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广西的实践
7605800000010

第10章 经济建设(9)

3.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大力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重大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把破解农村民生难题与加强农村社会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努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突出抓好“十网”建设

要以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建立和完善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网、商贸网、教育网、卫生网、培训网、社保网、扶助网等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保障民生的基本条件。要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引导,以自然屯为基础,因地制宜,逐步推开。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加强农民培训,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要以培育成千上万的“骨干农民”为基础,在各村各屯形成各种类型的起示范作用的“中心农户”,充分发挥“中心农户”带动千家万户的作用。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点面关系,既要试点先行,又要全面推进,争取农民广泛受益。试点标准不要提得太高,要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

(2)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我区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的两个农村卫生工作《决定》和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的实施,深化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加大“示范乡镇卫生院建设工程”、“对口支援工作”力度,以创建农村卫生社区服务站为突破口,探索形式多样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模式,推进我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力争“十一五”期末,农民参合率要达到80%以上,新农合基金使用率达90%,参合农民住院人均补偿占人均医药总费用的50%。25%县(市、区)初保达标;20%的乡镇卫生院达到示范卫生院标准;乡镇卫生院大专以上学历的卫技人员在2006年的基础上提高4个百分点。争取在中央支持下,逐步增加投入比例,稳定广大农民对政府长期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预期。出台优惠政策,免除农村五保户、特困家庭的参合费,提高参合率。尽快建立医疗救助运行机制,增加财政投入,合理确定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效果。进一步完善保障办法,在保大病的同时,兼顾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逐步扩大定点医疗机构,使参保农民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医疗机构改善服务质量和降低价格。对外出的参保农民,允许其在外地符合条件的医院就医,然后凭相关证明到参合地报销。加强对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组织、参保者和医疗单位三方制约机制。规范保险基金的运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目前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低,不足以抵抗大病的现实出发,探索建立全民医疗信用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先看病,后还款,帮助贫困农民暂缓医疗支付困难。

(3)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支出责任,通过中央和自治区本级政府进一步的经费追加,逐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差距。以保证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为重点,鼓励有志青年投身农村教育事业,将乡村教师津贴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按时足额发放,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对于贫困县,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应当增加转移支付规模,并通过制度化措施和加强政策执行能力来确保经费落实。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扶助、救助制度,尽可能地保证有志青年不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加大审计和检察力度,杜绝挪用、占用国家补助资金的现象,杜绝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的回潮。

(4)全面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中央和自治区级政府应当尽快制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相关法规和条例。各地区要根据农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和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测算出贫困对象年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基本生活费支出,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保障资金的来源应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的原则,把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资金负担比例。考虑到县乡财政的实际困难,尽可能降低其负担比例。加强财政、民政、教育、劳动保障、卫生、司法行政、农业、科技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整合各项惠农政策,实现由单项救助向综合救助的转变。

(5)规划和解决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

当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失衡,集中地体现在农民工群体上。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既涉及地区协调,又涉及城乡对接。比如,基本社会保障问题因受到当前城乡和区域制度性分割因素的制约,无法有效运作。这就需要中央政府尽快统一政策,解决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属地管理等相关问题。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问题比较复杂,既要考虑城市的承受能力,又要照顾不同类型农民工的基本需求。总的来说,农民工在流入地创造财富,成为流入地政府的纳税人,理应享受到当地居民已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服务。农民工流入地政府应承担更大的责任,统筹规划解决。例如,农民工为城市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在实施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住房救助的同时,应当采取多种办法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的救助范围。未来几年,应当加强政策规划,全面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问题,探索解决农民工基本医疗的有效途径,建立农民工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民工的公共就业服务。

(五)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这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所谓现代服务业,一般是指在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建立在现代管理理念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其特征是技术、知识等要素相对密集。根据世贸组织对现代服务业的分类,现代服务业包括商业服务、电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等。按照产业经济学的经典理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标志着某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现阶段广西传统服务业比重过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偏低的问题比较突出,制约了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工业化水平的提升。但我们也必须看到,目前广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诸多机遇。只要我们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统筹抓好广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将有望补长广西现代服务业的短腿,适应广西经济社会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要。

1.广西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十七大以来,特别是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多重机遇的叠加使广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望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主要表现在:

(1)多区域合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进入21世纪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广西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及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西南“六省区七方”经济协作、南贵昆经济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多区域合作中处于特殊的战略地位。这种国内与国际多边交织的合作格局为广西各个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对于广西现代服务业而言,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现代服务业的合作是多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从而加快了广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这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旅游、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是广西参与多区域合作的重点和及突破口,而多边合作对广西相关产业的发展显现出明显的推动作用。以旅游合作为例,广西与东盟的合作中重点合作开发旅游线路、共同投入开发旅游项目,发展了北海至越南豪华邮轮、德天跨国瀑布等项目,其中仅北海豪华邮轮一项,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就达10万人次以上。广西与广东共建两广“无障碍旅游区”也是两广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目前两广地区的无障碍旅游合作扩大到20个市,广东已经成为广西旅游业最重要的客源地。

二是通过多边合作,国内外知名服务业企业通过战略合作等形势进入广西市场,为广西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才,以及先进的管理机制,从而推动广西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例如2007年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与深圳盐田国际港务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利用和发挥盐田港集团在集装箱码头运营、管理、航线开发等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并通过合资引进更多的港口建设资金和资源,加快北部湾港口建设步伐,促进现代化亿吨级区域性国际枢纽港建设。近几年,广东房地产企业进入南宁市场参与竞争,成功开发多个项目,对于南宁市房地产理念、品质及相关地产服务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世界城市化进程表明,城市在快速扩张期将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更大范围内快速流动和融合,一方面,这种流动和融合产生了大量物流、金融、房产、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需求,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服务业各个产业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扩张城市规模,提升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从而推进城市的发展。可见,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互为依托,城镇化的加速期也必将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期。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我国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从发达地区增长极培育过程来看,一个新增长极的形成往往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快速增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也体现了这个特点。根据规划,从2010年到2020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化率平均每年增长1.5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60%。北部湾经济区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升将为广西现代服务业开辟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3)临海工业及其产业集群的发展为现代服务业带来新机遇

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完成轻工业化后,必将向重工业化发展。一般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向重工业化方向迈进,其特征之一就是国内外重要重化工企业开始向沿海地区进军,建立生产基地。目前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也正面临着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至今已有中石油千万吨级炼油厂、防城港企沙千万吨级钢铁厂、中粮集团燃料乙醇项目、印尼金光集团及芬兰斯特拉恩索集团的木浆纸一体化项目、北海、钦州、南宁及防城的燃煤电厂及正在筹建的防城核电厂等项目及战略投资者,到沿海地区投资布点,建设生产基地。上述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现代服务业支撑,从而为广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广西沿海地区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金融支撑。此外,重化工业催生的关联产业、上下游产业等也需要大量资金注入,需要金融业开发有针对性的新型产品,提供相关服务,从而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重化工业的发展及运转需要消耗大量物资,而北部湾沿海港口及运输业的发展需要提高相关产业的运作水平,从而对发展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工业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各种要素的流动加速,在带动旅游、会展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求这些现代服务产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支撑。

2.加快广西服务业的对策

(1)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指的是为制造业提供物流、营销、软件与信息、金融与金融保险、科技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的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生成部分,也是现代制造业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广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紧紧抓住广西加快发展工业化的机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抢占新一轮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承接的制高点,不断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竞争力,具体来说,应抓好以下产业的发展:

第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要以北部湾沿海三港为龙头,以保税区为平台,支持现代物流企业拓展网络服务体系,发展骨干型物流企业,形成以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及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物流产业群。一是加快物流园区建设,重点是南宁玉洞、钦州马皇、中铁物资柳州物流园等。要重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引导民间资本投向物流园区建设。二是发展专业物流,特别是重点发展石化、钢铁、有色金属、机械、煤炭、水泥、食糖、水果及大宗农产品等具有广西特色的专业物流,建设一批配送中心和仓储、批发市场。三是加强港口、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运输线路的物流协作配套,为广西制造业“大进大出、快进快出”提供支撑。

第二,加快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一是积极组建北部湾开发银行。可考虑对广西现有的几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资产重组,同时引进有经验和资质的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在此基础上组建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全广西乃至西南地区的北部湾开发银行,重点为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等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撑。二是发展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壮大证券投资基金,鼓励多种形式的风险创业投资,大力拓展投融资渠道。三是鼓励发展多种新型金融服务业务,例如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担保业务等。