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全球打黑行动
8030800000052

第52章 冰冻三尺积弊太深 保卫奥运迎接新机

在巴西成功申办奥运会之后,人们对里约热内卢的印象开始改变,从危险的“上帝之城”变为充满希望的“奥运之城”。

2009年,北京时间10月3日凌晨,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击败所有对手,获得2016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兴奋之余,卢拉总统也不忘提及让人头痛的安保问题。然而,仅仅过了不到两周,也就是10月17日,巴西里约热内卢警方与贩毒团伙发生枪战。枪战中,毒贩在光天化日之下击落了一架警方直升机。

里约热内卢的致命伤是在一个不合适的时候,赤裸裸地暴露在整个世界面前。这座城市的暴力犯罪死亡率是芝加哥的2倍、马德里的16倍、东京的33倍。在4座候选城市中,里约热内卢是唯一没有贴上“达到奥运举办安保条件”标签的。里约热内卢近年来治安一直处于混乱状态,暴力活动频发。当地警察被杀,外国游客整车遭抢,黑帮恶势力猖獗,罪犯低龄化,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民众的正常生活。

为何一小撮黑帮胆敢公然挑战公共权力?其实,这一现象对发展失衡的巴西来说不足为怪,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首先,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因是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巴西多年来经济发展缓慢,贫富差距悬殊,导致暴力活动快速上升。2001—2005年巴西经济增长率年均仅为2.1%,远低于拉美地区的4.3%,而失业率高达9.8%。尽管2001年上台后的卢拉政府加大对社会领域的投入,社会贫困化问题有所缓解,但长期的经济不景气,已使社会分化与不公成为巴西的顽疾。随着贫富悬殊的拉大,社会弱势群体对社会不满加剧,各种恶性犯罪事件频繁发生。巴西暴力犯罪活动也因此位居世界前列。

巴西的黑社会犯罪主要集中在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两个城市。这两个城市贫富分化情形最为严重。居住在这两个城市的黑人,很多是当年从非洲贩卖过来的黑人奴隶的后裔,其中大多数人没有工作,分散在城市各处的众多贫民窟。截止到2006年,巴西旧都里约热内卢和第一大城市圣保罗的贫民窟居民分别达180万和200万。而这些贫民窟是贩毒、街头抢劫的高发地。在巴西,穷人和富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甚至各自支持的球队都不同,这种差别在监狱也有体现。在巴西各地的监狱,狱警里外勾结,腐败问题普遍存在,导致有钱人可以住单间,甚至夫人陪住,但是没有钱的则会遭到“非人待遇”。被抓进监狱的大部分还是穷人,这直接导致监狱暴力事件屡禁不止。

其次,文化和居住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许多贫民区,年轻人讲究“男子气概”,为了表现这种“气概”,可以不分青红皂白地杀人。而城市化过快,导致城市贫民过分集中,容易为犯罪团伙所控制。贩毒带来的高额利润,让一些年轻人为之眼红,他们不仅可以因此获得财富,而且可以获得同伴的尊重。

再次,巴西政府对枪支与毒品管理的宽松,导致黑帮力量不断膨胀。巴西对个人持有枪支未加法律限制,各级政府对严重泛滥的毒品问题也缺乏有效打击。结果,黑帮组织利用法律的空子,利用毒品交易赚得的毒资大肆购置枪支、炸弹、飞机和其他武器装备,不少黑帮组织拥有的武器装备竟然优良于警察的装备。

相比之下,巴西警察反而力量薄弱,装备落后。多年来,由于经济增长长期缓慢,巴西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开支有限,对警力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一直不足,不仅警察队伍训练不力,而且武器装备落后,加上警察收入偏低,士气不振,遇到大规模的骚动往往难有战斗力。并且联邦警察与地方警察之间缺乏配合,往往各自为战,造成关键时刻难以形成合力应付突发危机事件。

最后,国家管理的缺失,更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原因。在一些城市的郊区,政府没法向全体居民提供安全、卫生、娱乐、住房、就业和获得消费品的能力。在一些法制处于真空状态的地方,地下执法组织横行。这些组织具有黑帮性质,你付一点钱它们就为你杀人,其结果就是人人自危。

另外,巴西在100多年前就取消了死刑,单项犯罪的最高刑期是39年有期徒刑。由于没有死亡的威胁,许多犯罪分子敢于铤而走险,就算进了监狱,只要表现得规规矩矩,也不排除几年后就能重出江湖。2007年,《圣保罗报》进行过一次民意调查,结果许多接受调查者都认为不设死刑是导致暴力事件频仍的一个重要原因,有高达55%的民众支持恢复死刑,只有40%的人表示反对。

近些年来,里约黑帮的日子也不好过,丢失了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只好把顾客目标锁定在赖以生存的贫民窟弟兄身上;甚至还干起了以往看不上的营生,模仿“矿工警察”在贫民窟里开黑车、卖煤气罐或者提供地下互联网接入服务。根据里约财税局的一份报告,黑帮的年利润估计只有2600万到2.36亿雷亚尔之间,已经跌到黑帮维持正常运作的底线。

前面提到巴西申奥成功仅仅过了不到两周,里约热内卢警方就与贩毒团伙发生枪战,毒贩在光天化日之下击落了一架警方直升机。黑帮如此猖獗,倒真不是存心给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添乱,而是因为黑帮生存环境趋于恶化,不得不争夺以往并不放在眼里的地盘,没想到警方介入如此迅速,酿成了意想不到的大战。

为了改善安全状况,保障奥运会顺利进行,巴西政府采取了4招来应对黑帮威胁,保证里约热内卢的和平。

第一招:监狱增加投资

为打击黑帮在监狱中的势力,巴西政府计划在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和巴西利亚等11座犯罪率较高的城市投入巨资,主要用于改善这些城市的监狱条件,每个城市至少新增一所监狱。

第二招:贫民窟设“社区警察”

根据里约安全厅2007年前的一份报告,在当时968个贫民窟中,被黑帮控制的有328个,而警察部门的目标,就是逐步从黑帮分子手中夺回这些贫民窟,派警力长期驻扎。

里约安全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试行“以暴制暴”的方针,不过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一直进展不大。2007年6月,警方与“红色司令部”争夺“阿莱曼”区,一举击毙19名黑帮分子,从此威名远扬,黑帮闻之胆寒。警方顺理成章地控制了诸多山头的出入口,首次在其中5个贫民窟派驻了“警察调解员小分队”,24小时警戒。里约安全厅将把小分队派往156个贫民窟中,为此将招募12万新警察。到那时,黑帮的日子将更不好过。推出社区警察制度后,警方还尝试在贫民区建立永久性执法机构。

巴西政府决定,必要时接受里约热内卢州政府的申请,批准派遣联邦军队进驻里约热内卢,帮助当地政府维护社会治安。

第三招:青少年成“治安后备军”

军警数量不足一直被媒体认为是巴西治安不良的原因之一。里约热内卢军警学校已经开始培训贫困青年,以此作为“社会治安后备军”。里约热内卢的30所军警学校向社会打开大门,接收生活在贫民区的18至21岁的青年,对他们进行教育和训练。凡是参加过军警学校训练的青年都将被列为“社会治安后备军”。

第四招:危险地段建防流弹墙

为了不让任何事情破坏奥运会,最严肃的挑战之一是如何保障届时来访的大量旅游者的安全,特别是他们往返机场和市区的时候。于是,在公路两侧建立防止贩毒分子流弹的墙被提到日程。为避免流弹带来的风险,政府决定在3个最危险的公路地段建立防止流弹的墙。防弹墙高3米,用钢筋水泥筑成,涂上防弹材料。为了让来访者不会有进入一个设防城市的感觉,市政府要求艺术家在墙上画画,在墙根种上花草。

里约热内卢申奥成功时,巴西总统卢拉掩面而泣。老实说,在最后一轮投票前,许多人并不怎么看好里约热内卢。主办一届奥运会,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实实在在的组织能力、需要充足的资金、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这后三点,巴西几乎都不具备。

对巴西人来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将是国际社会对巴西从“未来之国”过渡到“今日之国”的肯定。要成功举办2016年奥运会,巴西政府在未来的7年里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在打击黑帮,维护安全方面,可谓任重道远。

§§第八章 突袭地狱天使

1946年,美军一支被称为“地狱天使”的著名航空兵大队解散,飞行员顿时全失业了。从战场归来后,这群年轻的美国军人突然觉得,自己曾经为之而战的所谓“美国理想”根本就不存在,有的只是令人生厌的说教和清教徒式的习俗,并且一切都被彻底商业化,充满着浓厚的铜臭味。他们在“和平”的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便骑上摩托车奔赴新的战场———向“发了霉的美国社会”宣战。

于是,他们穿上带有飞行员徽记的皮夹克,跨上哈雷摩托车,浩浩荡荡地进了城。“我们曾经是英雄,但如今谁也不需要我们了!”这群喝得醉醺醺又怒气冲天的军人不断寻衅闹事。194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两个小城,他们接连数日骑着哈雷摩托车得意洋洋地在大街上呼啸穿行,随心所欲地闯入商店和咖啡馆,砸烂橱窗,捣毁店堂。市民惊恐万分,纷纷躲进家中。最终国民卫队在消防队的帮助下,借助高压水枪才制止了这场骚乱。

20世纪80年代,一个名为“地狱天使”的组织在加拿大开始活跃起来,他们同样骑着哈雷摩托车,轰鸣着在宽阔的马路上风驰电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已发展成为加拿大的第一大黑帮。从某种意义上说,加拿大的“地狱天使”是美国“地狱天使”的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