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金融企业会计
7743100000061

第61章 共同业务的核算(6)

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投资企业在扣除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应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处理,减记已确认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恢复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以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投资收益。

(4)投资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

投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后加以确定。比如,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相对于被投资单位已计提的折旧额、摊销额之间存在差额的,应按其差额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净损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投资企业不一致的,应当按照投资企业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损益。

【例14‐15】 甲银行于2007年1月1日取得乙企业30%的股权,取得投资时乙企业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除固定资产外,乙企业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乙企业2007年度利润表中净利润为500万元。

甲银行在确定其应享有的投资收益时,应在乙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基础上,根据取得投资时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差额的影响进行调整。当期乙公司利润表中,已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计算扣除的折旧费用为60万元,若按照取得投资时点时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计算确定的折旧费用为120万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影响,乙企业调整后的净利润为:

调整后的净利润=500-(120-60)=440(万元)

甲银行应享有的份额=440×30%=132(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1320000

贷:投资收益1320000

需要指出的是: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按照被投资单位的账面净利润与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收益,但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这一事实及其原因。

①如果企业无法可靠确定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②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较小;③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

(5)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承担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投资企业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的金额要转入“投资收益”账户。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一)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等原因对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改为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中止采用权益法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属于已计入投资账面价值的部分,作为新的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新初始投资成本。

【例14‐16】 甲银行拥有乙公司30%的股份,采用权益法核算。2007年3月1日甲银行将其拥有的乙公司股份的20%转让给其他企业,从而使其拥有乙公司的股份从30%降至10%,失去了对乙公司的重大影响力,因而该项投资要由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改按成本法核算时该项投资账面余额为180万元,其中投资成本150万元,损益调整为30万元,未提减值准备。2007年4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06年度的现金股利,甲公司可获得现金股利5万元。

甲银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1)中止权益法改按成本法核算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180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1500000

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300000

(2)2007年4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

借:应收股利5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0000

(二)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因追加投资等原因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改为权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或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转换时占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入”账户。

【例14‐17】 甲银行于2007年1月2日以520000元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股数的10%,支付相关税费2000元,甲银行采用成本法核算此项投资。2007年5月2日,乙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甲银行可获得现金股利40000元。2008年1月2日甲银行再以1800000元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股数的25%,另支付相关税费9000元,至此持股比例达到35%,改用权益法核算此项投资。2008年度乙公司净利润300000元。假定转换时甲银行的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相等,双方的所得税率均为33%。

甲银行的会计处理如下:

(1)2007年1月2日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522000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522000

(2)2007年宣告分配股利

借:应收股利4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0000

(3)2008年1月2日再次投资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投资成本)2291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482000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1809000

(5)2008年末确认投资收益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损益调整)105000

贷:投资收益105000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股权转让日应以被转让股权的所有者权益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给购货方,且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为标志。在会计实务中,只有当保护相关各方权益的所有条件均满足时,才能确认股权转让收益。这些条件包括:出售协议已获股东大会(或股东会)批准通过;与购买方已经办理必要的财产交接手续;已取得购买款项的大部分(一般超过50%);企业已不能再从所持有的股权中获得利益和承担风险等。如有关股权转让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则股权转让收益只有在满足上述条件且取得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时才能确认。

部分处置某项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该项投资的总平均成本确定其处置部分的成本,并按相应比例结转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和资本公积项目。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账户,按其账面余额,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按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记“应收股利”账户,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账户。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按相应比例转入当期损益,借记或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账户。

复习思考题

1.交易性金融资产划分的条件是什么,如何核算?

2.持有至到期投资划分的条件是什么,如何核算?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划分的条件是什么,如何核算?

4.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核算的依据是什么,分别如何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