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民营企业的生产率研究
7735600000023

第23章 所有制约束与要素价格扭曲(3)

我们可知,对于集体经济、外资经济和私营经济来说,资本和劳动两要素的所有t值都达到了5%和1%显着水平;表示技术效率的常数项除2002年和2003年外的外资经济,也都达到了5%和1%显着水平,而且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R值)也都超过了90%。对于国有经济来说,资本项的系数都达到了1%显着水平,而劳动投入要素和常数项在分年度估计中则不显着,在所有年份估计中分别在10%和5%的水平上显着。对于国有经济来说,导致劳动要素对产出影响不显着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在考察期内,国有工业企业的资本的密集程度较高,劳动要素对生产经营活动影响不大。负的常数项则表示相对于其他所有制经济而言,国有经济具有较低的技术效率,这个结果与刘小玄(2000)的研究结果是相一致的。

给出了基于两种生产函数方法估计出的要素产出弹性。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对于国有经济、外资经济和私营经济来说,两种估计方法所得出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而对于集体经济来说,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估计的结果和用C‐D函数估计的结果却有一定的系统偏差。C‐D函数估计的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集体经济的资本产出弹性总体上大于劳动的产出弹性;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估计结果则显示出了一个相反的结果,即劳动的产出弹性小于资本的产出弹性。

从绝对值来看,资本、劳动要素的弹性系数在各个所有制经济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异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在考察期内国有经济的资本弹性系数最高,其次是外资经济,最低的是私营经济。与之相对应,劳动的产出弹性则是私营经济最高,集体经济次之,国有经济最低。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差异与要素使用密集程度高度相关。对于国有企业来说,随着市场进程的推进,国有企业逐渐退出了竞争性领域,主要向资本密集型的垄断竞争或垄断部门集中;同时由于预算软约束问题仍然存在,在资金方面仍可以获得较大的政策倾斜,所以在产业发展中就倾向于用资本替代劳动,从而具有较高的资本产出弹性和较低的技术效率。外资经济虽然资本弹性也较大,但与国有经济却有本质的不同。外资经济是中国改革的增量部分,它们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于机电、通信等“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中,人均资本的数量对于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作用。但外资经济是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它有较高的资本产出弹性,但同时也具有很高的技术效率。对于集体经济来说,资本产出弹性系数要大于劳动的产出弹性,但对比没有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明显。私营经济的劳动产出弹性在考察期内基本上与资本产出弹性相当。

我们还可以发现,四种所有制经济在考察期内资本的产出弹性出现逐渐升高,劳动产出弹性则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出现这种结果的一个可能原因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企业为了降低劳动成本,开始采用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当然,这种以资本替代劳动、过快的资本深化也是以技术效率的普遍降低为代价的。另外,基于C‐D生产函数对四种所有制经济的估计结果也都通过了规模报酬不变的约束检验,这也印证了我们上面运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所得出的结论。

四、要素价格扭曲的测度与比较

我们可以发现,相对于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来说,集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在资本要素的使用成本上总体要高出15~20个百分点。这个结果与我们的直觉是相一致的。国有经济之所以具有较低的资本要素价格,主要是政府的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措施造成的;而对于外资经济来说,较低的资本要素价格则主要是因为其融资渠道不是通过国内资本市场来实现的,从而避免了一系列较高的交易费用。对于劳动要素的价格来说,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单个年份还是所有年份,国有经济部门都是最高的,外资经济次之,私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最低。如果按照所有年份的平均水平来看,国有经济部门的劳动力价格是私营经济部门的3倍多,是集体经济部门的4倍多。对于部门间劳动力价格(或成本)差异悬殊的现象,我们认为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在国有部门,企业不仅要向工人支付工资,而且还要按照政策规定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而对于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来说,由于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的滞后性,企业只向务工人员支付基本的工资部分,而没有承担国有企业中工人应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部分。而正是这一部分支出,造成了国有和集体及私营经济部门劳动力价格(或使用成本)的较大差异。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对于所有年份的平均资本边际产出来说,集体经济最高,为0.6030;外资经济和私营经济次之,分别为0.5527和0.5502;国有经济最低,为0.3445。对于劳动要素的平均边际产出来说,则是私营经济最高,为24017元;外资经济和集体经济次之,分别为18491元和16939元;国有经济整体上仍处于最低,为11865元。要素收益率特别是资本的收益率在不同所有制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是中国要素市场不完善的一种客观反映。因为根据经济学原理,在完善的竞争性市场中,要素逐利的结果也是要素收益率平均化的过程。

从平均水平来看,外资经济的资本要素价格扭曲程度最高,达到25.35;私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次之,分别为21.58和21.46;国有经济相对扭曲较轻,为16.66。这说明相对于国有经济部门来说,非国有经济的资本要素价格存在着更为严重的扭曲。之所以出现非国有经济部门比国有经济部门更扭曲的关键原因在于,非国有经济部门中资本的边际产出远高于国有经济部门。而且从第5行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考察期内在四种所有制经济中,资本要素的扭曲程度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