居功自傲,胡作非为,到狄仁杰的辖区内勒索财物,狄仁杰一概不答应。张光辅恼怒地对狄仁杰说道:“你一个小小的州刺史难道敢轻视我这个大军元帅吗?”狄仁杰说:“扰乱河南的,仅仅是一个越王李贞罢了。现在,一个李贞刚被平定,而上万个李贞又出现了。” 张光辅听了,十分恼火,质问狄仁杰说这话是什么意思。狄仁杰说:“您率领三十万军队,平定一个乱臣,不收敛约束军队,却放纵军队乱施暴行,残杀无罪之人,使百姓肝脑涂地,这不是又出现了上万个李贞吗?况且,李贞倚仗他的威势使百姓胁从,百姓不由自主,到朝廷官军来到时,登上城墙,顺着绳索滑下归顺官军的人数以万记,城四周都踩出了许多小路。您为什么为了邀功求赏,纵容部下滥杀归降之人?只恐怕喊冤之声响彻云天。若能得到尚方宝剑架到您颈之上,您也一样很轻易地被处死。”狄仁杰一席话说得张光辅哑口无言,但他心中却极其忌恨狄仁杰。

张光辅回到京城以后,诬奏狄仁杰袒护叛乱的罪犯,狄仁杰被贬为复州刺史。后来,狄仁杰又改任洛州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