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
7989400000013

第13章 职业作风的基本概述

本章学习重点

1.了解职业作风的基本内容

2.了解职业作风的突出问题

3.了解职业作风问题的原因

4.掌握加强职业作风的方法

5.了解求真务实的职业作风

6.了解以身作则的职业作风

7.了解勤于任事的职业作风

8.了解艰苦奋斗的职业作风

9.了解淡泊名利的职业作风

职业作风是敬业精神的外在表现。敬业精神的好坏决定着职业作风的优劣,而职业作风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公务员的信誉和形象。

根据2011年10月17日国家公务员局印发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规定,公务员恪尽职守,一定要发扬职业作风,求真务实、勤于任事,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

一、职业作风的基本内涵

公务员的职业作风是公务员职业道德在行为中的习惯性表现。从总体上看,职业作风是一种习惯势力。公务员的优良作风具有积极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好比一个职业道德的大熔炉,能把新的成员迅速锻炼成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公务员,保持优良职业道德传统。一个机关单位有了优良的职业作风,就可以互相教育、互相影响、互相榜样、互相监督,形成良好的职业舆论和职业风尚。这样,就可以使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好思想、好品质、好行为发扬光大,使不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坏思想、坏品质、坏行为受到抵制。

作风具有深刻的道德意义。甚至可以说,职业作风就是职业道德。

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务员的职业作风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优化职业作风,就要反对腐败和纠正不正之风,以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行为。

当前,公务员的职业作风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提倡建设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改进职业作风。通过学习认真查找思想上的不足,作风上的差距,化解矛盾、破解难题,解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通过学习,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作风是思想政治素养的外在表现,境界高才能作风正。要善于把加强学习与增强党性、升华思想、陶冶情操紧密结合起来,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夯实公务员作风建设的思想理论根基。通过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通过学习,增强党性原则,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通过学习,增强宗旨意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学习,增强表率意识,做一身正气、清正廉洁的模范;通过学习,增强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化解矛盾、解决难题的本领。

二、职业作风的重要意义

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首先要充分认识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职业作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要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工作实践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作风与能力同样重要,工作能力和成效要靠好的职业作风来保证。

这就要求各级公务员大力转变职业作风,把工作上的积极进取精神和科学求实态度很好地结合起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实事、求实效;提高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的能力,既要坚持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和条件最成熟的问题抓起,又要着眼于事业长远发展,建立健全促进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而当前公务员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顾实情、违背规律,只看眼前、不顾长远,好大喜功、脱离实际,搞花架子、作表面文章等现象,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格格不入的。因此,坚持不懈地抓好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对解决好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起着重要作用。

(二)职业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会带来一些矛盾和问题,如果公务员职业作风不实,不但难以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反而会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成为影响建设和谐社会的因素。从这个意义来说,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可以及时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职业作风不实的问题,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切实解决职业作风不民主的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影响和带动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三)职业作风建设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和认同,主要是看每个党员尤其是公务员工作的方式方法,看在工作中体现出的作风。因此,优良的职业作风就是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体现,是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较高的执政能力,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指标。

一方面,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手段。公务员作风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衡量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尺度。党的先进性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要求各级公务员要以自己的具体行动来落实,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改进职业作风,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另一方面,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作风与能力是一个共同提高的过程,作风好则能力强。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就强,党执政的基础就会固若金汤。

(四)职业作风建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必然要求

公务员的职业作风问题实质上是群众观念问题。对群众的感情和态度,最终决定着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和价值取向,决定着公务员是否能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有机结合起来。公务员职业作风好,群众就能真正得实惠,对党的执政地位就会真诚拥护。因此,密切党和人民群众关系,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是必然要求。

当前,公务员职业作风存在一些问题,一些该为人民群众办的事情没有完全办好,人民群众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如社会保障、就医、上学、司法公正,如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五)职业作风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各级公务员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经济工作、管理工作中采取符合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的方式和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发展迅猛,各级公务员要培育敏锐的职业作风,善于运用网络技术获取各种信息,指导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在改革开放中,我国的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就业岗位、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各级公务员要真抓实干、善于创新,把新情况新问题与本地本单位实际结合起来,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使各项事业立于不败之地,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职业作风的基本内容

职业作风有优劣之分。好的职业作风包括:办事认真,一丝不苟;讲究效率,雷厉风行;谦虚谨慎,忠于职守;勤奋好学,精通业务;遵守纪律,严守机密;尊重领导,团结群众;任劳任怨,脚踏实地;勇于开拓,顾全大局等。

与此对应的是恶劣的职业作风:马马虎虎、拖拖拉拉;骄傲自满、工作懒散;纪律松弛、自以为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等。另外,还有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得过且过等处事态度与行为方式都是职业作风的表现形式。

下面介绍公务员最基本的职业作风。

(一)实事求是的作风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作风。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路线,就要求公务员必须具有实事求是的职业作风,具体来说,要求在工作中做到以下几点。

1.求实、求是、求真,一切按客观实际情况办事。公务员的一切工作,无论是作报告、作决议或向上级汇报,基本态度就是要尊重客观事实,面对客观实际。

“求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要深入调查研究,按客观实际确定工作方针、计划、方案。抓工作要务求落实见效,必须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干,不图虚名,不摆花架子,不放空炮,不做表现文章。“求是”就是按客观规律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不盲从,不随风倒,不脱离主客观条件。“求真”,就是要说真话,如实反映情况,一是一,二是二,不弄虚作假,不文过饰非,不欺上瞒下。对于复杂的事情,还要特别注重去伪存真,穷根究底,务必水落石出,只有这样,才能在态度、行为上实事求是。

2.不唯上,不唯虚,正确对待上级指示。作为下级公务员,对上级组织的指示,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但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和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加以执行,因为上级的指示一般来说,是带有普遍意义的,是根据全局的情况提出的原则性指示意见,不可能反映各地的复杂情况与具体要求;不可能所有的问题均想到,都安排好,因此必须根据本解决实际问题。

如果不结合实际,只是满足于当“收发员”、“传达员”,上级指示、决策及至中央的精神就难以落到实处。因而,只有不唯虚、不唯上,只唯实,才是实事求是的作风。

3.把求实精神与革命胆略结合起来。现代的工作要求公务员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开拓前进。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敢想敢干敢闯敢冒险,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这就需要公务员具有一定的远见卓识、英雄气魄和革命胆略。决不能前怕狼后怕虎,畏缩不前。但是,讲革命胆略一定要同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敢想敢干,绝不是那种主观主义妄想,绝不是胡想蛮干,而是将其扎扎实实地建立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革命性和科学性有机结合起来。

(二)广泛的民主作风

实行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原则,公务员要遵循这一原则,就必须发扬民主作风,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群众,克服家长制,这样才能带领人民致富奔小康。具体要求是:

1.尊重群众意见,遇事同群众商量。公务员在制订工作方针、方案、处理重大问题时,不能独断独行,要倾听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同群众商量再办。要真心实意走群众路线,不要去搞那种形式主义的“举手表决”,真正使作出的决定能够扎根在群众心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公务员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同群众交朋友,以便随时了解群众的各种反映,改进工作方法。

2.充分发挥公务员的积极性。民主作风的本质,就在于发挥下级的积极性。所谓发挥积极性,必须具体地表现在领导机关、公务员和党员的创造能力上,负责精神、工作的活跃,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批评缺点。以及对于领导机关和公务员从爱护观点出发的监督作用。没有这些,所谓积极性就是空的,而这些积极性的目的就不能达到。

要提高公务员的积极性,不能单靠职权、靠指示、命令,而是要靠民主作风,要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同时,要尊重他们,让他们提意见,参与决策,承担重要的工作任务。给他们发挥能力和培养提高创造机会和条件。当然,还要给予必要的具体指导,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3.公务员应当平等待人。公务员应当平易近人,平等待人,不要摆架子,耍威风。待人要热情、亲切,切忌给人一种敬畏感。

4.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发挥民主作风,不是不要集中,而是要坚持民主和集中的统一。发扬民主不是搞无政府主义。民主要以集中为前提,因为只有这样发扬民主,才有正确的方向,才能把民主化为实际的力量,保证统一意志和一致行动。

但是实际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在决议形成的过程中,应强调发扬民主,畅所欲言。在决议通过以后,应强调集中和服从,达到行动上的一致,出现权力过分集中时,应考虑扩大下级的权力和发挥他们积极性。出现极端民主,分散主义时,应加强集中统一,严格组织纪律。

(三)联系群众的作风

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正确对待群众,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甘当群众的小学生,为了人民的利益,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经常与群众协商对话,准确地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彼此沟通,互相理解。

要关心群众生活,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群众的疾苦,经常到群众中去送温暖,与群众同甘共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广大群众在经济建设中的主人翁精神和巨大创造力。

(四)严于律己的作风

要遵纪守法,不违法枉法。公务员在工作或生活上,都要受到党纪国法的约束,自觉地遵守党纪国法,违法必究。不仅自己要做遵纪守法的模范,还要加强对子女家属的教育,帮助他们遵纪守法。

要尽职尽责,不官僚,尽职尽责,是每个公务员的天职。公务员肩上的担子重,一举一动影响大,如果在工作上稍有疏忽,对这个村必将造成更大的危害。官僚主义,虽然有制度上的原因,但更主要还是属于职业作风问题,有些公务员容易犯官僚主义,就是由于他对人民缺乏起码的责任心,当官不办事,有职不尽责,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思想懒惰;政治迟钝,遇事推诿,互相扯皮,对坏人坏事姑息迁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官僚主义作风对村级工作是十分有害的。

要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争功诿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之一。无疑,它也是公务员应有的作风。

公务员一方面应自觉进行自我批评,应当结合工作的实际,带头严格地解剖自己,既不要文过饰非,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归于别人;也不要避重就轻。同时自我批评还要见诸行动,不能会上检讨,会后不服,耿耿于怀,搞“秋后算账”。要拿出实际行动来,切实改正错误,真正发挥自我批评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敢于负责地开展批评,批评要采取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坚持教育从严,处理从宽的原则,以达到弄清思想,分清是非,团结同志,增强党性,转变作风,改进工作的目的。

开展批评时还应注意,一是要讲原则,不讲情面,敢于斗争,不怕得罪人;二是要以事实为依据,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在弄清事实真相的基础上,提出善意而严肃的批评;三是要讲究方法,批评人不能以势压人,不要吹胡子瞪眼睛,动辄训人。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如此才能达到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目的。

(五)为政清廉的作风

为政清廉,就是指履行职责,运用权力时要清正廉洁。公务员是权力的执掌者,如何看待和运用权力,必须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政清廉,克己奉公,反对以权谋私。

一是必须解决好自身的精神世界问题,强化公仆意识,要“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位卑不泯济民志,权重不移公仆心。”

二是要深刻认识国情,增强艰苦创业的自觉性,以廉为荣,与那种用公款请客送礼、摆阔气、比豪华、挥霍无度、铺张浪费的行为作斗争。

三是要廉洁自律,带头执行廉洁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廉洁的模范,同时,不廉洁的腐败现象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为政清廉。

四、职业作风的突出问题

公务员职业作风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一)形式主义

一是虚报浮夸。说假话,办假事,搞浮夸,成绩说的多,缺点说的少,报喜不报忧。有的以“数字论英雄”,从“速度看政绩”,滋长了“你吹我也吹,不吹白不吹,吹了总不亏”的不良风气。有的说而不作,坐而论道,有口号无行动,邀功请赏。

二是虚假执行。对中央的有关政策和上级的部署安排,表面上拥护,暗地里违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以宣传落实工作,看似轰轰烈烈,其实有形式无内容。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骗你没商量”。

在工作中存在着“执而不谋、谋而不行、行而无力、力而无果”等现象,决策与执行脱节,部署与落实脱节,讲话与办事脱节,台上与台下脱节,汇报与工作脱节,宣传与事实脱节,规章制度与执行脱节,工作难落实。

三是专搞形象工程。两眼朝上,实功虚做,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专门做给上级看,专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只怕上级不注意”,抓媒体眼球,搞轰动效应。

(二)主观主义

一是自由风,不搞民主。无视组织原则和程序,随心所欲,自恃位高权重搞“家长制”作风,以会下通气代替会议讨论,以个人意见代替集体决定,把一票权变为“拍板权”,集体领导变成了“一把手”领导。工作不与大家商量,大事小事一把抓,习惯于一个人包打天下,不能充分调动其他人的工作积极性。听不进其他班子成员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胸襟狭隘,压制批评,打击报复,把不同声音作为杂音,遇到不顺意的事,认为是别人拆台。甚至唯我独尊,独断专行,我行我素,霸气十足。

二是片面风,不讲平衡。用绝对的观点看问题、观形势、搞工作,要么一哄而起,过头强调,要么不冷不热,不推不动,忽视平衡发展。在形势看好、工作比较顺利的时候,就沾沾自喜,在形势严峻,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垂头丧气。有的在领导发展过程中,急功近利,不注意保护环境,不考虑发展成本,搞掠夺性资源开发与经营。

三是盲目风,不顾实际。看到别人成功就一味地跟风,不听取群众的正确意见,不了解深层次问题,搞所谓的“求新求异”,根据“想当然”发号施令,“闭着眼睛说瞎话”,制订的措施规定脱离实际,缺乏可操作性,让基层难以执行。

(三)消极懈怠

一是“等着干”。不当后进也不争先进,不挨批评也不想“出风头”,贡献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快天天走。工作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面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束手无策,要么凭上级红头文件行事,要么凭经验和惯例做事,靠上级给钱给物办事等上级拍板表态干事。

二是“不想干”。工作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避难就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人自扫门前雪”,对上级工作或全局工作不关注、不过问、不支持。有的精神不振作,说话没新意,做事不在意。有的上班无所事事,对干实事的人还指指点点,颇有微词;有的上班签个到,溜达半天说说笑,日头未落回去睡大觉,甚至在工作时间关起门来下棋、打牌。

三是“不会干”。工作方法简单陈旧,搬本本,套框框,搬公式,机械行事,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照抄照搬,削足适履,完全脱离本地实际;不钻业务,不学文件,“外行人干内行事”,玩风过盛,学风不浓。

(四)简单粗暴

一是方法上不顾及群众。不注重做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或采取压制强迫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或习惯沿用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群众工作,伤害群众感情。有的“钦差大臣”满天飞,老子天下第一,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有的大部分精力用于看文件、听汇报,很少到基层和群众中去,讲“普通话”多,讲“方言”少,缺乏针对性,千篇一律、不痒不痛;有的“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以权压人、出口伤人甚至动手打人。

二是态度上疏远群众。对人民群众不宣传,不鼓动,不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特别是对一些贫困地区、一些矛盾和问题较多的企业和单位,不是为群众鼓与呼,不是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而是遇到问题绕道走,对群众的困难、愿望和意见,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有的特权思想严重,服务态度生、冷、硬,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有的办事拖拉,人为设置障碍,能马上办的事拖着,不能办的事敷衍着。

三是思想上轻视群众。当官做老爷的思想根深蒂固,不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自以为位置上高人一等,智商上高人一筹,不向群众学习,不同群众商量,主观臆断,制订的措施经常在群众中行不通。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看不到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处处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无知盲动”,把工作中的错误和失败归咎于群众思想落后,使群众失去信心。有的公务员瞧不起群众,把群众的善良当成软弱,把群众的信任当成包袱,把群众的呼声当做刁难。

(五)贪图享受

一是热衷于迎来送往。追求“出则舆马,入则高堂,堂上一呼,阶下百诺”,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沿路设岗,车队迎接,警车开道,浩浩荡荡;下去检查指导工作,前呼后拥,夹道相迎。有的到农村“视察”工作,也不忘记西装革履,随从簇拥;有的借口赶时间,在大街上拉警笛,显示自己的特殊权威。

二是热衷于高档享受。住行贵族化,办公室装修得不豪华怕显不出自己的阔绰,“坐骑”不好怕显不出自己的气派,说话不带点官腔怕不足以显示自己的身份;穿戴款爷化,不着名牌服装,怕显不出自己的高贵;招待高档化,不上名茶,不抽名烟,不喝名酒,怕显示不出自己的地位。有的人喝酒一闻就知道高不高,抽烟一闻就知道好不好,麻将一摸就知道大小,工作一问三不知。

三是热衷于自我宣传。追求“报上有名,屏上有影,广播里有声,主席台有位”,想方设法“美化靓化”。

五、作风问题的原因分析

公务员职业作风之所以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对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重视不够

不能正确认识作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认为作风建设是“务虚”之举,耗时费力,不能带来经济效益,甚至会影响经济发展,对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存在“客观影响论”、“重在基层论”、“独善其身论”、“速战速决论”等错误思想。一些单位常常以业务工作忙为由,忽视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注重工作结果,轻视工作过程;抓业务工作这一手硬,抓作风建设这一手软的情况比较普遍,有的单位连正常的例会都没有;公务员学习流于形式。有的地方和单位主要领导自身没有做好榜样,影响和带坏其他公务员和还整个公务员队伍的职业作风。

(二)对公务员的教育引导不够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公务员作风建设存在很多消极因素,在这种形势下,有的地方和单位对公务员的教育培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培训存在形式单一、培训渠道狭窄、内容重复等问题,学习效果不够理想。有的单位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学习制度,公务员“学与不学一个样”、“学深学浅一个样”,没有形成一定的压力和动力。有的单位比较注重业务知识的培训,轻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政治理论的教育,忽视了对公务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有的单位对公务员要求不严,错误言行不加以制止,出了事还帮助其开脱责任。久而久之,公务员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逐步淡忘,好的职业作风逐步丧失。

(三)执行制度不够严格

有的单位没有制订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的相关制度,或制订的制度针对性、操作性都不强,缺乏有效的约束力。更多的是没有把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制度执行不够,唱在嘴上、贴在墙上,流于形式。对工作情况督查多,对作风建设督查少,对职业作风中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掌握不够,突出问题处理不够,形成的作风建设制度往往得不到严格执行。

(四)公务员职业作风考核机制不够健全

没有把公务员职业作风放到与工作业绩同样重要的位置来考核,职业作风情况还没有真正与工作业绩一样成为公务员任用的重要依据,对不同岗位、不同工作、不同职务的公务员的职业作风没有科学的衡量尺度,缺乏科学的评价办法。导致在一些公务员中形成“群众评价无所谓、领导器重最宝贵”、“思想保守无成本、开拓创新有代价”的错误观念;个别擅长溜须拍马、弄虚作假的人往往能得到提拔重用,而一些工作踏实、肯干实事、默默无闻、群众口碑好的人却难以得到重用,挫伤了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加强职业作风的方法

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必须从自身抓起

公务员是作风建设的主体,既是实践者,又是推动者。加强公务员作风建设,无论是一个地方或是一个单位,必须从公务员自身抓起。

第一,要从公务员的实际行动做起。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胡锦涛向全党公务员提出要积极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其中就涵盖了职业作风建设,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各级公务员应当严格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地去执行。不能只停留于组织学一学、下个文件看一看、搞个活动闹一闹,而是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

第二,要从上级领导和主要领导做起。各级“一把手”和领导机关,既是作风建设的对象和监督的重点,又是作风建设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其作风对于下级单位和下级的作风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有些好的作风是在上下级、主要领导和其他领导的互动中形成的。比如,上级机关下基层轻车简从,要求严格,下级机关就不会夹道欢迎;主要领导喜欢听真实情况,下级就不会虚报浮夸。

上级机关公务员和主要领导职业作风正了,就有底气、有资格抓好下级机关和其他公务员的职业作风建设。每一个上级机关的公务员和每一个单位的主要公务员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做出榜样。

第三,要从细节做起、现在做起,从职业作风是笼统的,但在群众眼中更多的是具体的。公务员工作、生活在群众中,群众就是从公务员所作所为的一些细节来观察、判断其作风好与不好的。因此,公务员加强职业作风建设必须“抓大不放小”,从小事做起,从每一个职业作风上的细节做起。同时,公务员的职业作风不能喊在嘴上,要从现在做起,一以贯之,便有成效。

(二)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必须从健全制度抓起

当前主要要健全四个方面的制度。

第一,完善民主集中制。公务员好的职业作风,首先是在领导班子的民主集中制度中形成的。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首要的、可以说是根本上的是要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体现民主作风的各项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制度,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要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议事规则、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民主生活会制度等。

当前,贯彻民主集中制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民主生活会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自我批评轻描淡写,批评异变为提要求或不着边际,工作讲得多,触及思想少。为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人人都必须开展自我批评,要触及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必须对他人的思想、工作以及自我批评的内容、态度作出评价。为保障民主生活会达到应有的效果,上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派人参加下级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将民主生活会上每个人的表现作为考核公务员的主要内容之一,使其对于评价公务员与工作业绩有同等的重要性。对那些在民主生活会上不愿亮丑、不讲原则的好好先生提出批评。同时,要坚持和完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制度,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疏通党内信息渠道,建立民主议事制度和民主评价领导制度,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二,完善调查研究制度。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凡是能够拿出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成果的调研,一定开展了正确的调研的。因此,公务员不但要勤于调查,而且要善于做正确的、客观的、能有效推进工作的调查。

要切实建立起公务员调查研究相关制度。主要有:调查课题申报制度,即调查研究课题必须事先确定,集体讨论通过,并报上级党委备案;调查报告评估制度,调查研究必须形成书面报告,上级有关部门要作出具体的评估;调查成果运用制度,凡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没有经过调查研究的决策议案,不能提交讨论;调查作风汇报制度,即公务员每年都要对自己开展调查研究情况形成书面总结,向上级部门报告,并作为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重要调研成果进入公务员政绩档案。

第三,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众路线”。

要完善以了解社情民意为目的的公务员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和约访走访群众制度。建立和完善公务员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公务员都要确定固定的接待日,对群众提出的信访事项,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要解释清楚,不能及时解决的要制订解决方案,并明确责任人,给群众一个书面答复。基层的公务员还应该建立约访走访群众、和群众谈心制度,定期走访本地本单位的群众,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中去。

要完善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公务员为群众办实事制度。完善公务员挂点、办村、联户制度,公务员每年要确定为群众办实事的任务,多到所联系的乡镇、村、企业、社区、居民、职工、群众中去,多到经济落后、矛盾比较集中的地方、问题比较复杂的地方去,多到困难单位、困难地方、困难群众中去,着力解决那些群众最关注、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要建立以增进与群众感情、增强群众工作能力为目的的公务员到基层或信访部门挂职锻炼的制度。建立公务员到基层和信访部门挂职工作制度,组织公务员特别是新进班子的机关公务员到基层单位或信访部门挂职锻炼,以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增强群众工作能力。

第四,完善公务活动制度。健全会议、文件制度。大力精减会议,控制会议数量、规模,能够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减少公务员参加下级单位召开的一般工作会议的次数,不准借开会之名大吃大喝、旅游观光,参加高消费娱乐;大力精减文件,可发可不发的文件做到坚决不发。

健全公务接待制度。制订公务接待标准,公务员下基层要带头到食堂就餐,严禁超标接待。健全修建楼堂馆所制度。实行修建楼堂馆所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办公场所修建规模和标准及资金渠道,严禁修建豪华办公场所。

健全宣传报道公务员和公务员参加庆典制度。减少对公务员参加公务活动的报道和宣传,对公务员参加应酬性、商业性的各种庆贺、剪彩活动作出严格规定。另外,还要制定公务员上班考勤和公务用车、公务陪同等一系列公务员参加公务活动的相关制度。

(三)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要从建立长效机制抓起

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必须建立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使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成为一项经常性工作。

一是完善加强公务员作风建设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抓公务员作风建设的责任体系。各级党委要把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和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从制订规划、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督促检查等各方面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

要把抓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的能力作为重要工作能力、把抓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的成绩当作重要政绩来对待,将本地本单位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情况列为领导班子和公务员,年度和任期考核的重要内容。本地本单位公务员职业作风出了问题的,主要职务的公务员和分管职务的公务员要负领导责任,问题严重的,要对负领导责任的公务员进行问责。真正建立“领导抓、抓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

二是完善公务员理论学习机制。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既要靠外力推动,加大日常监管和约束力度,而更重要的在于公务员的内心自觉性,能时常加强自我修养、自我修炼、自我修正。增强公务员转变职业作风的内心自觉性关键在于完善理论学习机制。要完善以政治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公务员学习制度。

坚持和完善理论学习领导责任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公务员任职培训制度、公务员在职自学制度和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着重要建立公务员定期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和理论知识测试制度,以党校为主阵地定期组织公务员进行理论知识培训,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党的理论知识。

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强对公务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定期组织对公务员进行理论知识测试,测试成绩进入个人学习档案。要把学习情况作为考核公务员的重要内容,对理论知识培训时间达不到要求或测试不合格的不能提拔使用。

三是完善公务员职业作风监督机制。强有力、全方位的监督是加强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的重要保证。

其一,要强化自上而下的监督。建立公务员职业作风情况报告制度,要求公务员定期将个人的职业作风等情况向组织部门报告;完善上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负责人约谈和诫勉谈话制度,了解公务员职业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督促改进;健全公务员职业作风督查制度,由纪检、组织部门牵头,邀请一些老党员、老公务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公务员职业作风督查组,采取多种办法开展经常性作风督查;坚持完善公务员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政治、职能优势,全面了解公务员在职业作风建设方面的情况。同时,进一步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质询制、问责制等制度,拓宽监督渠道。

其二,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落实好党内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情况反映、述职制度,发挥公务员身边的人熟悉情况的优势,增强监督实效。要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开展各种党建活动,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公务员的监督作用,置公务员于基层党组织监督之中。

其三,切实推动自下而上的监督。健全民主评议制度、行风评议制度、作风监督员制度、作风举报制度,充分调动群众监督公务员职业作风的积极性。应用网络新技术,推广网络监督系统,建立网络信息收集制度和网络举报制度,丰富监督手段。通过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把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监督形式结合起来,增强监督的合力和实效。

其四,完善公务员职业作风考核激励机制。首先,要建立和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公务员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把公务员职业作风作为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细化、量化考核指标,推行公务员职业作风记录制和扣分制,实现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临时性考核与经常性考核的统一。改善考察方法和手段,注重通过考察一些“细节”来了解公务员职业作风。特别要注重群众的评价,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和科学性和真实性,使群众在评价公务员职业作风上具有更加重的分量。把职业作风评价体系作为科学评价公务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职业作风情况作为公务员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职业作风考察中准确识别公务员品行,评价公务员政绩。其次,要建立体现职业作风重要性的公务员任用制度。把公务员职业作风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提拔使用公务员的重要依据,要注重用那些群众评价好、业绩突出的公务员,特别要格外关注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工作的公务员,更加留意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公务员,决不亏待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公务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对那些职业作风存在问题的公务员要进行组织调整。再次,建立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激励制度。要建立公务员职业作风建设讲评制度,对在考核中发现的公务员加强职业作风建设的先进典型,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和表彰,对特别典型的,要给予重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