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袁宝华文集第一卷
8014900000079

第79章 学习经济管理理论,做好当前工作

(1979年7月4日)

参加这期研究班的同志,绝大多数是长期搞经济工作、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大家面对着这些年来经济发展缓慢、企业中的问题成堆成山的情况,心中十分焦急。同志们是带着许多实际问题来研究班的。我们在办研究班的过程中,也强调了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班没有花太多时间去钻理论概念,而是抓住同志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把自学、听课、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几个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员和学员都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地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研究问题,从理论上提高认识,找出了许多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通过学习,对一些重大问题大家感到思想上豁然开朗了,对今后工作的信心也大大增强了。例如,关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通过讨论,大家的认识比较一致了。正如同志们说的,我国国民经济所以发展缓慢,我们的经济管理、工业管理和企业管理所以问题成堆,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没有充分利用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作用。过去,由于受了斯大林理论的影响,总觉得在全民所有制内部不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生产资料不是商品,不能运用价值规律;只有在两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之间交换的产品才是商品。多年来,在林彪、“四人帮”的影响下,又把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同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计划调节与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是水火不相容的。因此,思想上怕右,生产上怕乱,不敢和商品经济沾边,拼命限制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的作用。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给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在生产方面,企业是为计划而生产,为产值而奋斗,不是按需生产,而是以产定销,社会生产与社会需要脱节,导致货不对路,造成严重积压浪费,限制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在交换方面,否定了企业与企业之间是商品交换关系,人为地割断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使社会主义市场极其狭窄,流通渠道经常梗塞,商品交换很不发达。在计划存在缺口的情况下,必然发生采购人员满天飞、以物易物盛行的现象。

大家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那种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有害的。从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出发,同志们还进一步研究了我国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大家认为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统得太死,如财政是统收统支,商业是统购统销,等等。这样的管理体制虽然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的弊病越来越明显。它束缚了企业的手脚,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因此,体制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的中心,就是承认企业的商品生产者的地位,相应地扩大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限。

研究班同志还联系实际讨论了加强企业管理、整顿好现有企业和搞好生产等问题。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我们学习经济理论,探讨客观规律,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把我们的企业办好,把企业的管理搞好,把企业的生产和各项工作搞好。

同志们就要回到工作岗位上去了。怎样才能使我们学到的理论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工作?我们目前应当突出抓些什么问题?我想结合工交战线的形势和同志们研究的问题,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继续抓好企业整顿,加强企业管理。

目前有三件事要做:一是在三年内,所有企业都要建立起在政治上和业务上都强有力的、有技术专家参加并能真正发挥作用的领导班子,使厂长确实成为统一指挥全厂生产工作的主要行政领导人。二是把建国以来一直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统统恢复和健全起来,使所有企业从上到下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度,每项工作都有人负责,建立起合理的、有效率的、文明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同时,根据新时期的经验和要求,陆续制定全国统一的有关企业的各种法规。三是各地区、各部门必须对所属管理不善的企业分别提出限期整顿的具体要求,如果在限期内仍然整顿不好,要坚决改组那些企业的领导班子。凡是因为经营管理不善而长期亏损的企业,都必须限期扭亏为盈,否则就坚决实行停产整顿,政府不给补贴,银行不给贷款。经过整顿,一定要使企业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和超过本企业的历史最高水平。

整顿企业,关键是整顿好领导班子,特别是配备好几个主要领导干部,这一条绝不能放松。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多来,我们在整顿领导班子上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清除了资产阶级帮派体系,批判了资产阶级派性,落实了干部政策。但是这项工作还必须继续抓紧。闹资产阶级派性严重的人,绝不能放到领导班子里,否则就后患无穷。至于人浮于事,效率不高,企业领导人员不懂技术、不懂科学管理,更是我们的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做好调整和提高工作,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要选择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熟悉业务的管理干部到企业的主要领导岗位上来。

目前,我们的企业管理存在着不少问题。总的说,就是乱、散、松,和“文化大革命”前比差距很大。山西有个维尼纶厂,国家投资已达1.2亿元,何时投产还遥遥无期。这个厂建厂以来,厂内秩序一直很乱。在一年多时间内,被拿走摸走的东西价值2.5万元。今年3月,又连续发生哄抢事件,被抢去价值3700元的物资。中共中央为此发出专门文件,尖锐地批评了企业管理上存在的严重问题。文件指出:“过去多年,由于林彪、‘四人帮’的严重破坏,加上我们工作中的某些缺点错误,曾经使我们企业管理上的无政府状态达到了顶点,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恶果。粉碎‘四人帮’两年多来,这种状态有了很大改变。但是,这方面的问题仍然不少。今年以来,政治思想工作一度有了削弱,在部分职工中思想有些混乱,从上到下对企业整顿工作有所放松。各部门、各地方的有些领导干部,对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抓而不紧,往往满足于一般号召;极少数受‘四人帮’流毒较深的人,甚至隐恶扬善,尽说假话,不向党中央、国务院如实反映情况。有些企业的领导干部以及治安保卫部门的有关领导人员,对这类丢失国家物资和各种严重浪费问题,有的不去抓,有的不敢抓,有的不会抓,有些人甚至完全不负责任,对各种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样下去,在许多地方和企业,要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只能是一句空话,国民经济的调整工作就无法进行。”文件郑重指出:“必须把维护和整顿企业的生产秩序,制止物资和资金的损失和浪费当作整顿企业、加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首先抓起来,抓实,抓紧,抓好,抓到底。”像山西维尼纶厂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的,而是不同程度、相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的企业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一定要认真抓管理,大胆抓管理,抓出成效来。

第二,要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党中央号召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以来,工交战线总的形势是好的。不少地区、部门领导亲自动员、部署,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劳动竞赛,从节约中求增产,从挖潜中求速度,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从全国来说,增产节约运动发展是不平衡的,群众发动还不够充分,声势还不够大,效果还不够理想,因此迫切需要再加一把劲。

为了进一步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把下半年生产搞上去,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国家计划,国务院已决定于最近召开全国工业交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研究如何深入开展以高产、优质、多品种、低消耗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着重解决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怎样更好地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的问题,在调整工交生产、改革管理体制、整顿企业的过程中,提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实现增产节约的目的,求得更好的经济效果。希望同志们回到各地后,注意切实抓好增产节约工作。

第三,职工培训的工作。

目前,工交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文化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极不相适。吉林省通化地区曾经对重工系统22个企业的书记、厂长进行了一次测验,考题都是普通的常识,如什么叫劳动生产率,什么叫流动资金,测验结果及格的只有3个人。这种情况在全国工交系统中不是个别的。据估计,县团级以上企业领导干部中,熟悉业务、懂得技术的不到1/3.就是这个1/3,其中不少同志,过去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有些也已经陈旧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情况下,还需要重新学习。职工群众中的情况如何呢?根据北京市工交系统去年的调查,具有大专文化水平的只占4%,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的占77.5%,文盲占1.6%;三级工以下技术水平的占60%。据煤炭部调查,在180万统配矿工人中,中学文化程度的占35.8%,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8%,文盲占16.2%。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造成的干部和技术力量的青黄不接,严重地阻碍着我们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经过两期研究班的学习,我们对这一点的认识更加深切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普遍加强了干部培训和职工教育工作,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学校、讲座、研究班、学习班,这方面的形势是很喜人的。但是,据同志们反映,有些单位领导干部对培训人才的重要性至今仍认识不足,常常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个问题是需要注意的。领导是关键,领导干部的认识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有直接影响。我们要积极地向他们反映情况、做宣传,希望这些同志尽早变被动为主动,尽快把培训工作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