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微管理——执行的技术
8007800000052

第52章 设置最后期限,督促工作完成

守时是一种礼貌和修养,更是一个组织工作执行力的象征。

7.1工作拖沓,执行效率低下

许多员工工作拖拖拉拉,本来需要半个月完成的工作非要拖到一个月才完成。这样的员工让管理者很头疼,那么我们有什么办法督促员工抓紧工作,高效地完成任务呢?

管理者将任务分配给员工之后,如果监督力度不足,很容易纵容下属拖沓工作,没有紧迫感,执行效率低下。曾经看到过一个新闻,说秘鲁人时间观念极差,严重影响了政府和企业的运作。因此政府不得不举办“全国校时仪式”,制定“守时日”,希望以此培养国民守时的品质。管理者也应该给员工定下一个“守时日”,督促员工工作。

对于个人而言,守时是一种礼貌和修养,代表着对自己和他人时间的尊重。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准时、守时是纪律、效率,更是执行力和竞争力的象征,管理者绝不可等闲视之。

7.2案例:严格遵守最后期限

我们都在给工作做计划、规定时间,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遵守这些时间计划,做到准时、守时?甚至很多管理者都不讲求时间观念,又怎能让员工做到准时。

台湾城邦集团CEO何飞鹏在长期的媒体工作中养成了严格遵守“Deadline”(最后期限)的习惯。因为杂志要准时与读者见面,不论发生什么意外,都要用最快的速度去补救,唯有出刊日绝对不容延误。这个习惯也被他运用到公司管理上。

何飞鹏不怕下属犯错,但他最痛恨员工“恶习难改”。在一段时间里,员工的工作拖沓现象十分严重,九点开会,有的经理甚至九点半才匆匆地进入会议室。为此,何飞鹏颁布了一个“法令”:开会迟到者,必须在进入会议室后对与会人员90度鞠躬,随后自报单位、姓名与迟到原因,向其他与会人士道歉。

没想到规定颁布没多久,何飞鹏自己就迟到了。那天,何飞鹏刚送走了一位客户,当他赶到会议室时,已经迟到了五分钟。员工们只见这位CEO走进会议室后,深深地举鞠了一个躬,向同事们道歉:“我何飞鹏……”

话没说完,下属半开玩笑地起哄:“老板,没有90度!”听了下属的提醒,何飞鹏立刻向后退一步,避免撞到桌子,重新行了个90度鞠躬礼。

何飞鹏曾经让不准时出席会议的高层主管当众站着开会十分钟,从此之后,全公司奔走相告,虽然有的员工认为他太过无礼、严厉,但这也给了员工巨大的警示,他们从此知道守时、准时的重要性。

何飞鹏能够率先做到遵守最后期限,给员工做好了表率,守时的规则才不会被无视,让“不准时”成为一种常态。

员工和主管能不能做到“准时”,这其实并非方法问题,而是态度问题。许多管理者在召开会议时常常迟到很久,让员工等待,甚至有的企业领导认为这才是一种“派头”,有这样的管理者,员工工作必然也是能拖就拖,无视时间限制。

7.3微管理:遵守最后期限,督促员工及时完成工作

也许有的人会质疑:很多事情无法控制,比如堵车等问题,严格要求准时似乎并不合理。但是为什么赶飞机、赶火车的人很少迟到?因为飞机火车不等人,所以人们会提前做好计划,力求在“最后期限”之前到达。因此准时的要求并不是不合理的,这是企业应该遵循的规则和态度。

(1)管理者要率先做好守时的表率,力求把“准时”当作工作中不可变动的“帝王条款”,想尽办法达到。

(2)教员工做好工作时间计划,有条理地执行工作。

(3)设置最后期限,对于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的员工要进行处罚,对于能够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工作的员工进行表扬、奖励。

微管理小窍门:

1.提升管理意外与变动的能力,设定足够的机动时间,以应对意料之外的情况。

2.教育员工提前做好工作准备,并做好意外情况下的替代方案,保证时间充足。

7.4微思考:于细微处每天进步一点点

·你为下属分配工作时,有没有设置最后期限?对于不能遵守最后期限、按时完成工作的员工,你有什么处理办法?

·你打算怎样树立员工守时的工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