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每天学点管理学
7844300000088

第88章 要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

如果说,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飞跃,那么,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则是企业管理顺应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第二次必然飞跃,是所有现代企业在管理上必须的努力方向。

通常,在现代管理学中往往把“科学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即运用理性和科学的方式来处理企业的一切,重视战略、计划、组织和流程等方面的管理,最终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但是,随着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向前发展,企业管理的核心也随之转变,逐渐形成一个由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的过程。文化管理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企业文化理论,以企业文化建设为龙头,对人的尊重是文化管理的核心,文化管理是以把人假设成社会人为前提,重视感情和价值在管理中的运用,通过将企业的价值灌输到每个员工的思想意识中,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发展空间,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工作的热情和创造力,来实现超越制度管理的飞跃。

杰克·韦尔奇自1981年至2001年担任通用电气公司总裁,不仅在通用电气公司拥有至高无上的个人魅力,更是商界的传奇人物。韦尔奇1981年担任该公司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在随后的20年中,他一天都没有停止变革,他不仅为通用的股东创造了巨大财富,使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公司,还塑造了一个最优秀的企业文化,把一个历史悠久的工业帝国,转变成为一个富有朝气与活力,善于变中求胜,发展潜力无穷的公司楷模。他的成就重新定义了现代企业管理,在20世纪结束的时候,他因此获得了“世纪经理”的美誉,成为几乎所有CEO效仿的典范。韦尔奇对通用乃至世界所作出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用自己的管理实践为人们诠释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和领导艺术——文化管理。

现代管理最早出现在西方,就是科学管理的思潮。科学管理的出现适应了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发展,解决了企业生产效率的问题。后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工人地位逐渐上升,工会的力量大增,他们非常注重自身的权益,以组织的力量来与资方谈判协商。在这种形势下,科学管理那种只把人视为“经济人”,企业管理者只把员工视为谋利工具而忽视员工各种心灵需求的思想已经行不通了。于是出现了行为学派,他们强调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对工人行为的重要影响。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之相伴的是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思想。与西方管理注重组织、规章、技术等相比,日式管理更关注企业价值、目标、仪式等文化因素,这种管理模式使日本企业表现出极强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日本企业的这种管理模式引起了西方企业的关注,刺激了西方管理思想的转变,他们开始研究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

文化理论的奠基人和管理大师埃德加·沙因一贯强调:一个企业应当致力于鼓励人人全力以赴,以赞美和金钱奖励员工的成就,创造一个充满挑战、令人满意又有趣的工作环境。文化研究专家理查德·巴雷特认为,有效的组织文化不是领导者主观意识的体现,过去和当前领导者的个人特征仅构成组织文化的原始雏形,所以,要建设有效的企业文化就必须围绕组织目标予以改造和提炼。

企业管理者都知道,企业基业长青的背后是企业多年传承下来的相对稳定的优秀企业文化。但在很多企业实践中,企业文化受到的重视远远不够,很多企业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含义和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纵观基业长青的企业,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文化管理在其企业管理中起着主导作用。

文化管理是企业的高级管理,它超越了科学管理机械式的理性,但吸收其合理性成分,又融合了经验管理的长处,上升为管理学艺术,使企业管理真正实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但在实行文化管理的时候,也要切记不能片面强调文化的重要性,也不能“纯管理”,必须文化与管理、理性与艺术性双管齐下。企业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提升企业管理。

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以往那种以科学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逐渐被文化管理所替代,文化管理必将取代科学管理,成为企业发展最适用的管理模式。

学习要点:

伴随企业以及企业文化的向前发展,企业管理的核心也随之转变,逐渐形成一个由科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的过程。

文化管理超越了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二次飞跃,它吸收了科学管理的合理性成分,又融合了经验管理的长处,使企业管理真正实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融合,是最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