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杰出经理人7大营销新手段
7823400000046

第46章 入乡随俗,不要触犯民族禁忌

·黄金寓言·

老人静静地坐在一个小镇郊外的马路边。

一位陌生人开车来到这个小镇,看到了老人,停下车打开车门,向老人问道:“老先生,请问这个城镇叫什么名字?住在这里的人属于哪类人?我正在寻找新的居住地!”

老人抬头看了一眼陌生人,回答说:“你能告诉我,你原来居住的那个小镇上的人是什么样的吗?”

陌生人说:“他们都是一些毫无礼貌、自私自利的人。住在那里简直无法忍受,根本无快乐可言,这正是我想搬离的原因。”

听了这话后,老人说:“先生,恐怕你又要失望了,这个镇上的人和他们完全一样。”陌生人怏怏地开车离开了。

过了一段时间,另外一位陌生人来到这个镇上,向老人提出了同样的问题:“住在这里的是哪一种人呢?”

老人也用同样的问题来反问他:“你现在居住的镇上的人怎么样?”

陌生人回答:“哦!住在那里的非常友好,非常善良。我和家人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是,我因为职业的原因不得不离开那里,希望能找到一个和以前一样好的小镇。”

老人说:“你很幸运,年轻人,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跟你们那里完全一样的人,你将会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你的。”

直击销售:

风俗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个惯用的推销方法在本地很有效,到另外一个地方可能会触动民族的禁忌,这方面的失败与成功最能说明推销的酸甜苦辣了。

久负盛名的美国宝洁公司,以生产日常洗涤与清洁用品为主业,不过由于该公司在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的发展进程各不相同,也由于世界各国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因而使得它在全球许多地区也经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失败或成功。

首先是在日本,起初该公司将其在美国旺销的纸尿裤投放到日本,在各大医院的产房留下了免费试用的样品,还派人到居民区巡视,一看到哪家居民阳台上晾晒着婴儿尿布,便免费送上纸尿裤样品。

一开始此举动还真灵验: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下子从2%上升到10%,但其间的隐患却没有被察觉,那就是日本人为购买纸尿裤,每个婴儿每月需花费50美元。

为什么呢?因为在养育婴儿的习惯方法上两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的母亲平均每天只给婴儿换6次尿布,而日本的母亲则平均每天要给婴儿换14次尿布,难怪日本人要花这么多钱。此时一家日本本地的公司乘虚而入,生产出一种轻薄型的纸尿裤,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其使用和贮存都更加方便。由于母亲们更愿意购买这种名为“月芽”的纸尿裤,因而很快便把美国的产品挤出了日本市场。

然而,宝洁公司在波兰却因为深谙当地居民的心理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波兰本国的洗涤产品特点是质量低劣,并有许多假冒的外国品牌,居民想买外国公司的产品,但又怕买到“假洋鬼子”。宝洁公司便在自己产品的包装贴上一些错误百出的波兰文写成的标签,这些波兰文不是拼写有错误,便是语法乱七八糟。波兰人看到这些洋相百出的商品标签,马上意识到这是真正的外国公司的产品,它们只是还没来得及学会用正确的波兰文字来表达而已。一时间,这些贴有错误百出的标签的商品卖得十分红火。

宝洁公司生产的香皂曾经在日本做过电视广告。为了说明其香皂能使妇女对男人更有吸引力,公司制作了这样的电视广告:一个男人闻到香皂的气味便径直闯入其妻子正在洗澡的浴室。这个广告一经播出,与广告制作人的预期目的完全相反,日本妇女看了怒不可遏,由此对该公司的香皂产生了极大的反感。因为与在美国相反,在日本,男人看自己老婆洗澡是最无耻之举。

呜呼!做这广告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居住于南美的秘鲁人则没有日本人这么敏感。当宝洁公司在当地的电视台做洗发水广告时,选用了一个秃顶的秘鲁中年男子,声称其洗发水能够帮助头发生长,并鼓动消费这种洗发水作为送给爸爸的圣诞礼物。广告一经播出,其洗发水销售量立刻便翻了三番。

同样是洗发水,在波兰,宝洁公司却非一帆风顺。宝洁公司在居民的信箱里逐个投放了免费的小包试用样品。居民们都欢呼起来,非常高兴得到平时要排队才能买到的外国货,一位在邮局工作的工人甚至专程为宝洁公司送去一篮感激的鲜花。然而忽然风云突变,贪婪而肆无忌惮的小偷全面扫荡了所有居民的信箱以窃取免费的样品,而负有间接责任的宝洁公司则不得不马上承担起修理信箱的巨额开支,最终才勉强占领了波兰市场。

销售感言: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入乡随俗,不生搬硬套,推销员才能突破自己,销售业绩才能翻番。

在某一个地方得通的销售方式,不见得在另一个地方也行得通。触犯了一个地方的风俗就是跟这个地方的主流相抗衡,此乃销售之大忌,销售人员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