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百草良方(家庭健康生活)
7681200000033

第33章 九画(4)

【生长环境】全国各地的江河湖沼均产。

【性味功效】味咸,性平,无毒。平肝,潜阳,定惊止血。

【验方精选】第一方:珍珠母30克,苍术10克,人参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分2次服。

主治:眼玻璃体混浊,视神经萎缩。第二方:珍珠母30克(先煎),野菊花9克,夏枯草15克,麦冬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主治:高血压。第三方:珍珠母20克,女贞子30克,旱莲草10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5日。

主治:肝阳上亢,头晕头痛,耳鸣面热。第四方:珍珠母20克,合欢皮15克,夜交藤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5日。

主治:心悸不寐。第五方:蚌粉30克,青黛3克。

用法:将两味混合,每次6克,加醋及麻油各2毫升,温开水送服。

主治:痰饮咳嗽。第六方:蚌粉一斤。

用法:将蚌粉量铜锅内干炒,炒至颜色转黄褐色,腥味挥发殆尽后取出,冷却,过100目筛,瓶装备用。每次1~2克,白日每小时1次,每日12~14次,温开水调蜂蜜送服,四~八周为1疗程。

主治:消化性溃疡。

枸杞子

【别称】枸杞、枸杞果、枸杞豆。

【形态特征】小灌木,约1厘米多高,枝条细长;叶片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互生或丛生,叶腋有锐刺;七~八月开淡紫红色或粉红色的花;花萼通常2裂至中部;花冠5裂,裂片边缘无毛,雄蕊5枚;九~十月结果,成熟时红色,卵形或长椭圆形,长六~21毫米,直径3~10毫米,味甜;种子多数。果实宜在夏、秋二季成熟时采,晒干备用。草子随采随用。

【生长环境】我国北方有栽培,现在中部和南方一些省份已引种栽培。常生于田埂、宅旁、沟岸和山坡等土层深厚的地方,耐盐碱、沙荒和干旱,栽培或野生。

【性味功效】味甘,性平。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验方精选】第一方:枸杞子30克,猪腰子(猪肾)1~2个。

用法:将猪肾加入枸杞子炖汤,稍加食盐、味精调味,吃猪腰子喝汤。

主治:神经衰弱,阳痿。第二方:枸杞子适量

用法:每日用枸杞子30克,当茶冲服,早晚各1次,连续服用4个月。用药期间没有禁忌。

主治:降脂减肥。第三方:枸杞子15克,黄精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头晕目眩,神疲无力,视物不清。第四方:枸杞子一斤。

用法:取上药,用清水洗净,烘干,装瓶备用。每晚临睡前取30克,徐徐嚼碎咽服,连服半个月以上。

主治:老年人经常性夜间口干症。第五方: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熟地黄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肝肾不足,头晕眼花。此方对高血压,糖尿病也有一定疗效。第六方:枸杞子适量。

用法:取上药10粒,用清水洗净后放入口中含化,约半小时后嚼烂咽下,每日3~4次。

主治:年老体衰。第七方:宁夏枸杞子1200克。

用法:晒干粉成粗末,每次空腹嚼服10克,2个月为一疗程。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肝胃阴虚型。第八方:枸杞子1000克。

用法:烘干,每晚取15克,嚼服,2个月为一疗程。通常精液常规正常后,再服一疗程。

主治:补肾益精、生精嗣育。

牵牛子

【别称】二丑、黑白丑、丑牛子、黑丑、白丑。

【形态特征】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茎缠绕,长2~3米。叶互生,心脏形,叶片3深裂,基部心形或戟形,中裂片卵圆形,先端突尖,侧裂片斜卵形,先端突尖或渐尖,全缘,两面均被毛。腋生2~3朵花,淡紫色或蓝色,朝开午闭,花冠漏斗状。蒴果球形,3室,每室含种子2枚。七~十月种子成熟时,将藤割下,打出种子,晒干。

【生长环境】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生于田野,路旁、庭院,有栽培。

【性味功效】味苦,性寒,有毒。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

【验方精选】第一方:生牵牛子、炒牵牛子各45克。

用法:取上药,兑在一起粉碎,分成2份。晚上睡前及早饭前用温开水各冲服1份。

主治:急、慢性腰扭伤。第二方:黑丑30克。

用法:将黑丑烘干,研细末,每晚临睡前取适最,鸡蛋白调匀,涂擦面部有雀斑处,翌晨以温水洗去。连用五~七周。

主治:雀斑。第三方:牵牛子适量。

用法:取黑白丑适量,炒熟,研成粉末,用鸡蛋1个加油煎至将成块时,把药粉撒在蛋上。于早上空腹服用,成人每次服3~4.5克,小儿酌减,每隔3日服1次,严重者可服3次。

主治:蛲虫病。第四方:牵牛子40克,小茴香(炒)10克,制香附20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3克(重症可用至6克),生姜汤调匀,晚间睡前服。

主治:腹水,水肿。第五方:牵牛子6克。

用法:烘干,研细末,每次1克,温开水送服,每日3次。如药后大便仍不通,可加大剂量至每次2~3克,大便已通则停止服药。

主治:大便秘结(体质虚弱者慎用)。第六方:牵牛子10克。

用法:取上药,研成细粉,加入面粉100克(二者比例为1:10),烙成薄饼。空腹1次食尽,半月后重复1次。儿童用量减半。

主治:蛲虫病。第七方:黑白丑、大黄各20克。

用法:共烘干,研细末,6个月以下者,每次0.1克:6个月~1岁,每次1.5克;1~3岁,每次0.3克;3~6岁,每次0.45克;六~十二岁,每次1~1.5克。每日3次,以泻下为度。随后用山药、莲子等调理脾胃。

主治:小儿内伤乳食,积滞化火。

厚朴

【别称】油朴、亦朴、重皮、淡伯。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皮褐色,不开裂;顶芽无毛,叶互生,叶片长圆状倒卵形,先端急尖或钝圆,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有白色粉状物,嫩叶下面有白色长毛。先出叶后开花,花蕾形如毛笔尖,花瓣层层相互抱拢,表面棕红色,五~六月开白色的花,花朵大而美丽,单朵生于枝条顶端,开放时直径10~15厘米,芳香;花瓣片多数,厚肉质,雄蕊多数,长2~3厘米;心皮多数。八~十月结果,果实为聚合果,长九~15厘米,每个成熟心皮有喙;种子卵状三角形,长约1厘米。树皮于四~六月剥取,堆放“发汗”后,晒干备用。花亦可入药,春季采晒干用。

【生长环境】四川、贵州、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河南等省有出产,江西、浙江、广西等省区。多生于山地林间或栽培。

【性味功效】味苦、辛,性温。燥湿消痰,下气除满,健脾。

厚朴花:苦,微温。理气,化湿。

【验方精选】第一方:厚朴适量。

用法:研为细粉,每20克药粉加凡士林100克调匀,涂敷患处,纱布覆盖固定,每日1次。

主治:外科疖肿伴有发热者。第二方:厚朴10克,大黄5克,枳实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食积腹胀痛,便闭。第三方:厚朴10克,紫苏10克,苍术6克,陈皮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寒湿腹痛。第四方:厚朴适量。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每次3克,每日2~3次,口服。

主治: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属湿热内蕴型。第五方:厚朴10克,白芍10克,杏仁10克,桂枝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腹胀,怕冷,咳嗽气急。第六方:厚朴10克,苍术6克,陈皮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消化不良,食少口腻,胸闷腹胀,呕吐,便溏。第七方:厚朴120克。

用法:加水煎煮2次,合并滤液,浓煎至400毫升,备用。每次20毫升(相当于生药6克),每日2次,口服。

主治:阿米巴痢疾。

胡椒

【别称】白胡椒、浮椒、玉椒。

【形态特征】常绿藤本。茎长达5米,多节,节处略膨大,幼枝略带肉质。叶互生,叶柄长1.5~3厘米,上面有浅槽;叶革质,阔卵形或卵状长椭圆形,先端尖,基部近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苍绿色,基出脉五~七条,在下面隆起。花单性,雌雄异株,或为杂性,成穗状花序,侧生茎节上;总花梗与叶柄等长,花穗长约10厘米;每花有一盾状或杯状苞片,陷入花轴内,通常具侧生的小苞片;浆果球形,稠密排列,果穗圆柱状,幼时绿色,熟时红黄色。种子小。花期四~十月。果期十月至次年4月。胡椒的果实可入药用。

【生长环境】我国华南及西南地区有栽培。生长于荫蔽的树林中。

【性味效】味辛,性热。温中,下气,消痰,解毒。

【验方精选】第一方:白胡椒20粒,鸡蛋壳2个。

用法:共烘黄,研细末,分为14份,每日1份,开水冲服。

主治:缺钙抽搐。第二方:白胡椒7粒,鲜梨1个,蜂蜜30克。

用法:将梨(连皮)去核,切片,胡椒打碎,与蜂蜜同蒸熟食之。

主治:肺寒久咳。第三方:大红枣7枚,胡椒49粒。

用法:将红枣去核,每个枣内纳入胡椒7粒,用线扎好,饭锅上蒸烂,共捣为丸,绿豆大,烘干。每服七~十丸,温开水送服。服后如胃中出现灼热饥饿感,吃些粥、饭即安。

主治:虚寒性胃痛。第四方:胡椒3克,绿豆3克。

用法:共研末,温开水送服,每次2克。隔3~4小时再服,症状消失后即停药。

主治:胃寒所致吐泻、腹痛。第五方:白胡椒适量。

用法:先用胡椒煎水洗涤伤口,再撒以胡椒末,外盖以敷料,每日换药1次。

主治:冻疮溃烂肉腐者。第六方:胡椒10粒。

用法:研末,加水二升,煮沸,乘温洗患处,一日2次。

主治:阴囊湿疹。第七方:白胡椒1克,葡萄糖粉9克。

用法:将胡椒研细末,与葡萄糖和匀。1岁以内每次0.3~0.5克,1~3岁每次0.5~1.5克,每日3次,连服1~3日。同时可用胡椒末适量,填人脐孔,外贴暖脐膏(成药),一日换1次。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