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廉政箴言900句
8020200000026

第26章 万事莫贵于义

“义”是维系社会共同生活的道德准则,“利”是维持和增进人们生活的物质资财。义利观和由其支配的行为选择,就成为古往今来廉政建设的重要课题。

中国古代先哲重视道义。儒家主张“义以为上”,对利的追求,要以“义”为准绳加以节制,提倡“见利思义”,非义不取。墨家也贵义。墨子把义视为“天下之良宝”,认为“万事莫贵于义”。做人为官都应当临大节而不可夺,见利诱而志不移,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义和利的问题上,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品格。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一论断,如同常鸣的警钟,告诫人们,不要“多行”包括贪污受贿等等的“不义”,否则将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331.万事莫贵于义

“原典”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战国《墨子·贵义》)

“注译”全句译意为:墨子说:“世间所有的事情没有比道义更贵重的。”

“品读”墨子是以“利天下以为志”的政治活动家,“兼相爱,交相利”是他的道德原则,“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是他的思想行为。墨子的“义”,是指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行义,也就是为公众、为国家、为天下谋取利益。因此,利国利民的义是天下最可宝贵的东西。与义相比,个人的利禄、荣辱、生死都是从属的,是占第二位的东西,为了义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孟子对墨子的这种人格道德由衷赞叹:“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332.义胜欲则昌

“原典”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亡,敬胜怠则吉,怠胜敬则灭。(春秋吕尚《六韬·大礼》)

“注译”敬:不怠慢,引申为勤奋。全句译意为:道义胜过私欲,国家就昌盛;私欲胜过道义,国家就衰亡;勤奋胜过懈怠,国家就吉祥;懈怠胜过勤奋,国家就会灭亡。

“品读”正义和勤奋是为人处世的准则,也是立国兴邦之本。因此,自古以来就有“惟义是守”和“艰苦奋斗”之说。

333.多行不义必自毙

“原典”多行不义必自毙。(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

“注译”毙:倒下;自毙:自我灭亡。全句译意为: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自我灭亡。

“品读”郑庄公和弟弟共叔段都是武姜所生。但因郑庄公出生时难产,惊吓了母亲武姜,武姜不喜欢庄公而偏爱共叔段。郑庄公即位后,在母亲的请求下,把京地封给共叔段。共叔段素有僭位之心,建造京城的规模超过先王规定的制度。祭仲提醒庄公注意此事。其实,郑庄公对共叔段的野心早有防备,所以他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果然,共叔段的野心越来越暴露,擅自发号施令,拥兵自重,并准备偷袭国都。郑庄公看到铲除共叔段的时机已到,下令军队攻打共叔段的京城,共叔段仓亡出逃,应了郑庄公“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话。后来,这句话成为警戒恶人恶行的一句箴言。

334.德义,利之本

“原典”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

“注译”诗书:指《诗经》和《尚书》;府:府库;礼乐:指《礼记》、《乐记》;则:准则,法则;德义:道德和义理;本:根本,本源。全句译意为:《诗经》和《尚书》,是义理的府库;《礼记》、《乐记》,是道德修养的准则;道德和义理,是国家利益的根本。

“品读”这是鲁僖公二十七年冬天,晋国大夫赵衰(cuī崔)在阅兵大典上推荐卻縠(xìhú系胡)为中军主帅时说的一番话。赵衰这番话是为了说明卻縠的才能,但从这番话中,人们可以体会到义之源、德之则、利之本。

335.不义则民叛

“原典”不祥则天弃之,不义则民叛之。(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中》)

“注译”全句译意为:不吉祥上天就会抛弃他,不行道义百姓就要背叛他。

“品读”这是春秋时单襄公对卻至将晋国胜利归功于己的批评。单襄公认为,贪天之功,占为己有,是不祥、不义的,所以就有了上面这句话。无论做人为政,人应该有自知之明,有自谦之心,贪天之功,不仁不义,就只能落得众叛亲离的结局。

336.义以为质

“原典”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春秋《论语·卫灵公》)

“注译”质:本质,根本;孙:同“逊”;出:出言,说话。全句译意为: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根本,以礼法去实践义,以谦逊的语言来表达义,以诚实的态度来完成义。这就是君子啊!”

“品读”孔子这句话的核心是“君子义以为质”。义是根本,是灵魂。人如果立身处事离开了义,就像一棵无根之树,不会有生命力。

337.无见小利

“原典”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春秋《论语·子路》)

“注译”欲速:想要快;不达:不能实现。全句译意为:“不要求速成,不要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办不成大事。”

“品读”子夏到莒父当邑长(相当于现在的县长),就问他的老师孔子怎样才能尽快治理好莒父。孔子就说了上面这段话。细细体会,其中深含着为政治国的道理,也深含着廉洁自律的道理。看一看现在时不时揭露、暴露出来的一件件贪腐丑闻和随之而来一个个官员被“双规”、被判刑,甚至命送黄泉,最终都是因小而失大。

338.义,人之正路

“原典”孟子曰:“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战国《孟子·离娄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孟子说:“仁,是人最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最正确的道路。”

“品读”在孟子看来,仁和义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因而也是人的归宿和应当走的光明正道。孟子说:“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把最安适的住宅空着不去住,把最正确的道路舍去不去走,真是可悲得很呀!)《孟子·告子上》也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在孟子看来,在人的整个生命旅程中,仁是人心所居不可失去的东西,义是人终其一生坚定不移地行走的正路。沿着这条正路走下去,也将给人带来美好而广阔的前景。

339.仁义为先

“原典”孟子曰:“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战国《孟子·梁惠王上》)

“注译”王:指梁惠王;利:利益。全句译意为:孟子说:“王只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益呢?”

“品读”关于义和利,在孔孟看来,应该先义后利,特别是作为君主,他思考的重点,他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是治国之道,是行仁义的大事,不必说利的事。如果上上下下都把利挂在嘴边,就会造成上上下下都去追逐个人的私利,全国上下就会变成一个贪欲泛滥、抢掠成风的罪恶世界。这样,国家就发生危险了。所以孟子对梁惠王说,在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那一个国君的,必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掉那一个国君的,必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本来,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和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其财产已经够多的了,但为什么发生杀掉国君的事呢?就是因为“后义而先利”。孟子的“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是从这个角度去说的。

340.天下良宝

“原典”义,天下之良宝也。(战国《墨子·贵义》)

“注译”全句译意为:义是天下最可宝贵的东西。

“品读”墨子认为,能利天下、能利民的东西,才是“天下之良宝”。所以他说:“和氏之璧(宝玉名,传说楚人卞和得璞,先后献给楚厉王、武王,都被认为只是普通山石,因而双足受刖(yuè月)刑。后又献给楚文王,文王命玉工剖石得宝玉,称和氏璧)、隋侯之珠(珍贵明珠名,传说隋侯见大蛇受伤,为蛇敷药疗伤,后来蛇从江中衔大珠以报答隋侯,故称为隋侯之珠)、三棘六异(指九鼎,当时的传国之宝),不可以利人,并不是天下之良宝。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341.有义则生

“原典”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战国《墨子·天志》)

“注译”全句译意为:人有了道义就能生存,没有道义就无法生存;有了道义就能富裕起来,没有道义就贫困;国家有了道义就能治理得好,没有道义就混乱不定。

“品读”墨子是贵义尚利的,但他也认为,尽管利是人们生活和行为的需要,如果求利不是从义出发,而是从一己私利出发,就必然导致人人皆相恶相贼的境地。“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兼爱》),天下的一切祸乱也由此而生。因此,求利必须以义为前提,必须首先要考虑国家的公众的利益,不能以个人利益损害国家的公众的利益。

342.不义不近

“原典”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战国《墨子·尚贤上》)

“注译”全句译意为:不义的人不给他厚禄,不义的人不给他高位,不义的人不和他亲密,不义的人不和他接近。

“品读”在儒家的道德范畴里,“义”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对个人的立身处事,还是对国家的治理,“义”,事关重大。因此,墨子《尚贤》篇中提出,“义”是衡量贤不贤的标准。这个主张,对今天的干部选拔任用和领导干部的待人交友都有其借鉴意义。

343.义胜利者为治世

“原典”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战国《荀子·大略》)

“注译”全句译意为:道义胜过私利就是安定的时代,私利胜过道义就是混乱的时代。

“品读”这是荀子对义和利相互关系的看法。荀子认为,道义和私利,是人们都有的东西。即使是尧、舜也不能去掉人们追求私利的欲望,但是却能使人们对道义的追求胜过对私利的追求。关键是君主要重视道义。“上重义,则义克利;上重利,则利克义。”因此,荀子主张,“从士以上皆羞利而不与民争业,乐分施而耻积臧”(从士以上的官吏都以追求私利为耻而不和百姓争夺职业,以乐于施舍为荣而以囤积私藏为耻辱)。

344.圣人所尚

“原典”天地之所贵者,人也。圣人之所尚者,义也。(东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注译”全句译意为:天地之间最为可贵的是人,圣人最为崇尚的是义。

“品读”这两句话通过衬托的手法,强调了义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圣贤大都认为,义是为人处事的第一要义,也是利之本,主张义以为上,以义生利,以义制利。

345.祸之所来,皆生于利

“原典”祸之所来,皆生于利;苟不求利,祸从何生!(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二·梁纪十八·武帝太清三年》)

“注译”全句译意为:祸患之所以会招来,都是由于一心谋利而生;如果不谋求利,祸患又何从产生!

“品读”这是太子洗马(太子手下属官)萧允在侯景兵变逃难时说的话。东魏降将侯景于武帝太清元年(公元547年)降梁时,将他控制下的东魏领土作为进见礼,致使武帝喜出望外,认为是不劳而获的大利。梁武帝因此重用侯景,任命他为大将军。次年,侯景即举兵叛变,给梁朝及百姓带来了大祸。侯景之所以能在梁朝发动兵变,其原因就在于梁武帝贪利。这就警示世人不要见利忘义,否则将会“乘利而受害”,“贪利而得祸”,“因得而更失”。

346.不与百姓争利

“原典”王者不言有无,诸侯不说多少,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唐李延寿《南史·列传第二十三》)

“注译”全句译意为:君王、诸侯都是靠俸禄供养的,君王不应说利益有无,诸侯不应提利益多少,他们不应与百姓争夺利益。

“品读”古往今来,没有民贫而国富,因而应以天下百姓为先,百姓富足,君王、诸侯也会富足;百姓不富足,国家就不富足,君王、诸侯的俸禄又从哪里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