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廉政箴言900句
8020200000045

第45章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644.忧民之忧

“原典”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战国《孟子·梁惠王下》)

“注译”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即以天下之乐为乐,以天下之忧为忧;王:用王道(即德治)统一天下。全句译意为:把人民的快乐当作是自己的快乐的,人民也会把他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人民的忧愁当作是自己的忧愁的,人民也把以他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以天下之乐为乐,以天下之忧为忧,却仍然不能使天下人民归服于他的,那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品读”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到了孟子这个时代有了一个大跨越。孟子不仅从君民关系的定位上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而且从感情上提出了与民同忧乐的主张。“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是孟子与民同甘共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两千多年前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孟子的这种思想的确是难能可贵的。一千多年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际上是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演化。古往今来,多少执政者深明“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道理,把它作为执政的一种理念。

645.以百姓心为心

“原典”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春秋《老子·四十九章》)

“注译”常:不变、固定。常心:恒心。全句译意为:圣人没有他自己的“常心”,以百姓的心为心。

“品读”老子所说的“常心”,是恒心,恒心是指一种持久不懈的生命意志。按照现代的一般说法,就是雄心壮志。老子说古代的圣人们从来也没有自己的恒心,就是说他们没有自己的雄心壮志,而是以百姓的心(即百姓的意志和愿望)为自己的雄心壮志,意思是说圣人和百姓同呼吸共命运。

646.视民如子

“原典”视民如子。(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注译”全句译意为:对待人民就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

“品读”春秋时鲁襄公二十五年,郑国大夫子产问然明(郑国大夫)怎样施政,然明就以“视民如子”作答。这句话是从《尚书·洪范》“天子作民父母”演化而来。既然“天子作民父母”,顺理成章的是“视民如子”。然明是用亲情关系来比喻君与民的关系,以表达自己的施政主张,值得称道。西晋的陈寿在《三国志·吴书·贺邵传》中也说:“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以民为草芥。”

647.不独亲其亲

“原典”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残者皆有所养。(西汉戴圣《礼记·礼运》)

“注译”全句译意为:人们不只是亲爱自己的亲人,不只是慈爱自己的子女;要让年老的人都有归宿,壮年的人都有用处,年幼的人都得到抚育,男人老了没有妻子的、女人老了没有丈夫的、幼儿无父母的、老人无子女的,以及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品读”这是孔子的言论,是孔子“泛爱众”思想的具体化。孔子要求统治者把重民、爱民思想落到实处,以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648.以乐乐民

“原典”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乐而亡。(西晋陈寿《三国志·潘濬陆凯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贤明的君主与民同乐,昏庸的君主只顾自身乐。与民同乐的,得到人民的拥护,他的乐趣将长久地存在;只顾自身乐的,得不到人民的拥护,还没有真正的快乐其统治就岌岌可危了。

“品读”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为官执政者的大政方针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贤明的君主与民同乐,得到百姓的拥护江山自然安稳。只沉溺于个人的淫乐中,失去民心必然灭亡。所以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与民乐乐”。

649.爱民之道

“原典”王者爱民之道有六:一曰利之,二曰成之,三曰生之,四曰与之,五曰乐之,六曰喜之。(北齐魏收《魏书·辛雄传》)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王爱人民的方法有六个方面:一是为他们谋利,二是成全他们,三是给他们生路,四是给予他们好处,五是让他们快乐,六是让他们安居乐业。

“品读”北魏孝庄帝时,诏令度支尚书辛雄兼侍中、关西慰劳大使。辛雄出发前,请求孝庄帝给他到关西后办理减免租税、简省徭役、惠孤惜寡、表彰孝悌等五件事的权力,同时向庄帝陈述“王者爱民之道”的六个方面。辛雄解释说:“使百姓种庄稼不误农时,就是成之的意思;减少刑罪就是生之的意思;征收轻的赋税,就是与之的意思;减少征派徭役,就是乐之的意思;官吏清廉不行苟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就是喜之的意思。”孝庄帝在辛雄“生之养之,正当兹日;悦近来远,亦是今时”的鼓动下,听从了辛雄的奏请,颁布了诏书。

650.以厚民生为本

“原典”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北宋程颐《伊川文集·代吕晦叔应诏疏》)

“注译”全句译意为:为政的基本原则,是以顺应民心为根本,以增加人民生活财富为根本,以安民而不扰民为本。

“品读”顺应民心,才得民心。程颐这句话是说,统治者凡行事都要顺应民心,不能违反民意,更不能横征暴敛,扰民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